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印林
尘肺与结核是各自独立的二种疾病,但二者关系非常密切.尘肺合并结核后患者体内的矽尘与结核菌协同作用引起复杂的组织反应,致使其病理改变,X线征象和临床改变既不同于单纯尘肺,也不同于肺结核,这种二个病变复合共存的特殊类型疾病,临床上把它单列为尘肺结核.不论先患尘肺后并发结核,还是原先肺部已有结核病灶(活动结核),而后确诊为尘肺,统称为尘肺结核.
作者:邓小娟;袁聚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颅骨板障型脑膜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20例板障型脑膜瘤,从影像学表现、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9例发生于颅盖骨,1例发生于前颅窝底;颅盖骨中额骨10例(50%),顶骨4例(20%),颞骨3例(15%),枕骨2例(10%).术前确诊6例;误诊9例(误诊为骨瘤6例;膏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5例以颅骨肿瘤性质待定为术前诊断.结论 板障型脑膜瘤发病率低,在临床诊断中容易误诊.分析该病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影像学和临床表眄现,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乔建民;陈玉莉;周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具有传染输血相关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等)的危险,随着人们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加,严重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
作者:兰庆华;汪群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工程事故逐渐增多,胸腹部创伤亦成倍增长,其中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是胸、腹部创伤中一种严重的合并损伤,发生率占胸腹创伤的2.3%~6.7%[1].1990-2005 年我们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48例,治愈43例,死亡5例,治愈率89.6%,术前漏、误诊14例,漏、误率29.2%.
作者:杨宁伟;张玉德;丁仓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老年性髌股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膝前疼痛给行走带来不便.我院2000年1-12月,利用滑膜切除,软骨下骨钻孔+玻璃酸钠液关节腔注射治疗老年性髌股关节炎25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海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输血和有创伤性的治疗及检查均可能成为病毒性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及梅毒(RPR)等的常见传播途径,医院内因输血引起病毒感染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作者:王改合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是高能量暴力所造成的较严重损伤,骨折不稳定,类型复杂,合并伤较多,骨折不易复位固定,易导致骨折畸形愈合,易波及关节面,尤其对膝关节功能影响很大,是难治疗的骨折之一,保守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多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我院2001年4月-2006年6月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19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并早期用下肢膝关节功能锻炼仪(CPM)行功能锻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钧;杨大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以往放射及手术治疗是二种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许德清;张玉荣;蔡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降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伤后72h内首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伤后<24h内入院36例,伤后24~72 h入院24例,进行持续CPP和同步生理监护,以患者入院时的CPP值分为A组(CPP≥70mmHg)和B组(CPP<70mmHg),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给予早期临床干预.结果 伤后24h内入院的监护组中,B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BP)为(62.42±7.01)mmHg、血液PaO2(60.08±5.99)mmHg,明显低于A组的MABP(95.12±9.16)mmHg和PaO2(91.66±7.30)mmHg,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72 h入院的监护组中,B组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为(30.40±5.77)mmHg,较A组(19.22±2.80)mmHg明显增高(P<0.05).结论 CPP降低在伤后24h患者与低MABP和低氧血症有关,而伤后24~72 h与ICP增高有关;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CPP监护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宏宇;赵明光;陈游力;魏学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科收治各种类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3例,分别给予脑垂体后叶素或善宁及二者联合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的出现被认为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里程碑.
作者:韩晓峰;刘作军;王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德国籍男性,53岁,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本次发病因来华出差劳累后,近十天出现上腹部不适,伴疼痛并放射至双侧上臂麻木持续3h以上,休息后不能缓解,出冷汗,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2007年3月10日急诊入院.
作者:王维蔚;张代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出血性疾患,多见于儿童,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冬春季节高发.其发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进而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
作者:洪玫;霍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8岁,以左眼被家犬咬伤后18h伴视物不清入院.2006年8月3日上午即进院前18h与自家所养家犬玩耍时不慎左眼被咬伤,当时只发现该眼上眼睑皮肤轻微划伤,在当地卫生所进行局部消毒、简单处理后未引起重视.
作者:江庆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骨折愈合是创伤愈合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过程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实践发现,骨折患者若同时伴有脑外伤,其骨折愈合过程明显加快,甚至在未见骨折的某些关节周围出现异位骨化现象[1-3].
作者:刘志奎;张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外伤或其他原因可造成脊髓或马尾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导致截瘫(paraplegia),很多人因此生活不能自理,并产生多种并发症,给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医学手段治疗脊髓损伤,一系列的生理不适势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作者:王菊惠;王国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胆道探查取石术中常有部分结石嵌顿于胆管下段,为器械取石带来一定困难,如取石方法不当,易致结石残留和下段胆管的损伤,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我科近5年采取器械取石与手法取石相结合的方法,既杜绝了结石残留,又避免了胆管损伤,现介绍如下.
作者:贾卫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我院2003年5月-2007年1月对40例腺性膀胱炎实行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预防复发,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连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肌细胞促进因子(Myocyte enhancer factor,MEF)2C磷酸化(激活)的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sham组)和实验组(脑缺血预处理组).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组MEF2C磷酸化水平.结果 全脑缺血预处理(3min)48h后再次严重缺血6min,复灌6h、1d、3d、5d海马CA1区MEF2C激活均高于对照组,3d达到高峰.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预处理后的1d磷酸化的MEF2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结论 海马CA1区MEF2C磷酸化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脑缺血耐受保护机制的形成.
作者:马文东;王瑞敏;张丽娟;杨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胸腹部肿瘤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较多,术中需输血.但输血有感染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可能,2005年2月-2006年9月我们采取静注止血药(止血环酸、抑肽酶)、全麻辅以连续硬膜外(简称连硬)阻滞控制性降压、血液稀释等方法,均收到预期的血液保护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