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节段脊髓损伤与并发肾积水的关系

李晓强;高伟兴;关晓海

关键词:脊髓损伤, 肾积水, 神经原性膀胱
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可导致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其中有20%~30%出现肾积水,继而引起肾功能损害,这是SCI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1].脊髓损伤节段的不同,功能障碍的膀胱类型也各异.为了探讨其与肾积水的相互关系,2007-2008年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小板功能相关因子在颈动脉狭窄模型中的动态改变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影响的诸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虽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确切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由于人体研究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所以建立动物模型成为研究的主要途径.然而,国内外大部分是通过手术方式建立颈动脉狭窄模型.

    作者:史志保;董万利;高登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胰腺严重损伤23例诊治分析

    胰腺损伤在腹部外伤的发生率较低,为1%~6%,我院1993-2009年共收治外伤性胰腺损伤患者38例,严重损伤23例,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16例,均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赖昺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13例

    胆囊切除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之一,肝外胆管损伤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其中25%~30%可能发生严重后果.尤其是近年来,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胆管损伤的发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1].1986年6月-2008年6月,我们共处理本院及外院的胆囊切除胆管损伤患者13例,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爱宝疗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400例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性观念的不断改变,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人群比率逐渐增多,随之发生改变的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病人群亦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已严重威胁到广大妇女人群的健康和生命.自从我国各大医院普遍开展了宫颈阴道细胞学(TCT)和阴道镜检查后,CINⅢ的检出率逐年上升,如何为恰当治疗CINⅢ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问题.针对LEEP术切除深度受限及单纯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易出现术后出血、感染、愈合不良等缺点,我们采用了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爱宝疗液冲洗阴道治疗CIN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宇;丁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子宫腺肌病术前与术后40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日益增多,临床上所谓的慢性盆腔疼痛,经腹腔镜证实有71%是内膜异位症引起 [1].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肌层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性病变或局限性病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呈上升趋势,目前f临床超声对腺肌病的漏诊率较高 [2],其与子宫肌瘤在临床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术前误诊率也较高.现对本院40例住院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惠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为了避免针刺伤的发生,我院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该产品设计合理,方便围术期治疗及观察,对手术患者的输液、急救提供了有效的静脉通道,获得专利的保护夹,能有效的预防针刺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迎霞;周建玲;董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不同节段脊髓损伤与并发肾积水的关系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可导致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其中有20%~30%出现肾积水,继而引起肾功能损害,这是SCI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1].脊髓损伤节段的不同,功能障碍的膀胱类型也各异.为了探讨其与肾积水的相互关系,2007-2008年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强;高伟兴;关晓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严重胫腓骨下段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胫腓骨下段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随着交通、矿业、建筑等行业发展,此类骨折数量也呈上升趋势.由于小腿下段解剖的特殊,此类骨折尤其复杂,往往伴有软组织的损伤、缺损,造成局部软组织坏死、骨外露、感染.临床治疗中存在着很多困难,严重的开放骨折更存在着较高风险.不同类型的骨折,尤其是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一直有不少争议.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AO分型43-A3型以上胫腓骨下段骨折98例,根据骨折的分型和特点,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民;奚修全;赵文健;范杰;鲁俊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2004-2008年我科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我们认真履行职责,对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了有关消化道出血的卫生知识,帮助患者了解消化道出血的饮食、休息和睡眠,合理用药、适当活动、讲解影响健康的因素及预防复发的有关知识等,收效良好,总结如下.

