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玉兴
有机氟中毒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吸入从其聚合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裂解气、有机氟单体、残液气等多种剧毒成分,一般24h后才有较明显的症状,引起以急性肺损伤为主的疾病,重度中毒者预后差,可导致ARDS、甚至死亡[1,2].本文作者对12例男性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性腺激素的测定,以探讨其对中毒患者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忠华;吴小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自1869年Billroth首先报告多原发癌后[1],我国从60年代初至今报告千余例多原发癌.但与泌尿系统相关的多原癌报告相对少见,而与职业因素有关的泌尿系统多原癌尚未见到报告.染料行业接触致癌性化学毒物——联苯胺可引起膀胱癌.近20年来经对千余名男性联苯胺作业工人的系统健康监护和定期普查随访,已检出膀胱肿瘤88例(包括2例肾盂癌),其中14例为多原癌.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卉;黄德寅;龙翔云;冯佩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配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我院于1999年一季度开始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以适应巨化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作者:毕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000年3月与宁波市防疫站劳动卫生科合作,对本院和市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因接触溶剂汽油,临床出现头昏、头痛、失眠及四肢麻木、下肢无力、僵硬的患者进行了神经系统检查,为证实溶剂汽油对周围神经损害,进行了肌电图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并在该厂现场测定了空气中的汽油浓度、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克翰;忻琪君;陈舟波;顾晓蓉;蒋友忠;董立君;马藻骅;肖国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000年2月29日,慈溪市某磁性材料厂4名女工来我站投诉:自1999年12月起,出现四肢麻木,两下肢无力,走路困难,下蹲后难以起立等症状,怀疑与职业中毒有关.市卫生防疫站经过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临床检查,于2000年5月17日,该厂有19名职工被宁波市职业病诊断小组确诊为慢性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现场卫生学调查1.1概况该厂系民营企业,1996年开始生产磁性材料,年产磁铁约200吨,生产工人200人,1999年工业产值约3 000万元,生产原料以铁为主,适量加入钕和硼.
作者:徐建国;施南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某畜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于1999年4月建立烧烤车间,主要生产各类鸡肉串.烧烤燃料使用木炭,产生有害因素主要是一氧化碳等.工艺流程是:鸡肉→成串→蒸煮→烧烤→包装出厂.
作者:朱美芬;项嘉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罗某.男,25岁,系湖南省株洲玻璃厂工人,在工作场地吸入氮气后人事不省,大小便失禁.入院体检,患者呈深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深浅反射均消失,体温36.5℃,脉搏9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50/90mmHg.入院诊断:急性重度氮气中毒.病例2患者唐某,男,26岁,系湖南省涟源市氮肥厂工人.在检修碳氨罐时吸入二氧化碳后晕倒在罐内,不省人事约10min,被同事救出后已全身青紫,四肢抽搐,经当地医院抢救病情无好转,于次日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转至我院.体检:患者呈深昏迷状,双侧瞳孔直径约4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阵发性强直性抽搐,体温37℃,脉搏104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60/80mmHg.入院诊断:急性重度二氧化碳中毒.
作者:欧素娥;罗艳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市某电机厂生产发动机电机,电机转子浸漆车间1名工人发生轻度混苯中毒,现报告如下:1发病及治疗经过患者吴某,男,42岁,某电机厂浸漆操作工.病史:1978~1991年在部队服役,1991年6月~2000年10月在该厂当浸漆工,患者近1年来出现头晕、乏力,三个月前因鼻中隔偏曲,到武进中医院做矫正术,术前血常规提示白细胞2.7×109/L,2000年11月1日到常州某院血液科就诊,被收住院.入院时检外周血WBC 1.6×109/L.原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无活动性出血,近几年无特殊用药史.1993年工厂体检示:WBC 6.0×109/L.2000年11月8日转入我院.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肝脾未及;心电图、B超、胸透未见异常;入院时WBC 14×109/L.2000年11月1日骨髓穿刺检查:有粒细胞增生偏低,原+早幼粒8.0%(正常<2%).骨髓活检:骨髓组织符合再生低下(病理号:20005411).
作者:施玉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有资料报道,吸烟与铅吸收有协同作用,但尚无定论[1].为探讨空气中铅浓度不同的各工序工人尿铅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吸烟作用的关系,我们对某蓄电池厂278名接触铅作业工人尿铅进行了测定,并分析其与吸烟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猛;张学庆;王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及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职工医院有一天势必要离开企业的“庇护”而走上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路子.如何去适应新形势,为今后的生存发展做好铺垫呢?近年我院在以下几疗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
作者:冼卓杭;邹正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医院的经营决策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找准医院决策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和支撑点,消除决策管理工作中的“误区”,显得更为重要和尤为必要.现据本人在企业医院管理实践中的体会,就企业医院决策管理工作的“误区”谈点看法.
作者:赖云龙;盛步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中毒情况2000年5月,8名农民工在一塑料大棚下挖2年前废弃的2 个贮有硫酸二甲酯的贮液罐,为运输方便将第一个罐内残留的约1吨油水样的液体倒在地上,当时在场人员即闻到轻度刺激性味道,不同程度咽部不适干燥、发痒、流泪并有咳嗽、胸闷.在该环境中工作约2h,症状渐加重,随后到当地村诊室就诊,未予治疗,8h后转我院.
作者:郭晓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来根据化工职业病特点开展临床整体护理工作,有以下一些启示和体会:
作者:李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9年9月28日至2000年12月19日,我市发生四起氢氟酸灼伤中毒事故,造成7例灼伤合并急性中毒,其中6例死亡.现将灼伤中毒事故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马福云;罗进斌;王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化工企业接触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的过程中,因某一环节上的疏于管理,就会造成化学事故.近报道的江西鞭炮厂爆炸、广东江门鞭炮厂爆炸……均造成了较多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的损失.近期,重大、特大事故不断发生且有上升之势,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经有关部门分析,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地区部门的领导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和下发的文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贯彻不力,没有把中央的精神扎扎实实落实到基层,行动不坚决,措施不到位,责任不明确.二是有些监督执法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没有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只争发展的权力,不负安全生产的责任.个别监督执法人员甚至执法犯法,搞权钱交易,置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三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思想,重大厂、大矿,轻小厂、小矿,重视国有企业,忽视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四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对重大特大事故的处理态度不坚决,对有关责任人的查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轻,未能严格遵照“四不放过”要求执行,即事故原因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作者:金永才;项建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一条为了有效地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订本规定.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卫生体制改革,使现有医疗体系格局发生改变,并给医疗机构带来深远的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
作者:李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从1996年至2000年共收治四批误食亚硝酸盐致中毒患者78例,经过紧急救治,均康复出院.现将我们的救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舒苏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正在我国逐步开展.我国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明确以事故单位为基本、重要的救援单位形式.因此如何制定工厂化学事故救援预案,做好自救工作,特别是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本文就如何做好工厂急性中毒现场急救预案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马天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000年10月,淄博市某医用器材厂发生一起环氧乙烷急性职业中毒.淄博市卫生防疫站接市卫生局通知后,对该事故进行了调查处理.
作者:李登久;侯学文;潘鸣镝;郭平;王龙义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