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钧
输血和有创伤性的治疗及检查均可能成为病毒性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及梅毒(RPR)等的常见传播途径,医院内因输血引起病毒感染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作者:王改合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50例,二组均开放上肢手背静脉.K组先用1%氯胺酮0.1mg/k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静注;接着用丙泊酚1.0mg/kg,静注.P组单纯用丙泊酚2.0mg/kg,静注.二组均在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后开始手术.遇肢体活动时,追加丙泊酚每次0.5mg/kg.观察二组患者的SBP、DBP、HR的变化,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给药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K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效果较理想.
作者:马翔;蔡杰衡;高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33岁.主因慢性肾小球肾炎终末期肾衰于2004年10月15日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当时查血常规Hb 50~60g/L,常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3 000U,每周2次,皮下注射.
作者:于明忠;刘建军;赵会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肌细胞促进因子(Myocyte enhancer factor,MEF)2C磷酸化(激活)的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sham组)和实验组(脑缺血预处理组).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组MEF2C磷酸化水平.结果 全脑缺血预处理(3min)48h后再次严重缺血6min,复灌6h、1d、3d、5d海马CA1区MEF2C激活均高于对照组,3d达到高峰.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预处理后的1d磷酸化的MEF2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结论 海马CA1区MEF2C磷酸化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脑缺血耐受保护机制的形成.
作者:马文东;王瑞敏;张丽娟;杨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于1983年首次从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分离出的一种螺旋杆菌[1].
作者:曹树辉;丁焕然;马立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重症.典型的AMI诊断一般元困难,而不典型的AMI则可能导致误诊而贻误抢救时机.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6例不典型AMI的诊疗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罗晓菡;段新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为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应用泮托拉唑(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敏胜德;周成武;拜锦星;刘长栋;李小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科收治各种类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3例,分别给予脑垂体后叶素或善宁及二者联合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990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溃疡108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发生于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 cm范围内,多为闭合性骨折.少数桡骨远端骨折因治疗不当并发桡骨短缩畸形或桡骨骨不连导致继发性下尺桡关节脱位,严重影响前臂和腕关节的功能恢复.2000-2005年,我们采用改良Milch术,治疗32例此类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边澎涛;边靖;张明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外伤性脑梗死(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是颅脑外伤致脑深部结构基底节区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以单侧躯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综合征,临床较为少见.本病多见于轻度颅脑外伤患儿,随着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应用,其诊断率明显提高.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TCI 40例,现结合文献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军;张铁铮;夏凯;辛振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对52例经CT扫描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进行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抽吸和尿激酶引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就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连友;冯宝伶;张克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脏性猝死等急性冠脉事件,在ACS发病过程中血小板活化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晓利;李臻;李绍彩;张晓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LC临床资料,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02例;非结石性胆囊炎7例,其中合并胆囊腺瘤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例.结果 LC手术成功率92.7%(101/109),中转开腹手术8例,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老年人常合并其他脏器疾病,LC围手术期危险性增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处理合并症,术中放宽中转开腹指征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史枢龙;谭庆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甲醛是非食品防腐剂,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为了打击不法商贩在销售的水发产品中加入甲醛来延长产品保存期的违法行为,掌握产品中甲醛的含量,我们利用酚试剂比色法的原理对水发产品中的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为监督员的调查取证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
作者:王军鹏;陈素玲;曹丽玲;王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德国籍男性,53岁,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本次发病因来华出差劳累后,近十天出现上腹部不适,伴疼痛并放射至双侧上臂麻木持续3h以上,休息后不能缓解,出冷汗,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2007年3月10日急诊入院.
作者:王维蔚;张代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心血管手术和各种介入操作技术的深入开展,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而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又导致了耐药菌株的产生,因此了解真菌对各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以及正确合理地选用抗真菌药物,已经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临床检出的527株念珠菌,及其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赵桂萍;张之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种植机在自体磨牙移植中的应用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磨牙、前磨牙缺失18例及磨牙残根残冠行微创拔除32例,应用法国Satelec种植工具完成移植窝制备,拔除自体第三磨牙并植入移植窝,同期植入自体骨,光固化固定4周,同期进行移植牙根管冶疔.结果 3例术后1个月移植牙松动被拔除,37例(92.5%)术后随访1~7 年,移植牙稳固,咀嚼功能正常,X线示移植牙与牙槽骨紧密贴合,牙根无吸收,2例出现牙根骨化.结论 应用种植机实施自体牙移植时牙槽窝再造具有去骨精确、骨损伤小、成功率高的优点,临床效果肯定.
作者:高学舸;李云霞;曹宁;李敬东;李培光;龚连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是高能量暴力所造成的较严重损伤,骨折不稳定,类型复杂,合并伤较多,骨折不易复位固定,易导致骨折畸形愈合,易波及关节面,尤其对膝关节功能影响很大,是难治疗的骨折之一,保守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多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我院2001年4月-2006年6月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19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并早期用下肢膝关节功能锻炼仪(CPM)行功能锻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钧;杨大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颅骨板障型脑膜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20例板障型脑膜瘤,从影像学表现、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9例发生于颅盖骨,1例发生于前颅窝底;颅盖骨中额骨10例(50%),顶骨4例(20%),颞骨3例(15%),枕骨2例(10%).术前确诊6例;误诊9例(误诊为骨瘤6例;膏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5例以颅骨肿瘤性质待定为术前诊断.结论 板障型脑膜瘤发病率低,在临床诊断中容易误诊.分析该病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影像学和临床表眄现,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乔建民;陈玉莉;周欣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