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常见的护患纠纷及对策

赵艳芹;唐鹤;陈同兰

关键词:护患纠纷, 处理对策, 妇产秤
摘要:妇产科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及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安全和医疗护理质量息息相关.妇产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或冲突,妇产科患者属一些有别于其他患者的特殊群体,尤其是产科患者,若不及时处理好护患关系,容易导致双方情绪波动,对工作及患者和孕妇的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康复与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其骨折线绝大多数患者在关节内.故又称之为股骨颈囊内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折[1].

    作者:韦敬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乌体林斯联合顺铂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入乌体林斯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经病理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60例,经胸腔引流术排尽胸腔积液后.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胸内注入顺铂50mg/m2及乌体林斯17.2μg;对照组仅用顺铂50mg/m2,1用后复查X线胸片,多重复3次.术后观察二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发热较对照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体林斯与顺铂联合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有效低毒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广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硬质乙状结肠镜下消痔灵注射加电凝、电切或热活钳钳除法治疗直肠、乙状结肠息肉562例

    1996年2月-2005年2月我们采用在术前、术后息肉基底粘膜下层内注射消痔灵后,再经硬质乙状结肠镜下行电凝、电切或热活钳钳除术,治疗直肠、乙状结肠息肉562例,均一次性治愈.无一例出血、穿孔和复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巨超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地高辛与比索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永久性房颤心室率的控制作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其他所有心律失常总和的2倍,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65岁以上老人房颤检出率5%[1].

    作者:陈凤娇;张雨;王向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DHS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骨量丢失,骨微细结构被破坏的全身性疾病.包括绝经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特发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见.骨质疏松的结局是骨折,尤其多见于股骨粗隆部骨折.由于骨强度与骨质量的降低,使内固定治疗增加许多困难.现行的髓内髓外固定治疗,均有成功的病例报道.我院2000年3月-2006年12月对24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许正波;王淑艳;刘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调查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50年时间里呈逐渐上升趋势.约占妇女肿瘤的31%[1].

    作者:伊雪;朱兰;王献华;郑素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丙泊酚靶控效应室浓度输注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丙泊酚作为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由于其良好的药代学特性,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靶控静脉输注(TCI)中,而对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这种交感反应强烈、而疼痛刺激很小的手术,则很少有研究对丙泊酚效应室靶控输注与手控输注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因此设计了本研究.

    作者:曹红;汪庆玎;沈彦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改良法用于右锁骨下静脉穿刺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可用于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测定CVP、输注高渗营养液、介入治疗等.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根据锁骨下静脉的解剖结构,探索出一种锁骨下静脉的改良穿刺法,现将此方法与传统的Seldinger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刘广文;张延科;郭晋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观察116例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氢氧噻嗪的降压疗效.方法 11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服用氢氯噻嗪12.5mg,2次/d,每月发放一次药物并测量血压.现察1年,比较服药12用及1年的降压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观察结束时资料完整的观察对象为115例,治疗后12用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值分别为(6.12±16.17)mmHg、(2.92±10.33)mmHg,(3.97±10.68)mmHg.治疗1年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值分别为(10.56±17.38)mmHg、(8.45±11.16)mm-Hg、(9.27±10.78)mmHg.1年时血压下降值高于12周时血压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的降压达标率为20.6%,治疗1年时降压达标率为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结束时未发现有症状的低钾血症,但血尿酸值明显增加,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可有效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时电解质、糖、脂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彭永权;周锡平;李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合理应用剖宫产术指征28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数量逐渐上升.剖宫产虽可减少阴道手术所致的要儿损伤和死亡,但其并发症和后遗症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有必要慎重考虑剖宫产的指征.以便正确掌握,达到既有利于婴儿又有利于孕产妇安全的目的.现回顾我院286例剖宫产的指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作者:李欢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钳取气管异物34例分析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呼吸科急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已成为诊治支气管异物的一种有效手段,操作简便、安全,弥补了硬质气管镜的不足.1990年1月-2003年1月我院收治34例支气管异物患者,现将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其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恶性腹腔积液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单药化疗43例临床观察

    腹腔积液是晚期消化道肿瘤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更差.1年生存率低于10%[1].我院于2002年5月-2006年12月应用热疗联合顺铂或羟基喜树碱(拓喜)腹腔灌注行静脉单药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腹腔积液4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包括近端骺损伤和肱骨近端干骺端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我院1998年5月-2006年5月采用小切口微刨手术治疗大年龄儿童肱骨近端严重错位的骨折患者7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闫厚军;皮彦斌;胡长青;杨涛;马志国;马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Ax亚型血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6岁,于2005年11月5日入住我院,有纤维瘤手术史,青霉素及苯类制品过敏史.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皮肤散在小出血点.

    作者:王翠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及易患因素的初步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日益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以中老年妇女为突出.我科对西安市24~86岁妇女482例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通过对年龄、身高、体重、绝经时限、症状、职业与原发性骨质疏松(POP)患病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探讨POP的易患因素.报告如下.

    作者:丘红;曾玉红;闫富梅;刘峰;张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良恶性腹腔积液鉴别诊断的研究现状

    腹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体征,发病机制复杂,病因繁多,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近10余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很多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良、恶性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率.本文从常规和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分子生物学指标、其他监测指标及检查方法的改进5个方面,分别介绍国内外关于良、恶性腹腔积液鉴别诊断的研究现状.

    作者:崔星亮;李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应用耳甲腔成形术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是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主要的手术方法.术中清除中耳病灶,防止颅内外并发症,以获得干耳.但术后不干耳常有发生,分析其原因,术中彻底处理术腔固为重要;

    作者:朱瑞先;孙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4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危重急症,抢救不及时将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广泛普及,新生儿肺出血的及时发现并成功抢救使成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从1999年开始成立重症监护病房并应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出血.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治疗48例.抢救成功42例,死亡6例(因经济条件限制放弃治疗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圣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防治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分析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是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患者前2周为急性期,多伴有意识障碍.轻者虽不伴意识障碍,但有头痛、烦躁.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这样极易发生压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以致加重病情.因此应高度重视其护理,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我院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共收治18例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预防并发症采取了综合性护理措施.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邢启英;陈东芳;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以全身离心性环形红斑为表现的药物性皮炎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69岁,因发热皮疹6d于2005年4月13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生活简单,长期口服卵磷脂,10d前更换该药品牌.2周前有外出郊游史.6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初始位于头部,为1~5cm大小红斑,高于皮面,压之褪色,无明显瘙痒,逐渐向项背部、颈部、躯干及四肢发展,逐渐融合扩大,发展为环形红斑,边缘环堤状隆起,色红,压之褪色,红斑中心留有轻度色素沉着,无脱屑,体温上升至37.5℃.

    作者:孙莹;赖杰;张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