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红;曾玉红;闫富梅;刘峰;张冰
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发病率占常见恶性肿瘤1/3.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乳腺癌甚至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乳腺癌一直是肿瘤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手术作为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闫丰;赵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危重急症,抢救不及时将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广泛普及,新生儿肺出血的及时发现并成功抢救使成活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从1999年开始成立重症监护病房并应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出血.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治疗48例.抢救成功42例,死亡6例(因经济条件限制放弃治疗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圣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是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主要的手术方法.术中清除中耳病灶,防止颅内外并发症,以获得干耳.但术后不干耳常有发生,分析其原因,术中彻底处理术腔固为重要;
作者:朱瑞先;孙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又称为斯-琼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与免疫反应有关的急性非细菌性炎症,以临床上皮肤粘膜,损害多样化为特点[1],本病发病急剧,如不及时控制可留有后遗症或出现并发症,极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我科2004年3月-2007年3月,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8例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润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可用于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测定CVP、输注高渗营养液、介入治疗等.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根据锁骨下静脉的解剖结构,探索出一种锁骨下静脉的改良穿刺法,现将此方法与传统的Seldinger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刘广文;张延科;郭晋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CT血管造影(CTA)及CT灌注成像(CTPI)技术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进行检查,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CCCI患者39例,正常对照35例,均在相同技术参数下完成CTA及CTPI检查,对二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在慢性CCCI患者中颅内段前循环狭窄常见.应用CTPI可对部分严重血管狭窄CCCI患者进行诊断,发现梗死前病灶,筛选高危患者.结论 部分CCCI患者在无卒中发作时.也存在明显的局部脑低灌注区,且与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运用CTP1可早期发现异常低灌注.TTP是为敏感的指标.为早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高轩;陈荔枝;李永秋;刘海霞;吴秀玲;马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以极大地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血脂水平异常与脑血管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为了探讨脑血管病与血脂关系,我们收集了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9例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继峰;徐云燕;郝丽梅;任歆;刘长春;付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股骨干骨折为多发性损伤,临床多容易诊断,但合并同侧髋关节后脱位及髋臼骨折却较罕见,临床易漏诊.我院2005年3月收治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关节后脱位髋臼骨折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锦生;佟国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37岁,为吉林某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短一车间配液工,于1994年12月-2006年4月从事该工种工作,接触有害物质为二硫化碳.该患者于2006年4月11日16:00在该车间值班时,闻到异味气体,当晚并无异常反应,第二天上午11:30患者上班1h后自觉头胀、心慌、气短、乏力、恶心,呕吐白色泡沫样物2次,无抽搐及意识丧失,即送往本厂职工医院,静滴脑复康、能量合剂、黄芪等药物,于4月16日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四肢抽搐,意识尚清,无大小便失禁,对症处置后症状好转.
作者:齐艳英;李光浩;李花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在呼吸机通气48h后发生的肺实质性炎症,VAP是医院内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的迅速发展,VAP已经成为ICU住院患者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病率为9%~12%[1],常发生多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病死率高达15%~45%[2].
作者:董晓贤;扈丽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51岁,医生,2007年11月10日就诊,1d前晚饭后无任何原因出现心悸、胸闷、紧张不安、全身不适困乏,当时心率102次/min;
作者:姚泉清;张武正;李志刚;姬大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时期的危重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活产儿中此病的发生率为0.1%~0.2%.目前除一些特殊治疗如高频通气、体外膜肺(ECMO)及NO吸入治疗外,常规治疗多为静滴扩血管药物,但由于副作用大且疗效不确定,因此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治疗是亟待解决的热点课题.
作者:胡云清;安佰军;薛金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麦考酚吗乙酯(MMF)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原炭性堆治性肾病综合征(IRNS)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和复发率.方法 62例IRNS患者分别采用MMF联合教素治疗(MMF组,n=31).或采用CTX间断静脉冲击联合激素治疗(CTX组,n=31).二组怠者均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后口服泼尼松,MMF剂量1.0g或1.5g/d,疗程均≥6个月;CTX剂量为12~20mg/kg,每月静滴1次,6个月后改为每3月1次,疗程≥12个月,通过观察患者尿蛋白量、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胆固醇(Tch)的变化,比较二组缓解率、副作用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①疗效:完全缓解率MMF组(54.8%)高于CTX组(35.5%)(P<0.05),总缓解率MMF组(90.3%)显著高于CTX组(67.7%)(P<0.01).MMF组较CTX组尿蛋白明显下降及血浆白蛋白回升,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副作用:MMF组(9.7%)的副作用率显著低于CTX组(54.8%)(P<0.01).③复发:MMF组(9.7%)复炭率显著低于CTX组(41.9%)(P<0.01).结论 与CTX静脉冲击治疗相比较,MMF联合激素治疗IRNS缓解率高,能更有效降低蛋白尿,副作用发生率和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IRNS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康;徐崇松;沈彦波;李少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急性脑梗死是急诊常见疾病,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对其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往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多采用尿激酶,但尿激酶溶栓必须在发病后6h以内进行,而相当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超过这一时间窗,失去应用尿激酶溶栓的机会.我院急诊科2006年10月-2007年5月,对这部分患者采用纤溶酶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国人寿命的延长,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饮食结构的不平衡,生活节奏紧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以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为特点.
作者:段淑梅;杨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氢氧噻嗪的降压疗效.方法 11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服用氢氯噻嗪12.5mg,2次/d,每月发放一次药物并测量血压.现察1年,比较服药12用及1年的降压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观察结束时资料完整的观察对象为115例,治疗后12用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值分别为(6.12±16.17)mmHg、(2.92±10.33)mmHg,(3.97±10.68)mmHg.治疗1年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值分别为(10.56±17.38)mmHg、(8.45±11.16)mm-Hg、(9.27±10.78)mmHg.1年时血压下降值高于12周时血压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的降压达标率为20.6%,治疗1年时降压达标率为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结束时未发现有症状的低钾血症,但血尿酸值明显增加,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可有效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时电解质、糖、脂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彭永权;周锡平;李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婴幼儿肺炎是危害小儿生命的首位疾病,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我院儿科2006年11月-2007年7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黄芪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心力衰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郑道海;张社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1997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202例.其中重症胰腺炎20例,现就重症胰腺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等相关问题加以分析,旨在加深对重症胰腺炎及并发症的认识.
作者:邵作立;董艳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其他所有心律失常总和的2倍,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65岁以上老人房颤检出率5%[1].
作者:陈凤娇;张雨;王向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根管治疗是目前公认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效的治疗方法,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发牙髓病、根尖周病的重要原因,单纯根管预备不能达到彻底去除感染根管的目的,根管消毒是根管治疗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外根管消毒首选氢氧化钙,国内根管消毒药物主要为酚醛类.我们从2004年1月起,对氢氧化钙糊剂、甲醛甲酚用于根管消毒的疗效进行比较.
作者:徐济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