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病与血脂关系临床分析

万继峰;徐云燕;郝丽梅;任歆;刘长春;付国庆

关键词:脑梗死, 脑出血, 血脂
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以极大地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血脂水平异常与脑血管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为了探讨脑血管病与血脂关系,我们收集了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9例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感染285例临床分析

    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准确率和诊断水平,掌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对我院2006年1-12月住院患者进行监控,对发生医院感染的285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宏宪;亢峰;李喜梅;赵樱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轻度中毒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37岁,为吉林某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短一车间配液工,于1994年12月-2006年4月从事该工种工作,接触有害物质为二硫化碳.该患者于2006年4月11日16:00在该车间值班时,闻到异味气体,当晚并无异常反应,第二天上午11:30患者上班1h后自觉头胀、心慌、气短、乏力、恶心,呕吐白色泡沫样物2次,无抽搐及意识丧失,即送往本厂职工医院,静滴脑复康、能量合剂、黄芪等药物,于4月16日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四肢抽搐,意识尚清,无大小便失禁,对症处置后症状好转.

    作者:齐艳英;李光浩;李花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吡格列酮对初发糖尿病患者IL-2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初发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在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后水平的改变,观察吡格列酮对促炎细胞因子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初次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INS组,n=32)和胰岛素联合吡格列嗣组(INS+PIO组,n=32),在12周时随访,采血检测空腹血糖、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C-肽、HbA1C以评价胰岛功能变化.结果 IL-2水平与C-肽和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血糖水平的变化与IL-2水平的变化无明显相关;随访至12用;二种治疗方案IL-2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但联合组IL-2较治疗前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后,二组T2DM患者FBG、2hPG及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联合组的降低更显著(P<0.05);二组FCP及FINS较治疗前提高(P<0.01),联舍组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 吡格列酮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IL-2的表达来延缓或阻止免疫细胞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

    作者:王海澜;杨涛;贺丽;黄望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海捷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海捷亚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是新一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其主要成分为氯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losar-tan)为非肽类高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ngⅡ)阻滞剂,完全阻断由AT1受体介导的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血管的作用,氢氯噻嗪有利尿作用.

    作者:高学彬;战玉芳;李林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乌体林斯联合顺铂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入乌体林斯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经病理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60例,经胸腔引流术排尽胸腔积液后.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胸内注入顺铂50mg/m2及乌体林斯17.2μg;对照组仅用顺铂50mg/m2,1用后复查X线胸片,多重复3次.术后观察二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发热较对照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体林斯与顺铂联合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有效低毒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广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B超诊断子宫穿孔并大网膜嵌顿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23岁.2006年4月12在外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时,术中吸出淡黄色脂肪组织,同时,患者腹痛剧烈难忍,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立即停止手术,急诊来我院.来我院后立即行B超检查,超声所见,子宫前位,大小9.2cm×6.8cm×6.5cm,于子宫右侧宫底处肌肉变薄,浆膜层不连续,中断处约1.8cm,宫腔内见5.3cm×2.8cm x 2.4cm团块状回声,形状不规则,回声不均,宫底及周边见无回声区,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子宫后方见1.3cm×2.5cm无回声区(见图1).

    作者:刘凤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医保管理

    医保工作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以沟通协调为主的工作,也是集医保政策、医疗、药品知识、护理、核算、病案管理、计算机管理为一体的新型管理工作.自医保工作兴起以来,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则成立独立的医疗保险机构.

