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淀粉样沉积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孙续国;刘金平

关键词:淀粉样沉积, 病理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1853年德国科学家Virchow等在尸体解剖组织标本中,经病理染色发现无定形结构成分沉积于细胞间质,外观形态学淀粉样沉积组织失去弹性、颜色变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

    肺部感染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更易并发肺部感染.2006年6月我们通过对30例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预防方法的实施,使肺部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史瑞丽;杜颖;屈美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P)是指几次短暂的心肌缺血再灌注能保护长时间冠脉阻塞所致的心肌损害,是很强的心肌内源性保护机制.

    作者:蔡文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下腹部手术史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26例观察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曾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证[1],随着腹腔镜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以及人们对微创认识与要求的提高,很多以往认为是禁忌证的疾病,现在逐渐被列入相对禁忌证或适应证[2].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共做妇科腹腔镜手术250例,其中有下腹部手术史者26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慕玉霞;王聪霞;张平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致脓毒性休克死亡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55岁,因左腰部胀痛3个月,肉眼血尿1次于2004年11月入院.曾于2002年5月因糖尿病住院治疗2周,出院后自行口服降糖药物至今.

    作者:张德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处理好医疗纠纷是加强医院管理的重要举措

    医院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也难免存在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医疗单位的医疗纠纷从总体上看呈上升趋势.

    作者:张洁;薛春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期刊论文作者自校方法与技巧

    医学期刊组织作者自校其论文出版校样.是大多数医学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1].因此,作者一定要按照医学期刊的要求进行认真校对,发现、补充和修正在编辑、排版、校对中出现的疏漏和差错.

    作者:陶映雪;栾奕;姚玉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紫外线灭活新城疫病毒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比较新城疫病毒(NDV)和紫外线灭活的新城疫病毒(NDV-UV)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方法 用NDV和NDV-UV作用于喉癌细胞株Hep-2细胞,用MTT法测定病毒的杀瘤活性并测定培养上清液病毒的血凝效价.结果 NDV和NDV-UV对Hep-2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且随着病毒与肿瘤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二者杀瘤率逐渐增强,病毒与细胞作用48h后,NDV对Hep-2细胞的杀伤作用较NDV-UV组强,NDV组可测出血凝效价,且随着病毒与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NDV组血凝效价逐渐升高,而NDV-UV组血凝效价始终未测出.结论 NDV和NDV-UV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NDV能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杀伤肿瘤细胞,而NDV-UV不能在肿瘤细胞内复制亦能杀伤肿瘤细胞,提示NDV的杀瘤作用并不完全依赖于病毒的复制,NDV-UV可作为安全有效的生物调节剂用于肿瘤的生物治疗.

    作者:张萍;张再兴;付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桡动脉远侧穿支筋膜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21例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手部创伤的发生率升高,其伤情复杂,常使骨、关节、肌腱裸露,创口长期不能愈合,易并发感染及组织坏死,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是临床经常面临的问题.

    作者:赵惠春;张春华;李久威;张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164例老年患者血浆BNP水平,分析影响血浆BNP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 高血压病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为(45.16±59.22)pg/ml,高于非高血压病组(28.89 4±26.70)pg/m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并发相关疾病组血浆BNP水平(49.04±72.42)pg/ml,高于高血压非并发相关疾病组(46.25±37.04)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SBP水平、年龄可能是影响血浆脑钠素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升高;高血压、SBP水平、年龄可能是影响血浆脑钠素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苏金明;商克勇;公艳玲;王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心端大动脉壁脱落后被血流冲向远侧,停留在直径小于栓子的动脉内造成血管闭塞,导致远端肢体或内脏器官的急性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

    作者:李成学;田国栋;李东旺;张彩霞;王波涛;李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锁骨折22例保守或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锁骨折基本是由于车祸、挤压等外伤直接暴力所致.我院2000年3月-2006年12月共收治锁骨折22例,分别采用保守及手术方法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化疗结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结合放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28例,奥沙利铂(L-OHP) 130mg/m2,静滴2h,d1;亚叶酸钙(CF)100mg/m2静滴1h,d1~5;氟尿嘧啶(5-Fu)500mg/m2静滴4h,d1~5,21d为1周期.对照组36例,亚叶酸钙(CF)100mg/m2静滴1h,d1~5;氟尿嘧啶(5-Fu)500mg/m2静滴4h,d1~5,共化疗4周期.均同步放疗,全盆腔照射,总量50~60Gy/20~30F/5~6周.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PR)4例,部分缓解(CR)14例,总有效率64.3%,1年生存率为71.4%,对照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PR)2例,部分缓解(CR)10例,总有效率33.3%,1年生存率为58.3%.主要毒副作用如消化道反应,放射性直肠炎,骨髓抑制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轻.而神经毒性观察组比对照组稍重.结论 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结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大肠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

    作者:花勤亮;崔艳慧;梁海军;刘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科常见急症,长期慢性肺结核患者,因肺大疱或气肿组织出现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其次结核病灶处于活动期时,位于肺边缘的病灶穿透胸膜而形成气胸.

    作者:张玲雪;康艳梅;罗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指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分出的2对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报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干病变,现将我院1999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23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常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肠原性紫绀1例

    含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是一类少见的食物中毒,是因进食较多含有硝酸盐的蔬菜和苦井水、笼锅水、食用腌咸肉或烧煮卤味时加亚硝酸盐过多(硝肉)而引起,肠功能紊乱,胃酸减少时,肠内硝酸盐还原菌(包括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属)可使大量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更促进中毒的发生.亚硝酸盐还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引起血压降低,甚至休克[1].

    作者:贺卫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适度饮酒与消化系统疾病

    饮酒与60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明显相关[1-3].一般来说,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患病的危险也增加L4].大量饮酒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众所周知,但是人们对适量饮酒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知道很少.

    作者:张艳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影响中晚期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生活质量是介于临床医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喉癌的治疗涉及到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心理功能的恢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淑红;周俊花;冯永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镜检白细胞分类和仪器三分群严重误差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77岁,因纳差20余天,皮肤黄染,发热、意识丧失,于2006年8月10日入院,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史.体温38.6℃,CT检查诊断为肝癌.

    作者:张建敏;陈兆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导致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2004年4月-2006年2月共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手术3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玲;万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跟骨折的治疗进展

    跟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2%,占跗骨折的60%,致残率高达30%.近年来,随着对跟骨损伤机制、分型的研究及内固定器材的研发,跟骨折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