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寿岭;林黎明;曹正新;赵海燕;侯国胜;宋绍敏;于清;韩艳华;王玉珍
目的 探索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支(HAP)的易感因素、病原菌特点,严重程度及预后,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164例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肺史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发病时间、病原学特点及预后.结果 164例HAP中.男92例,女72例,年龄平均(73±8)岁.其中老年组114例(69.5%),死亡16例(14.0%);非老年组50例(30.5%),死亡1例(0.8%).早发性HAP 32例,死亡2例(6.25%);晚发性HAP 82例,死亡14例(17.1%).114例培养出病原菌(阳性率71.3%).老年组常见的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恶性肿瘤及心血管病;非老年组以糖尿病、恶性肿瘤、COPD常见.结论 老年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晚发性HAP病死率明显高于早发性HAP.HAP常见的病原菌以G-杆菌及真菌为主,重视诱发因素及提高病原菌诊断水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加强护理是防治的关键.
作者:罗晋光;赖新平;余德;罗利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肺结核为主,脑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及其他部位结核,且由于其治疗困难、愈后较差,越来越受到医学界重视.在诊断过程中,常需鉴别和排除颅内脑转移瘤.
作者:白宝华;李立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视神经损伤是头面部外伤的常见并发损伤,也是视力丧失的原因之一.由于视神经损伤的不可复性,在损伤后如何减轻继发性损伤和保护未损伤神经元细胞成为研究的重点.临床常见的视神经损伤为间接损伤,目前对视神经损伤研究采用的致伤方法包括切断、挤压、牵拉、重物击打视神经等[1-3],所造成的视神经损伤与临床间接视神经损伤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不能满足临床研究需要,为此.我们设计研制出接近临床状态的间接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为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邢达勇;郝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它的防治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挑战.高血压脑出血的佳治疗方法一直有争论.近年来我们与北京天坛医院协作开展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即将微创的小骨窗开颅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斌;时晓光;庞新文;李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脑出血脑室铸型导致急性脑脊液循环障碍,恶性颅内压增高,病情危重,病残、病死率高.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经颅侧脑室外引流注射尿激酶溶解加腰穿脑脊液灌洗治疗脑出血脑室铸型1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军;唐雄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由于恶性结节的血管生成过程、血供与良性结节有显著的差别,其增强CT表现不同.本文对40例患者进行平扫和动态增强肺内孤立结节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国营;史红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麦考酚吗乙酯(MMF)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原炭性堆治性肾病综合征(IRNS)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和复发率.方法 62例IRNS患者分别采用MMF联合教素治疗(MMF组,n=31).或采用CTX间断静脉冲击联合激素治疗(CTX组,n=31).二组怠者均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后口服泼尼松,MMF剂量1.0g或1.5g/d,疗程均≥6个月;CTX剂量为12~20mg/kg,每月静滴1次,6个月后改为每3月1次,疗程≥12个月,通过观察患者尿蛋白量、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胆固醇(Tch)的变化,比较二组缓解率、副作用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①疗效:完全缓解率MMF组(54.8%)高于CTX组(35.5%)(P<0.05),总缓解率MMF组(90.3%)显著高于CTX组(67.7%)(P<0.01).MMF组较CTX组尿蛋白明显下降及血浆白蛋白回升,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副作用:MMF组(9.7%)的副作用率显著低于CTX组(54.8%)(P<0.01).③复发:MMF组(9.7%)复炭率显著低于CTX组(41.9%)(P<0.01).结论 与CTX静脉冲击治疗相比较,MMF联合激素治疗IRNS缓解率高,能更有效降低蛋白尿,副作用发生率和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IRNS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康;徐崇松;沈彦波;李少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又称为斯-琼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与免疫反应有关的急性非细菌性炎症,以临床上皮肤粘膜,损害多样化为特点[1],本病发病急剧,如不及时控制可留有后遗症或出现并发症,极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我科2004年3月-2007年3月,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8例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润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肿瘤患者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细胞免疫功能的障碍.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IL-6、IL-8在众多肿瘤细胞的形成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为了解胃癌患者血清中IL-6、IL-8的水平变化,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动态检测了43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6、IL-8水平变化,并与良性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包怀鸣;陈志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调查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50年时间里呈逐渐上升趋势.约占妇女肿瘤的31%[1].
作者:伊雪;朱兰;王献华;郑素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国人寿命的延长,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饮食结构的不平衡,生活节奏紧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以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为特点.
作者:段淑梅;杨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16.0%~60.4%,可造成水和其他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易出现咽下性肺炎,甚至窒息.即使是轻度,对饮食生活及发音交流也有不利影响[1].
作者:王岩;张兵;王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原炭性高血压(EH)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HCTZ)与螺内酯的联合降压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EH患者301例.经2用安慰剂脱洗期、6用HCTZ(12.5mg/d)导入期后联用螺内酯(20mg/d).每月发药1次并测量血压,随访期为2年.2用洗脱期末、1年来,2年末均进行生化指标检洲.观察服药1年末、2年末降压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1年末、2年末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分别为(△SBP;△DBP;单位为mmHg)(13.3±15.8;9.4±9.4);(14.6±17.1;10.5±11.0).2年末SBP下降幅度>1年末,但差异无纯计学意义(P>0.05)12年末DBP下降幅度>1年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年末、2年末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1.8%、84.1%,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末、2年末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44.3%、4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2年末来出现有症状的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血尿酸和肌酐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HCTZ与螺内酯联合治疗轻、中度EH安全、有效.
作者:吴寿岭;林黎明;曹正新;赵海燕;侯国胜;宋绍敏;于清;韩艳华;王玉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11岁.主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4d,加重伴晕厥1h于2006年10月31日入院.平素体质较差,易感冒,能正常参加各种活动,无服用特殊药物史,无药物过敏史,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无家族类似病史.
作者:王占启;肖暖;潘焕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及饮食结构的西化,国人的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甘油三酯也随之增高.血脂与脂肪肝的发生关系密切,对此已有大量报道[1].本文旨在探讨45岁以上中老年人甘油三酯水平、胆囊结石、脂肪肝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诊断价值.
作者:高金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氯胺酮(ketamine)是一种镇痛及镇静作用较强的全麻药.其因麻醉持续时间短,对呼吸循环影响较轻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短小手术.但其对眼内压的影响颇有争议,使其在眼科手术或合并眼疾的外科手术中应用有一定顾虑.本文主要讨论氯胺酮用于眼科手术麻醉中对眼内压的影响.
作者:张抗抗;顾恩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准确率和诊断水平,掌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对我院2006年1-12月住院患者进行监控,对发生医院感染的285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宏宪;亢峰;李喜梅;赵樱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海捷亚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是新一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其主要成分为氯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losar-tan)为非肽类高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ngⅡ)阻滞剂,完全阻断由AT1受体介导的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血管的作用,氢氯噻嗪有利尿作用.
作者:高学彬;战玉芳;李林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抗凋亡因子Surv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Ki-67是一种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增殖细胞核抗原,它们都具有抗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发现Survivin、Ki-67与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而且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靶点对肿瘤进行基因治疗.本文就Survivin、Ki-67的表达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筠;尹格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骨科脊柱手术时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2.11%~9.37%[1-4],脊柱后路二次以上手术时,国外文献报道嘲硬脊膜损伤率高达17.4%.
作者:李玉伟;严晓云;曹东辉;王玉记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