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艳;郑建伟;吴海军;晋炳申;刘国栋;李征;姜文斌;于文舟
外伤性脑梗死(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是颅脑外伤致脑深部结构基底节区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以单侧躯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本病多见于轻度颅脑外伤患儿,随着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应用,其诊断率明显提高.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TCI 40例,现结合文献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军;张铁铮;夏凯;辛振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8岁,以左眼被家犬咬伤后18h伴视物不清入院.2006年8月3日上午即进院前18h与自家所养家犬玩耍时不慎左眼被咬伤,当时只发现该眼上眼睑皮肤轻微划伤,在当地卫生所进行局部消毒、简单处理后未引起重视.
作者:江庆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脏性猝死等急性冠脉事件,在ACS发病过程中血小板活化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晓利;李臻;李绍彩;张晓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3岁,因胸闷、胸痛、咳嗽20余天于2006年7月31日入院.在外院曾诊断为冠心病,疗效不佳.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性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脏未扪及,双下肢轻度浮肿.
作者:矫艳;郑建伟;吴海军;晋炳申;刘国栋;李征;姜文斌;于文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乳癖病见于《中藏经》,其病因《外科正宗》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垂坠作痛或不疼,皮色不变,其核随情绪喜、怒而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肝郁聚结所成.
作者:郑敏;赵瑞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输血和有创伤性的治疗及检查均可能成为病毒性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及梅毒(RPR)等的常见传播途径,医院内因输血引起病毒感染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作者:王改合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工程事故逐渐增多,胸腹部创伤亦成倍增长,其中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是胸、腹部创伤中一种严重的合并损伤,发生率占胸腹创伤的2.3%~6.7%[1].1990-2005 年我们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48例,治愈43例,死亡5例,治愈率89.6%,术前漏、误诊14例,漏、误率29.2%.
作者:杨宁伟;张玉德;丁仓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病毒感染占5%~15%.在非细菌性肺炎中,病毒性肺炎占25%~50%,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原有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药物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患者,以及艾滋病发病人数的增多,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多,而严重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流行使得病毒性肺炎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不同角度加深对病毒性肺炎的认识是很重要的.
作者:史晶;付爱双;喻昌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胆道探查取石术中常有部分结石嵌顿于胆管下段,为器械取石带来一定困难,如取石方法不当,易致结石残留和下段胆管的损伤,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我科近5年采取器械取石与手法取石相结合的方法,既杜绝了结石残留,又避免了胆管损伤,现介绍如下.
作者:贾卫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出血性疾患,多见于儿童,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冬春季节高发.其发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进而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
作者:洪玫;霍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的出现被认为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里程碑.
作者:韩晓峰;刘作军;王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鼻内镜技术的普及,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 rhmasin-usitis,FRS)病例报告逐年增多,确诊率和疗效均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科自1998年6月-2004年1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FRS 24例,报告如下.
作者:董雅萌;金光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与转移,对提高乳腺癌疗效有重要意义.局部复发是指手术区域内的软组织、皮片和区域淋巴结的复发.肿瘤转移一般认为是一个或多个肿瘤细胞在离开原发病灶一定距离以外定居生长为转移.为了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预防其发生,我们对33例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玉敏;王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脑膜癌病又称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少见类型,是恶性肿瘤细胞广泛转移浸润脑膜、蛛网膜下腔的一类疾病.脑膜癌病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近年来随着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普及,脑膜癌病的诊断准确率大幅度提高,本文总结了我院1991-2006年神经内科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18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报告如下.
作者:张冬森;张凤茹;李永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是高能量暴力所造成的较严重损伤,骨折不稳定,类型复杂,合并伤较多,骨折不易复位固定,易导致骨折畸形愈合,易波及关节面,尤其对膝关节功能影响很大,是难治疗的骨折之一,保守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多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我院2001年4月-2006年6月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19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并早期用下肢膝关节功能锻炼仪(CPM)行功能锻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钧;杨大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对52例经CT扫描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进行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抽吸和尿激酶引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就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连友;冯宝伶;张克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肌细胞促进因子(Myocyte enhancer factor,MEF)2C磷酸化(激活)的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sham组)和实验组(脑缺血预处理组).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组MEF2C磷酸化水平.结果 全脑缺血预处理(3min)48h后再次严重缺血6min,复灌6h、1d、3d、5d海马CA1区MEF2C激活均高于对照组,3d达到高峰.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预处理后的1d磷酸化的MEF2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结论 海马CA1区MEF2C磷酸化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脑缺血耐受保护机制的形成.
作者:马文东;王瑞敏;张丽娟;杨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术前CT可对脑出血进行明确定位、定性诊断,但术中操作仍难免存在一定偏差,有时术中需反复穿刺及牵拉脑组织多方寻找血肿,副损伤较多,并可出现血肿残留及再出血等情况,如果术中应用B超检查,即可术中精确定位,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
作者:张小章;侯凤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非甾体抗炎药(nonse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的药物,上消化道出血是NSAID胃肠道损害的常见并发症.我们对2001年2月-2006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了分析和随访,总结NSAID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昌道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2001年1月-2007年5月共采用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71例,其中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1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崔明军;张小章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