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癫(癎)的药物治疗原则及其进展

王红梅;崔凯歌;李欣;罗德欣

关键词:癫癎, 药物疗法, 抗惊厥药
摘要:癫(癎)[1]是由于脑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引起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大脑功能失调.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间接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研制及其形态学改变

    视神经损伤是头面部外伤的常见并发损伤,也是视力丧失的原因之一.由于视神经损伤的不可复性,在损伤后如何减轻继发性损伤和保护未损伤神经元细胞成为研究的重点.临床常见的视神经损伤为间接损伤,目前对视神经损伤研究采用的致伤方法包括切断、挤压、牵拉、重物击打视神经等[1-3],所造成的视神经损伤与临床间接视神经损伤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不能满足临床研究需要,为此.我们设计研制出接近临床状态的间接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为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邢达勇;郝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调查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50年时间里呈逐渐上升趋势.约占妇女肿瘤的31%[1].

    作者:伊雪;朱兰;王献华;郑素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症胰腺炎并发症20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7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202例.其中重症胰腺炎20例,现就重症胰腺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等相关问题加以分析,旨在加深对重症胰腺炎及并发症的认识.

    作者:邵作立;董艳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IL-6、IL-8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肿瘤患者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细胞免疫功能的障碍.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IL-6、IL-8在众多肿瘤细胞的形成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为了解胃癌患者血清中IL-6、IL-8的水平变化,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动态检测了43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6、IL-8水平变化,并与良性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包怀鸣;陈志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时期的危重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活产儿中此病的发生率为0.1%~0.2%.目前除一些特殊治疗如高频通气、体外膜肺(ECMO)及NO吸入治疗外,常规治疗多为静滴扩血管药物,但由于副作用大且疗效不确定,因此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治疗是亟待解决的热点课题.

    作者:胡云清;安佰军;薛金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DHS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骨量丢失,骨微细结构被破坏的全身性疾病.包括绝经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特发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见.骨质疏松的结局是骨折,尤其多见于股骨粗隆部骨折.由于骨强度与骨质量的降低,使内固定治疗增加许多困难.现行的髓内髓外固定治疗,均有成功的病例报道.我院2000年3月-2006年12月对24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许正波;王淑艳;刘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防治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分析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患者前2周为急性期,多伴有意识障碍.轻者虽不伴意识障碍,但有头痛、烦躁.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这样极易发生压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以致加重病情.因此应高度重视其护理,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我院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共收治18例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预防并发症采取了综合性护理措施.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邢启英;陈东芳;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法医人类学在1例碎尸案中的应用

    法医人类学是法医在尸检中经常应用的知识,尤其是在白骨化、碎尸案、高度腐败、无名尸体的检验中更能显现出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一起碎尸案的检验,说明法医人类学在碎尸案检验中的重要作用及体会.

    作者:张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早期彻底清除消化道用于百草枯中毒41例疗效观察

    百草枯(PQ),又名对草快,其20%乳液又称作克芜踪.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人体口服后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无特效治疗,病死率极高.我院2002年1月-2007年7月收治6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41例为2005年以后采用早期多次漂白土灌服以及碳酸氢钠灌肠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救治,取得一定效果,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高夫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0例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它的防治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挑战.高血压脑出血的佳治疗方法一直有争论.近年来我们与北京天坛医院协作开展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即将微创的小骨窗开颅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斌;时晓光;庞新文;李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30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急诊处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国人寿命的延长,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饮食结构的不平衡,生活节奏紧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以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为特点.

    作者:段淑梅;杨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及护理分析

    食管癌术后由于禁食时间长.术前基础状态差,加之手术创伤,使患者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明显.因此术后营养支持非常重要.我们于2003年6月-2006年12月在585例食管癌手术中预置了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简称营养管),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哲;孙继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氯胺酮麻醉与眼内压

    氯胺酮(ketamine)是一种镇痛及镇静作用较强的全麻药.其因麻醉持续时间短,对呼吸循环影响较轻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短小手术.但其对眼内压的影响颇有争议,使其在眼科手术或合并眼疾的外科手术中应用有一定顾虑.本文主要讨论氯胺酮用于眼科手术麻醉中对眼内压的影响.

    作者:张抗抗;顾恩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金属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从1941年人类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应用临床后不久,在1944年就有了葡萄球菌耐青霉素的报道,之后尽管新的抗生素药物不断涌现,而细菌也随之出现新的耐药特性.

    作者:李会敏;马春红;姜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T血管造影及CT灌注成像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应用CT血管造影(CTA)及CT灌注成像(CTPI)技术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进行检查,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CCCI患者39例,正常对照35例,均在相同技术参数下完成CTA及CTPI检查,对二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在慢性CCCI患者中颅内段前循环狭窄常见.应用CTPI可对部分严重血管狭窄CCCI患者进行诊断,发现梗死前病灶,筛选高危患者.结论 部分CCCI患者在无卒中发作时.也存在明显的局部脑低灌注区,且与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运用CTP1可早期发现异常低灌注.TTP是为敏感的指标.为早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高轩;陈荔枝;李永秋;刘海霞;吴秀玲;马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恶性腹腔积液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单药化疗43例临床观察

    腹腔积液是晚期消化道肿瘤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更差.1年生存率低于10%[1].我院于2002年5月-2006年12月应用热疗联合顺铂或羟基喜树碱(拓喜)腹腔灌注行静脉单药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腹腔积液4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D147、MMP-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CD147、MMP-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健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醇(SP)法检测72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组织CD147与MMP-2的表述.分析CD147和MMP-2与BTCC部分临床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BTCC组织中有CD147、MMP-2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68.1%、76.4 %.CD147表达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与临床分期未见相关; MMP表达与病理分组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CD147表达与MMP-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58,P<0.001).结论 CD147在BTCC的浸润与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林静霞;黎明;林炳森;张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Survivin、Ki-67与妇科肿瘤

    抗凋亡因子Surv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Ki-67是一种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增殖细胞核抗原,它们都具有抗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发现Survivin、Ki-67与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而且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靶点对肿瘤进行基因治疗.本文就Survivin、Ki-67的表达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筠;尹格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18例

    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又称为斯-琼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与免疫反应有关的急性非细菌性炎症,以临床上皮肤粘膜,损害多样化为特点[1],本病发病急剧,如不及时控制可留有后遗症或出现并发症,极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我科2004年3月-2007年3月,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8例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润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香烟烟雾吸入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凋亡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与不同时程的香烟烟雾吸入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凋亡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参考Chow方法建立大鼠吸烟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A组:长期大量吸烟组;B组:长期小量吸烟组;C组:短期吸烟组;D组:戒烟组;E组:脑缺血对照组;F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参照Zea longa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时大鼠脑梗死体积和凋亡细胞数的改变.结果 ①各吸烟组脑梗死灶体积均大于缺血对照组(P<0.05),脑梗死体积随吸烟的量和时程的增加而增加.戒烟组脑梗死灶体积与缺血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组大鼠脑组织未见凋亡细胞.其他各组大鼠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均出现凋亡细胞,以海马区出现为著,各吸烟组大鼠的凋亡细胞数与缺血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戒烟组脑凋亡细胞与缺血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可使局灶性脑缺血大置脑梗死体积增加,加重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神经细胞的凋亡,且与吸烟量和时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张蕊;王广增;刘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