李思惠;张宪华
化工企业接触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的过程中,因某一环节上的疏于管理,就会造成化学事故.近报道的江西鞭炮厂爆炸、广东江门鞭炮厂爆炸……均造成了较多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的损失.近期,重大、特大事故不断发生且有上升之势,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经有关部门分析,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地区部门的领导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和下发的文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贯彻不力,没有把中央的精神扎扎实实落实到基层,行动不坚决,措施不到位,责任不明确.二是有些监督执法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没有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只争发展的权力,不负安全生产的责任.个别监督执法人员甚至执法犯法,搞权钱交易,置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三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思想,重大厂、大矿,轻小厂、小矿,重视国有企业,忽视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四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对重大特大事故的处理态度不坚决,对有关责任人的查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轻,未能严格遵照“四不放过”要求执行,即事故原因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作者:金永才;项建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预防中毒性疾病,首先要求减少与毒物的接触,识别机体的遗传易感性,并尽早发现不可逆性损害前的有关生理生化改变.尽管在环境医学领域应用神经毒性生物标志物意义重大,但应用标志物评价接触、效应及易感性研究却比其他领域进展缓慢,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神经系统功能的复杂性、神经毒作用的多重性、靶细胞分子的多样性及取材困难.此外,也可能与长期慢性接触所致神经毒作用的迟发性,抑或在停止接触很长时间后才发生神经毒效应有关.
作者:沈芸;陆荣柱;陈自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氨中毒性肺水肿是因短时间内大量吸入氨气体,使肺泡上皮及毛细血管上皮遭到破坏。
作者:鲍喜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急性氨中毒在正常工业生产中较少发生,但因事故引起的急性氨中毒已有多例报告[1,2],而关于长期低浓度氨对健康影响的报告不多[3].我们对锦天化公司的157名氨作业工人及236名非氨作业工人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和医学检查,以期了解长期接触低浓度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作者:赵海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中心今年收治2例急性氨气中毒病人,其中一例为重度氨气中毒伴呼吸道灼伤,肺水肿,双眼角膜、结膜灼伤,因抢救无效死亡.从中使我们得到一些治疗体会.
作者:田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来根据化工职业病特点开展临床整体护理工作,有以下一些启示和体会:
作者:李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氯甲烷(又称一氯甲烷或甲基氯),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作溶剂、氧化剂和甲基化剂.我所在1998~2000年同共收治三起氯甲烷中毒病人共28例,经抢救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现作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宁;韩吾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某畜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于1999年4月建立烧烤车间,主要生产各类鸡肉串.烧烤燃料使用木炭,产生有害因素主要是一氧化碳等.工艺流程是:鸡肉→成串→蒸煮→烧烤→包装出厂.
作者:朱美芬;项嘉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企业医院从企业分离出来,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这对企业医院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院是福建省第一批进行分离的企业医院,现将我院分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相应的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叶以铨;涂育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二氧化硫(SO2)常用于生产硫酸,具有刺激性、易腐蚀的特点.对人体主要影响眼和呼吸道黏膜,对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1].本文就二氧化硫引起男性咽充血作一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瑞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配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我院于1999年一季度开始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以适应巨化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作者:毕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早”救治方案在成批化学中毒救治过程中的可行性.方法对14年内8批病人实施“四早”救治方案,即早期现场处理,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早期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畅通,对重度吸入中毒病人坚持早期气管切开.结果成批化学中毒病人应用“四早”救治方案后显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结论对成批化学中毒病人实施“四早”救治方案是有效的,可行的.
作者:金永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一条为了有效地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订本规定.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有资料报道,吸烟与铅吸收有协同作用,但尚无定论[1].为探讨空气中铅浓度不同的各工序工人尿铅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吸烟作用的关系,我们对某蓄电池厂278名接触铅作业工人尿铅进行了测定,并分析其与吸烟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猛;张学庆;王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酚类灼伤所致酚中毒的影响因素及酚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并筛选本院近25年酚类灼伤的病例,重点对灼伤面积、部位、尿液颜色、尿酚含量与酚中毒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酚中毒及各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和尿酚异常率,随灼伤面积增大而增高(P<0.05~0.01),且在面颈部灼伤者中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尿酚异常率与中毒发生率无明显关系.有23例尿酚量高于正常,而其中仅5例的尿色呈棕褐色,且均有明显溶血改变.酚中毒的临床特点为肾脏是靶器官,中枢神经系统、溶血及心脏损害发生率高,且均为早期表现,肝脏的急性影响相对较少.结论导致酚中毒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灼伤面积、部位及创面的早期处理.酚类灼伤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时间大多在24~48h内.
作者:李思惠;张宪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普乐林对溴氰菊酯中毒大鼠心血管毒性拮抗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溴氰菊酯后,用高压液相色谱测定血浆中肾上腺素的水平,并观察普乐林对上述改变的影响.结果溴氰菊酯可引起大鼠血浆中肾上腺素水平持续升高,90min时达到平台期.12.5mg/kg溴氰菊酯对大鼠血浆中肾上腺素水平的改变不明显(P>0.05);25或50mg/kg溴氰菊酯可使大鼠血浆中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普乐林能明显地缓解50mg/kg溴氰菊酯对大鼠肾上腺素的释放作用.结论普乐林对溴氰菊酯心血管毒性的拮抗作用可能涉及肾上腺素释放的抑制.
作者:胡云平;周志俊;邬红梅;薛寿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9年9月28日至2000年12月19日,我市发生四起氢氟酸灼伤中毒事故,造成7例灼伤合并急性中毒,其中6例死亡.现将灼伤中毒事故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马福云;罗进斌;王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市某电机厂生产发动机电机,电机转子浸漆车间1名工人发生轻度混苯中毒,现报告如下:1发病及治疗经过患者吴某,男,42岁,某电机厂浸漆操作工.病史:1978~1991年在部队服役,1991年6月~2000年10月在该厂当浸漆工,患者近1年来出现头晕、乏力,三个月前因鼻中隔偏曲,到武进中医院做矫正术,术前血常规提示白细胞2.7×109/L,2000年11月1日到常州某院血液科就诊,被收住院.入院时检外周血WBC 1.6×109/L.原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无活动性出血,近几年无特殊用药史.1993年工厂体检示:WBC 6.0×109/L.2000年11月8日转入我院.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肝脾未及;心电图、B超、胸透未见异常;入院时WBC 14×109/L.2000年11月1日骨髓穿刺检查:有粒细胞增生偏低,原+早幼粒8.0%(正常<2%).骨髓活检:骨髓组织符合再生低下(病理号:20005411).
作者:施玉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现代化一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较准确地提供职业放射工作人员接收的剂量和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效果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改善工作场所的防护条件和进行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淄博市1990年559例个人剂量与1995年340例个人剂量监测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连生;董恒兰;孙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制订车间空气中氰氨化钙(石灰氮)的卫生标准.方法研究建立了粉尘中氰氨化钙的测定方法,对生产场所作了空气浓度监测,并对接触工人的健康状况作了横断面调查.结果空气中氰氨化钙平均浓度低于3.71mg/m3情况下长期接触,经内科、皮肤科、五官科检查,除了普遍存在“醉酒反应”外,未发现与接触氰氨化钙有关的损害.结论建议氰氨化钙的高容许浓度为3mg/m3,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也是3mg/m3.
作者:王樟龄;管康;王亚平;叶青;龚伟;梁金宗;叶涤秋;史行法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