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熙明;袁龙
目的 对完善我国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给出适当建议.方法 结合现行相关标准内容和国内外研究结果,分析探讨眼晶状体剂量限值改变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的影响.结果 对于介入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监测应作为常规监测内容,应配给相应的防护设备,并对辐射防护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培训.结论 我国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的防护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薛茹;陈尔东;鞠金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石家庄市区不同楼层、不同建筑材料、不同建筑年代等办公场所室内氡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估算所致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方法 采用固体核径迹法测量累积剂量.结果 石家庄市办公场所室内氡浓度平均值为(32.12±13.74) Bq·m-3,高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房.所致工作人员平均有效剂量为0.58mSv/a.结论 石家庄市办公场所室内氡所致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属正常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建筑材料及通风设施是影响办公场所氡浓度的主要因素,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有效通风可以降低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减低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作者:周开建;张京战;董俊善;赵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伽玛刀辐射场的测量,了解伽玛刀照射野尺寸的偏差和焦平面的半影.方法 采用胶片法测量旋转式伽玛刀和静态式伽玛刀共4台伽玛刀的辐射场.结果 所测量的4台伽玛刀照射野尺寸与标称值大偏差1.3 mm;焦平面上照射野半影宽度4号准直器半影大偏差3.9 mm,8号准直器半影大偏差5.2 mm,14号准直器半影大偏差9.0 mm,16号准直器半影大偏差9.9mm,18号准直器半影大偏差10.9 mm,22号准直器半影大偏差13.0 mm.结论 测量的伽玛刀照射野尺寸的偏差和焦平面的半影指标均小于国家标准,可以满足使用.
作者:刘立明;郭朝晖;程金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DWI序列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侵犯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有无浸润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3例术前经磁共振DWI序列诊断的Ⅰ期及Ⅱ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将DWI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分析DWI序列中ADC值与组织学分级间有无统计差异.结果 磁共振DWI诊断子宫内膜癌仅侵犯肌层的患者39例,病理诊断34例;磁共振DWI诊断侵犯子宫肌层和宫颈的患者14例,病理诊断13例.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之间ADC值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DWI序列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侵犯肌层、宫颈的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石丽莉;余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为加强放射防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方法 对抽取的上海市奉贤区20家医疗机构进行放射防护现状调查,并采用即时测量法对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进行X射线剂量率检测.结果 本次抽检的20家医疗机构均开展介入放射学诊疗和常规X射线影像诊断,各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监督抽检结果整体情况较好.共抽检35间机房计1318个检测点,其中合格点数1311个,合格率99.5%.结论 抽检的20家医疗机构放射防护情况较好,但部分X射线诊断机房的防护设施老化造成X射线剂量率超标,需对放射诊疗机房定期开展检测和屏蔽设施维护.
作者:王仲良;陈涛;陈杰;陈春晖;朱国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诊断冠心病缺血心肌的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 1年4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核素灌注显像确诊为可逆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26例(观察组)及正常人15例(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诊断,根据静息、负荷灌注心肌图像的变化来评价两组病例的心肌灌注缺损性质,测量心肌密度,对比分析两组的测量结果.结果 对照组于静息及负荷下所对应的扫描期点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于静息及负荷下所对应的扫描期点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有显著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除了在平扫、静息延迟30s期点扫描的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期点的心肌密度测量值对比均有显著性(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排螺旋CT心肌灌注诊断能有效地鉴别可逆性心肌灌注异常,与核素灌注显像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为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心肌循环血流信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郑波;张新毅;阴祖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合理应用医用X射线检查,降低群体受照剂量.方法 了解当前群体健康检查中胸部X射线检查应用及受检者防护现状.结果 过度使用医用X射线的情况普遍存在,从医生及患者的不同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论 正确合理应用X射线,趋利避害,获取大的社会效益.
作者:杨在利;郑国忠;贾斌;杨虎;赵鹏;韩东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对核与辐射事故卫生应急现场处置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通过总结和评估国内几次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演练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技术报告书,对现场处置技术要点和流程进行研究.结果 目前我国缺乏在核与辐射卫生应急现场处置方面的相关技术标准,分析给出了核与辐射卫生应急现场处置技术流程,并提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方面.结论 通过对核与辐射事故现场卫生应急处置技术的讨论,规范我国核与辐射卫生应急队伍工作能力.建议我国修制定核与辐射应急处置相关技术标准,以规范和提高我国核与辐射卫生应急能力.
作者:付熙明;袁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合成N-(5-硝基吲唑-3-甲酰)苯丙氨酸钠并考察其对Hela细胞和小鼠移植瘤模型的乏氧增敏作用.方法 缩合剂法合成N-(5-硝基吲唑-3-甲酰)苯丙氨酸钠,通过乏氧细胞模型和乏氧小鼠移植瘤模型评价其乏氧增敏活性.结果 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对结构进行了确证.细胞和移植瘤模型表明其具有一定的乏氧增敏活性.结论 N-(5-硝基吲唑-3-甲酰)苯丙氨酸钠具有良好的乏氧增敏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作者:王浩;周晓靓;周则卫;宋娜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我国放射卫生标准及相关标准化工作的新进展.方法 对放射卫生标准现状及第七届标委会成立以来的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从放射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放射卫生标准现状、放射卫生标准化工作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 进一步做好放射卫生标准化工作,实现放射卫生标准工作程序化和规范化建设,适应卫生标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作者:陈尔东;鞠金欣;薛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结果 9例患者,其中颞叶8例,额叶1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变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周围无明显水肿,未见明显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结论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具有一定的MRI表现特点,结合临床有助于病变的术前诊断.