    作者:张梅梅;杨益民;牛健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香烟烟雾吸入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凋亡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与不同时程的香烟烟雾吸入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细胞凋亡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参考Chow方法建立大鼠吸烟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A组:长期大量吸烟组;B组:长期小量吸烟组;C组:短期吸烟组;D组:戒烟组;E组:脑缺血对照组;F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参照Zea longa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时大鼠脑梗死体积和凋亡细胞数的改变.结果 ①各吸烟组脑梗死灶体积均大于缺血对照组(P<0.05),脑梗死体积随吸烟的量和时程的增加而增加.戒烟组脑梗死灶体积与缺血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组大鼠脑组织未见凋亡细胞.其他各组大鼠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均出现凋亡细胞,以海马区出现为著,各吸烟组大鼠的凋亡细胞数与缺血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戒烟组脑凋亡细胞与缺血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可使局灶性脑缺血大置脑梗死体积增加,加重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神经细胞的凋亡,且与吸烟量和时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张蕊;王广增;刘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法医人类学在1例碎尸案中的应用

    法医人类学是法医在尸检中经常应用的知识,尤其是在白骨化、碎尸案、高度腐败、无名尸体的检验中更能显现出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一起碎尸案的检验,说明法医人类学在碎尸案检验中的重要作用及体会.

    作者:张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浸浴疗效的研究和护理

    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点,治愈的关键在于创面的处理.本文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浸浴疗法的可行性及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杜秀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脊柱后路再手术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防治

    骨科脊柱手术时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2.11%~9.37%[1-4],脊柱后路二次以上手术时,国外文献报道嘲硬脊膜损伤率高达17.4%.

    作者:李玉伟;严晓云;曹东辉;王玉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合理应用剖宫产术指征28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数量逐渐上升.剖宫产虽可减少阴道手术所致的要儿损伤和死亡,但其并发症和后遗症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有必要慎重考虑剖宫产的指征.以便正确掌握,达到既有利于婴儿又有利于孕产妇安全的目的.现回顾我院286例剖宫产的指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作者:李欢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发病率占常见恶性肿瘤1/3.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乳腺癌甚至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乳腺癌一直是肿瘤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手术作为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闫丰;赵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6-二磷酸果糖、黄芪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肺炎是危害小儿生命的首位疾病,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我院儿科2006年11月-2007年7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黄芪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肺炎心力衰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郑道海;张社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深部真菌感染流行病学及治疗新进展

    随着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及导管技术的活跃开展,艾滋病和糖尿病的致病率不断上升,免疫受损患者不断增多.

    作者:王铭超;张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应用耳甲腔成形术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是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主要的手术方法.术中清除中耳病灶,防止颅内外并发症,以获得干耳.但术后不干耳常有发生,分析其原因,术中彻底处理术腔固为重要;

    作者:朱瑞先;孙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及易患因素的初步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日益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以中老年妇女为突出.我科对西安市24~86岁妇女482例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通过对年龄、身高、体重、绝经时限、症状、职业与原发性骨质疏松(POP)患病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探讨POP的易患因素.报告如下.

    作者:丘红;曾玉红;闫富梅;刘峰;张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侧脑室置管外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灌洗治疗脑出血脑室铸型16例分析

    脑出血脑室铸型导致急性脑脊液循环障碍,恶性颅内压增高,病情危重,病残、病死率高.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经颅侧脑室外引流注射尿激酶溶解加腰穿脑脊液灌洗治疗脑出血脑室铸型1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军;唐雄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癫(癎)的药物治疗原则及其进展

    癫(癎)[1]是由于脑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引起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大脑功能失调.

    作者:王红梅;崔凯歌;李欣;罗德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T血管造影及CT灌注成像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应用CT血管造影(CTA)及CT灌注成像(CTPI)技术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进行检查,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CCCI患者39例,正常对照35例,均在相同技术参数下完成CTA及CTPI检查,对二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在慢性CCCI患者中颅内段前循环狭窄常见.应用CTPI可对部分严重血管狭窄CCCI患者进行诊断,发现梗死前病灶,筛选高危患者.结论 部分CCCI患者在无卒中发作时.也存在明显的局部脑低灌注区,且与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运用CTP1可早期发现异常低灌注.TTP是为敏感的指标.为早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高轩;陈荔枝;李永秋;刘海霞;吴秀玲;马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