    作者:郭翠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经皮锥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支持

    老年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所引起的腰背疼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部分严重患者甚至因此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以往这类患者多采用卧床休息、佩戴支具、口服补钙或促进钙吸收药物治疗,因疗效差,很难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病痛.我院2003年8月-2008年10月采用经皮锥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9例(共43个椎体),临床效果比较满意.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支持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支原体感染26例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2006年9月-2007年9月收治26例,均进行了支原体感染率的调查,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蒲嘉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土豆片外敷治疗注射部位硬结、淤血、静脉炎疗效观察

    临床治疗护理中,常见注射部位硬结红肿、疼痛[1],中医认为硬结为气滞血淤所致,西医认为药物吸收不良或刺激性长时间、反复注射使局部肌纤维损伤、变性、萎缩,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形成肿块 [2];皮下淤血常因静脉穿刺失败、穿刺完毕按压血管时间过短,对血管处针眼压迫不正确或不准确等引起局部皮肤形成肿胀、青紫 [3];静脉炎则是由于微粒污染、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引起的穿刺点疼痛、红肿、硬结,血管条索状改变.以上三种在护理中常见.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又影响继续治疗,为护理工作带来困难,我科2006年6月-2008年6月采用土豆片外敷治疗注射部位硬结、淤血、静脉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优化门诊流程构建和谐医院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院接触患者时间早、患者集中且流量大的部门.门诊流程直接关系着门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医院的形象和效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医院门诊服务流程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灵花;赵永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预后探讨

    分娩是一个复杂过程,产程长短、孕妇精神及体力状况、脐带因素(脐带绕颈、脐带扭转、受压、打结等)、胎盘老化等因素均对胎儿及新生儿预后造成不同影响.Apgar评分是评价新生儿娩出后呼吸、循环、生理反应及肌肉张力等临床状况的指标,但特异性较差.为确切了解新生儿体内的实际缺氧程度和酸碱失衡情况,近年来提出脐带动,静脉血气分析,成为判断胎儿窒息具价值的客观指标,可以反映切断脐带前胎儿机体内的血气和酸碱状态 [1,2].脐动脉血气值是反映胎儿组织代谢状态的好指标,用来判断酸碱异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现就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预后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世敏;刘博;许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诊患儿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我院儿科为省儿童重症救护中心网络成员单位,接触急诊患儿较多,特点是:急、危、重,病情变化快,家属心情紧张急躁 [1].因此,儿科护士必须具较强的应急能力、抢救技术熟练、处事敏捷、工作效率高、善于沟通等综合素质.如果护士在患儿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不当,不仅使患儿人身受到损害,医务人员人身也会遇到风险.为了能使急诊患儿顺利就诊,保障其生命安全,避免发生护患冲突和医疗纠纷,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保证护理安全,现总结10多年的儿科急诊工作实践,浅谈儿科急诊患儿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如下.

    作者:曹秋花;李瑞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执业药师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执业药师制度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职业准入制度之一,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执业药师的英文译为Licerised Pharmacist,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工作的药学技术人员,是一种资格准入.

    作者:金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白细胞减少相关性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多年来一直是消化领域研究的热点,CAG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是十分明确.我们从近10余年来临床观察,发现CAG患者大多数合并白细胞减少,且随着升白细胞治疗后病情的好转,CAG引致消化道症状也明显好转.因此为了探讨CAG和白细胞减少相关性,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欢;李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其创伤小、术后活动度好、能保留较多股骨侧骨量,主要的适宜人群就是青年及高活动度的髋关节炎患者.我院于2006年开始分析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霞;李桂香;方桂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60例临床分析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CH)在颅脑外伤诊治过程中往往易被忽视,由于经验不足易延误病情,增加病死率,应引起高度重视.我科1997年10月-2009年5月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60例,通过伤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伤后6h,伤后及术后24h常规复查CT,及时发现DTICH,如术中出现脑膨出,可急诊应用术中B超探测脑部,发现血肿.快速做出相应治疗,提高了救治效果,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尚军;王海燕;惠军;周小卫;程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指原因不明的以体位性头痛为特点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坐位或起立时头痛、恶心、呕吐及颈部强直,平卧时头痛很快消失或减轻为特征.病因尚不明确,预后良好,但易误诊为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现将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2月收治的9例SIH患者(2例合并硬膜下出血)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曹燕;陈利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