作者:郑立广;张海峰;张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射线辐照对IRM-2、ICR、615、C57BL/6J四种小鼠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137Csγ射线对四种小鼠进行4.0Gy照射后,分别对四种小鼠的外周血分类、骨髓有核细胞及脏器指数进行测定,并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功能.结果 IRM-2小鼠白细胞总数、骨髓有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吞噬率均高于615、ICR、C57 BL/6J小鼠,IRM-2小鼠与615、ICR、C57BL/6J小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种小鼠的白细胞分类基本一致.照射后第4周,IRM-2小鼠的WBC、BMNC数量与ICR、615、C57BL/6J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RM-2小鼠免疫及造血功能较强,是较好的应用于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作者:张丽娟;路璐;王月英;李德冠;张俊伶;孟爱民;马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对某选煤厂密度计放射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为做好辐射防护管理和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使用便携式γ剂量率仪对密度计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当源闸开启管道内无物料时,距密度计源容器表面10 cm和100 c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范围分别为4.19~21.1 μSv/h和0.30 μSv/h ~ 3.47 μSv/h,距探测器表面5 cm处和100 c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范围分别为11.8μSv/h~465 μSv/h和0.53 μSv/h ~ 54.5 μSv/h.结论 当源闸开启管道内无物料时,部分密度计工作场所周围的剂量率水平较高,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应在不生产时及时关闭源闸,或远离密度计工作场所,以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梁婧;练德幸;朱卫国;张奇;侯长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辐射致癌的危害进行货币化估价是辐射防护优化及辐射损害赔偿等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方法 本工作根据近年来我国实际的癌症患者医疗费用,人口特征以及癌症自然死亡率情况分别计算了食道、胃、结肠、肝、肺、乳腺、卵巢、膀胱、骨、皮肤、白血病、甲状腺及其他器官共13种癌症的辐射致癌危害代价.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人群的辐射致癌总危害代价约在5.67×105元/人Sv左右.结论 现阶段我国对辐射致癌效应每单位集体剂量指定的危害代价应约在60万元左右.该值的估算可为辐射相关实践的正当性判断和防护优化奠定基础,同时为从行政和法律上处理个人因受照而造成的健康损害赔偿以及对受照个人的健康效应的病因判断等方面提供有用的参考.
作者:王薇;段娓桢;吴建华;骆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气态131I的产生与控制是建立气载放射性碘测量标准的技术关键之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由碘盐溶液生成气态单质碘,通过调节放射性碘盐活度的方式可控制气态放射性碘的产量.以Fe2(SO4)3为氧化剂,在设定的反应条件下,平均产率可达到78.7%±8.7%(95%置信区间),且较为稳定.
作者:赵超;唐方东;何林峰;陆小军;卓维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为放射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文登区所有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进行在岗中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 工作人员与辐射效应有关的异常检出率为8.7%,按放射工龄、性别、医院级别分组,检出率差别无显著意义 结论 低剂量辐射的危害亦应重视.
作者:姜学杰;段建华;初英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CT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研发以来,以其优质的密度分辨率以及越发简便快捷的操作特性,正在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检查中.CT是以X射线为成像基础,X射线的电离效应会使水分子产生羟自由基,羟自由基作用于DNA,会引起DNA链的断裂和碱基的破坏.虽然大部分电离辐射造成的损伤可以由细胞内的系统快速修复,但是DNA双链的断裂不易修复,偶然情况下,错误的修复可以引起点突变、染色体异位和基因融合,从而诱导肿瘤的发生[1],所以在应用CT检查时,应考虑电离效应造成的人体辐射伤害.本文为了方便广大医务人员了解低剂量CT的研究进展,对降低CT辐射剂量的几种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肖世骞;耿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为核危机的早期对策提供建议,保证早期对策计划合理,实施有序进行.方法 根据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资料,结合近几年来对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早期对策的研究和分析.结果 阐明了核危机早期对策的特点,分析了早期对策的决策和实施过程.结论 早期对策在核危机的场外应急中应受到高度重视,撤离、隐蔽和碘预防的对策实施要保持理性和冷静的态度.
作者:李炜;孙军;杨云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衡阳市本地主体建材(红砖、沙子、鹅卵石)中放射性核素40K、226 Ra、232Th的含量水平.方法 采集衡阳市本地主体建材,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样品制作,并利用BH 1936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测量分析放射性核素含量,与国家标准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进行比较.结果 红砖样品中40K含量平均值为747.02Bq/kg、226Ra含量平均值为80.27 Bq/kg、232Th含量平均值为66.39 Bq/kg;鹅卵石样品中40K含量平均值为163.05Bq/kg、226 Ra含量平均值为19.17 Bq/kg、232 Th含量平均值为18.62 Bq/kg;沙子样品中40K含量平均值为491.9 Bq/kg、226Ra含量平均值为30.17 Bq/kg、232Th含量平均值为23.61 Bq/kg.结论 样品中226 Ra、232Th、40K的含量较低,内外照射系数与全国范围内建材放射性内外照射系数基本一致,样品都达到了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规定的A类建材的标准.
作者:罗志平;赵越;肖拥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我市医疗机构放射卫生防护情况,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方法 对42家医疗机构96台X射线机的防护情况,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职业健康检查率、职业健康建档率、个人剂量监测率、个人剂量建档率等进行调查;并对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卫生防护知识知晓率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医疗机构调查情况显示市级放射防护设施合格率在88% ~ 93%;县级合格率在61% ~80%;乡级合格率在37%~ 62%.放射工作人员调查情况显示市级合格率在85% ~ 98%;县级合格率在62%~87%;乡级合格率在30% ~ 54%.结论 市级医疗机构基本良好,部分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设备及防护设施不符合要求;基层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低,职业健康和个人剂量建档率低,放射防护知识不足,对受检者无防护意识.
作者:胡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