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血管造影及CT灌注成像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

高轩;陈荔枝;李永秋;刘海霞;吴秀玲;马建国

关键词: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 慢性脑供血不足
摘要:目的 应用CT血管造影(CTA)及CT灌注成像(CTPI)技术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进行检查,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CCCI患者39例,正常对照35例,均在相同技术参数下完成CTA及CTPI检查,对二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在慢性CCCI患者中颅内段前循环狭窄常见.应用CTPI可对部分严重血管狭窄CCCI患者进行诊断,发现梗死前病灶,筛选高危患者.结论 部分CCCI患者在无卒中发作时.也存在明显的局部脑低灌注区,且与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运用CTP1可早期发现异常低灌注.TTP是为敏感的指标.为早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是目前病死率高的肿瘤,多数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因此肺癌的化疗在NSCLC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化疗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TP)治疗中晚期NSCLC 46例的临床资料作一系统回顾.

    作者:訾春雷;徐玉红;栗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氯胺酮麻醉与眼内压

    氯胺酮(ketamine)是一种镇痛及镇静作用较强的全麻药.其因麻醉持续时间短,对呼吸循环影响较轻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短小手术.但其对眼内压的影响颇有争议,使其在眼科手术或合并眼疾的外科手术中应用有一定顾虑.本文主要讨论氯胺酮用于眼科手术麻醉中对眼内压的影响.

    作者:张抗抗;顾恩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0例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它的防治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挑战.高血压脑出血的佳治疗方法一直有争论.近年来我们与北京天坛医院协作开展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即将微创的小骨窗开颅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斌;时晓光;庞新文;李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好发于育龄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对SLE疾病认识的深入,SLE不再是妊娠的绝对禁忌.但SLE对妊娠带来一定的风险,妊娠也对SLE的病情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舒荣;王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地高辛与比索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永久性房颤心室率的控制作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其他所有心律失常总和的2倍,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65岁以上老人房颤检出率5%[1].

    作者:陈凤娇;张雨;王向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合理应用剖宫产术指征28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数量逐渐上升.剖宫产虽可减少阴道手术所致的要儿损伤和死亡,但其并发症和后遗症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有必要慎重考虑剖宫产的指征.以便正确掌握,达到既有利于婴儿又有利于孕产妇安全的目的.现回顾我院286例剖宫产的指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作者:李欢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脊柱后路再手术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防治

    骨科脊柱手术时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2.11%~9.37%[1-4],脊柱后路二次以上手术时,国外文献报道嘲硬脊膜损伤率高达17.4%.

    作者:李玉伟;严晓云;曹东辉;王玉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6-二磷酸果糖、黄芪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肺炎是危害小儿生命的首位疾病,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我院儿科2006年11月-2007年7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黄芪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心力衰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郑道海;张社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成功抢救创伤性右膈疝并失血性休克1例

    创伤性膈疝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我院1992年6月收治1 例严重创伤性右膈疝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急诊手术痊愈,报告如下.

    作者:黄云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准分子激光手术非球面与标准切削治疗近视的早期观察

    准分子激光手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屈光不正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并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但目前研究发现LASIK术中采用传统的标准切削模式治疗近视时,由于角膜形态改变而引入了新的高阶像差,使部分患者术后视觉质量下降[1].

    作者:周蕾宁;许崇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时期的危重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活产儿中此病的发生率为0.1%~0.2%.目前除一些特殊治疗如高频通气、体外膜肺(ECMO)及NO吸入治疗外,常规治疗多为静滴扩血管药物,但由于副作用大且疗效不确定,因此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治疗是亟待解决的热点课题.

    作者:胡云清;安佰军;薛金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及护理分析

    食管癌术后由于禁食时间长.术前基础状态差,加之手术创伤,使患者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明显.因此术后营养支持非常重要.我们于2003年6月-2006年12月在585例食管癌手术中预置了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简称营养管),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哲;孙继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4例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急诊常见疾病,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对其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往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多采用尿激酶,但尿激酶溶栓必须在发病后6h以内进行,而相当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超过这一时间窗,失去应用尿激酶溶栓的机会.我院急诊科2006年10月-2007年5月,对这部分患者采用纤溶酶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检测指标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病大多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患者可随病情的发展、病程的延长而出现全身的小动脉硬化病变.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作者:宋文静;李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4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危重急症,抢救不及时将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广泛普及,新生儿肺出血的及时发现并成功抢救使成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从1999年开始成立重症监护病房并应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出血.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治疗48例.抢救成功42例,死亡6例(因经济条件限制放弃治疗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圣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深部真菌感染流行病学及治疗新进展

    随着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及导管技术的活跃开展,艾滋病和糖尿病的致病率不断上升,免疫受损患者不断增多.

    作者:王铭超;张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丙泊酚靶控效应室浓度输注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丙泊酚作为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由于其良好的药代学特性,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靶控静脉输注(TCI)中,而对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这种交感反应强烈、而疼痛刺激很小的手术,则很少有研究对丙泊酚效应室靶控输注与手控输注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因此设计了本研究.

    作者:曹红;汪庆玎;沈彦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作为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工具,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我科老年患者行纤支镜检查日渐普遍,但由于老年人呼吸器官的退行性变,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心脏病等.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老年患者纤支镜检查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桂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长期小剂量氢氯噻嗪与螺内酯联合降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原炭性高血压(EH)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HCTZ)与螺内酯的联合降压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EH患者301例.经2用安慰剂脱洗期、6用HCTZ(12.5mg/d)导入期后联用螺内酯(20mg/d).每月发药1次并测量血压,随访期为2年.2用洗脱期末、1年来,2年末均进行生化指标检洲.观察服药1年末、2年末降压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1年末、2年末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分别为(△SBP;△DBP;单位为mmHg)(13.3±15.8;9.4±9.4);(14.6±17.1;10.5±11.0).2年末SBP下降幅度>1年末,但差异无纯计学意义(P>0.05)12年末DBP下降幅度>1年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年末、2年末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1.8%、84.1%,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末、2年末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44.3%、4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2年末来出现有症状的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血尿酸和肌酐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HCTZ与螺内酯联合治疗轻、中度EH安全、有效.

    作者:吴寿岭;林黎明;曹正新;赵海燕;侯国胜;宋绍敏;于清;韩艳华;王玉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Ax亚型血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6岁,于2005年11月5日入住我院,有纤维瘤手术史,青霉素及苯类制品过敏史.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皮肤散在小出血点.

    作者:王翠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