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

舒荣;王健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孕期管理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好发于育龄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对SLE疾病认识的深入,SLE不再是妊娠的绝对禁忌.但SLE对妊娠带来一定的风险,妊娠也对SLE的病情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状及对环丙沙星耐药趋势

    铜绿假单胞菌隶属于假单胞菌属,是非发酵菌属中常见的致病菌,其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中,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创口、泌尿系感染及菌血症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2].

    作者:付维婵;王宝佳;杨晶晶;袁东晓;龚红;王福兰;刘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地高辛与比索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永久性房颤心室率的控制作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其他所有心律失常总和的2倍,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65岁以上老人房颤检出率5%[1].

    作者:陈凤娇;张雨;王向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以全身离心性环形红斑为表现的药物性皮炎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69岁,因发热皮疹6d于2005年4月13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生活简单,长期口服卵磷脂,10d前更换该药品牌.2周前有外出郊游史.6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初始位于头部,为1~5cm大小红斑,高于皮面,压之褪色,无明显瘙痒,逐渐向项背部、颈部、躯干及四肢发展,逐渐融合扩大,发展为环形红斑,边缘环堤状隆起,色红,压之褪色,红斑中心留有轻度色素沉着,无脱屑,体温上升至37.5℃.

    作者:孙莹;赖杰;张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癫(癎)的药物治疗原则及其进展

    癫(癎)[1]是由于脑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引起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大脑功能失调.

    作者:王红梅;崔凯歌;李欣;罗德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的妇科常见疾病.以具有生长功能的正常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如盆腔内、卵巢等)为特征,终引起各种临床症状及不适体征(如痛经和不孕等).育龄妇女发病率为10%~15%,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李宇鑫;邢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氢氧化钙糊剂用于根管消毒临床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是目前公认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效的治疗方法,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发牙髓病、根尖周病的重要原因,单纯根管预备不能达到彻底去除感染根管的目的,根管消毒是根管治疗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外根管消毒首选氢氧化钙,国内根管消毒药物主要为酚醛类.我们从2004年1月起,对氢氧化钙糊剂、甲醛甲酚用于根管消毒的疗效进行比较.

    作者:徐济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海捷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海捷亚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是新一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其主要成分为氯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losar-tan)为非肽类高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ngⅡ)阻滞剂,完全阻断由AT1受体介导的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血管的作用,氢氯噻嗪有利尿作用.

    作者:高学彬;战玉芳;李林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钳取气管异物34例分析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呼吸科急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已成为诊治支气管异物的一种有效手段,操作简便、安全,弥补了硬质气管镜的不足.1990年1月-2003年1月我院收治34例支气管异物患者,现将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其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早期彻底清除消化道用于百草枯中毒41例疗效观察

    百草枯(PQ),又名对草快,其20%乳液又称作克芜踪.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人体口服后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无特效治疗,病死率极高.我院2002年1月-2007年7月收治6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41例为2005年以后采用早期多次漂白土灌服以及碳酸氢钠灌肠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救治,取得一定效果,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高夫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吡格列酮对初发糖尿病患者IL-2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初发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在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后水平的改变,观察吡格列酮对促炎细胞因子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初次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INS组,n=32)和胰岛素联合吡格列嗣组(INS+PIO组,n=32),在12周时随访,采血检测空腹血糖、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C-肽、HbA1C以评价胰岛功能变化.结果 IL-2水平与C-肽和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血糖水平的变化与IL-2水平的变化无明显相关;随访至12用;二种治疗方案IL-2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但联合组IL-2较治疗前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后,二组T2DM患者FBG、2hPG及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联合组的降低更显著(P<0.05);二组FCP及FINS较治疗前提高(P<0.01),联舍组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 吡格列酮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IL-2的表达来延缓或阻止免疫细胞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

    作者:王海澜;杨涛;贺丽;黄望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285例临床分析

    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准确率和诊断水平,掌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对我院2006年1-12月住院患者进行监控,对发生医院感染的285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宏宪;亢峰;李喜梅;赵樱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氯胺酮麻醉与眼内压

    氯胺酮(ketamine)是一种镇痛及镇静作用较强的全麻药.其因麻醉持续时间短,对呼吸循环影响较轻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短小手术.但其对眼内压的影响颇有争议,使其在眼科手术或合并眼疾的外科手术中应用有一定顾虑.本文主要讨论氯胺酮用于眼科手术麻醉中对眼内压的影响.

    作者:张抗抗;顾恩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包括近端骺损伤和肱骨近端干骺端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我院1998年5月-2006年5月采用小切口微刨手术治疗大年龄儿童肱骨近端严重错位的骨折患者7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闫厚军;皮彦斌;胡长青;杨涛;马志国;马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6-二磷酸果糖、黄芪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肺炎是危害小儿生命的首位疾病,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我院儿科2006年11月-2007年7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黄芪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心力衰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郑道海;张社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轻度中毒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37岁,为吉林某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短一车间配液工,于1994年12月-2006年4月从事该工种工作,接触有害物质为二硫化碳.该患者于2006年4月11日16:00在该车间值班时,闻到异味气体,当晚并无异常反应,第二天上午11:30患者上班1h后自觉头胀、心慌、气短、乏力、恶心,呕吐白色泡沫样物2次,无抽搐及意识丧失,即送往本厂职工医院,静滴脑复康、能量合剂、黄芪等药物,于4月16日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四肢抽搐,意识尚清,无大小便失禁,对症处置后症状好转.

    作者:齐艳英;李光浩;李花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丙泊酚靶控效应室浓度输注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丙泊酚作为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由于其良好的药代学特性,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靶控静脉输注(TCI)中,而对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这种交感反应强烈、而疼痛刺激很小的手术,则很少有研究对丙泊酚效应室靶控输注与手控输注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因此设计了本研究.

    作者:曹红;汪庆玎;沈彦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观察

    重症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危急病症之一,目前随着道路交通的迅速发展,其发生有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1],重症颅脑损伤的病死率高达30%~50%.我院2005年3月-2007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61例,在常规外科处理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小伟;崔益钿;万青;蔡廷江;王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症胰腺炎并发症20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7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202例.其中重症胰腺炎20例,现就重症胰腺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等相关问题加以分析,旨在加深对重症胰腺炎及并发症的认识.

    作者:邵作立;董艳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发病率占常见恶性肿瘤1/3.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乳腺癌甚至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乳腺癌一直是肿瘤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手术作为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闫丰;赵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针对老年这一特定人群,了解CRP在高血压不同级别水平变化,了解CRP对高血压的发生及病情发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97例,按血压水平分为3个级别,正常对照组43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测定血清CRP的水平、血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析CRP水平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P<0.00001).且高血压3级组CRP高于2级和1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为不同级别过程中血压、血清CRP水平、BMI过高是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CRP水平增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CRP水平与血压水平有关,随血压水平增高.CRP水平也相应增高;经多因素分析血清CRP水平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炎症参与了高血压发生、发展成为不同血压级别过程.

    作者:姜斌;张天哲;牛连英;张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