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腹部肿瘤患者术中血液保护

陈学军

关键词:肿瘤, 胸腹部, 术中, 血液保护
摘要:胸腹部肿瘤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较多,术中需输血.但输血有感染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可能,2005年2月-2006年9月我们采取静注止血药(止血环酸、抑肽酶)、全麻辅以连续硬膜外(简称连硬)阻滞控制性降压、血液稀释等方法,均收到预期的血液保护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缺血淤血损伤模型的实验性研究

    脊髓缺血淤血损伤机制是许多脊髓病变共有的发病机制,脊髓缺血缺氧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1].缺血性脊髓病是多种损伤疾患的后遗症,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脊髓血管畸形的患者在脊髓静脉高压的作用下,导致脊髓缺血淤血改变,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因此研究脊髓缺血淤血致截瘫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牟凤群;陈通;薛承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六味除痹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笔者在长期临床中观察发现,自拟六味除痹汤加味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能大大减少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用量,从而减轻了该类药物对胃肠道及肝肾的毒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诊断与治疗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工程事故逐渐增多,胸腹部创伤亦成倍增长,其中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是胸、腹部创伤中一种严重的合并损伤,发生率占胸腹创伤的2.3%~6.7%[1].1990-2005 年我们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48例,治愈43例,死亡5例,治愈率89.6%,术前漏、误诊14例,漏、误率29.2%.

    作者:杨宁伟;张玉德;丁仓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神经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肘管综合征是由尺神经在肘管内的卡压、摩擦、牵拉所致,单纯肘管切开减压不能去除因肘关节屈曲对尺神经的牵拉、摩擦,术后容易复发,目前比较一致的治疗方法是尺神经松解同时将其前置.我院1998-2005年应用尺神经松解前置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2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527株念珠菌的感染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心血管手术和各种介入操作技术的深入开展,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而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又导致了耐药菌株的产生,因此了解真菌对各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以及正确合理地选用抗真菌药物,已经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临床检出的527株念珠菌,及其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赵桂萍;张之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BacT/ALERT 3D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系统的应用分析

    败血症、菌血症是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能否快速、准确地从血中检出病原菌,是能否治愈和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病原菌检出时间是众多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和自动化生产商不懈追求的目标.现对我院BacT/ALERT 3D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郭民;孟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24例临床分析

    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鼻内镜技术的普及,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masin-usitis,FRS)病例报告逐年增多,确诊率和疗效均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科自1998年6月-2004年1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FRS 24例,报告如下.

    作者:董雅萌;金光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房间隔瘤的超声心动图表现(附3例报告)

    房间隔瘤是房间隔的一部分呈瘤样扩张,菲薄的房间隔可突入左房,亦可突入右房,严重时可引起房室瓣口部分梗阻.2006年3月-2007年2月我院发现3例房间隔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脑电双频指数和潮气末二氧化碳用于评价脊麻辅用咪哒唑仑的安全性

    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脊麻,麻醉期间通常静脉辅助镇静剂如咪哒唑仑等,由此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产生抑制,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所以麻醉期间加强监护非常必要.

    作者:尹立军;张守林;高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21例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出血性疾患,多见于儿童,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冬春季节高发.其发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进而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

    作者:洪玫;霍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研究进展

    肌腱损伤是手外科常见的损伤之一,而肌腱缺损在肌腱损伤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对于临床肌腱缺损的患者,我们一般首选的治疗方案是自体肌腱移植.当肌腱缺损范围大,为多根时,自体肌腱移植材料受限,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给修复重建肌腱带来一定的困难.

    作者:史占雷;高顺红;刘德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恶性心包间皮瘤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3岁,因胸闷、胸痛、咳嗽20余天于2006年7月31日入院.在外院曾诊断为冠心病,疗效不佳.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性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脏未扪及,双下肢轻度浮肿.

    作者:矫艳;郑建伟;吴海军;晋炳申;刘国栋;李征;姜文斌;于文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糖尿病性人工晶体前膜形成2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器官的糖代谢紊乱疾病.糖尿病性白内障已成为糖尿病并发症中仅次于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眼病,严重危害患者视力.有二种,一种实际上是并发老年性皮质型白内障,只不过发病较早较快和较易成熟而已.

    作者:李艳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非甾体抗炎药(nonse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的药物,上消化道出血是NSAID胃肠道损害的常见并发症.我们对2001年2月-2006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分析和随访,总结NSAID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昌道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微创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10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1年1月-2007年5月共采用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71例,其中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1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崔明军;张小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改良Milch术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继发下尺桡关节脱位

    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发生于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 cm范围内,多为闭合性骨折.少数桡骨远端骨折因治疗不当并发桡骨短缩畸形或桡骨骨不连导致继发性下尺桡关节脱位,严重影响前臂和腕关节的功能恢复.2000-2005年,我们采用改良Milch术,治疗32例此类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边澎涛;边靖;张明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33例临床分析

    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与转移,对提高乳腺癌疗效有重要意义.局部复发是指手术区域内的软组织、皮片和区域淋巴结的复发.肿瘤转移一般认为是一个或多个肿瘤细胞在离开原发病灶一定距离以外定居生长为转移.为了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预防其发生,我们对33例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玉敏;王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脑外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折愈合是创伤愈合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过程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实践发现,骨折患者若同时伴有脑外伤,其骨折愈合过程明显加快,甚至在未见骨折的某些关节周围出现异位骨化现象[1-3].

    作者:刘志奎;张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脑垂体后叶素联合善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疗效观察

    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科收治各种类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3例,分别给予脑垂体后叶素或善宁及二者联合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胸腹部肿瘤患者术中血液保护

    胸腹部肿瘤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较多,术中需输血.但输血有感染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可能,2005年2月-2006年9月我们采取静注止血药(止血环酸、抑肽酶)、全麻辅以连续硬膜外(简称连硬)阻滞控制性降压、血液稀释等方法,均收到预期的血液保护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