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LA基因与尘肺及结核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李浩庭;袁聚祥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 尘肺, 结核, 基因易感性
摘要:尘肺与肺结核是各自独立的二种疾病,但二者关系非常密切,尘肺易并发结核,早在19世纪20~30年代已作定论.尘肺并发结核后不仅尘肺很快进展,而且结核病也容易恶化,影响预后,是造成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目前有1/4的尘肺患者死于肺结核.由于尘肺并发结核后患者体内的矽尘与结核菌协同作用引起的组织反应非常复杂,其病理改变,X线征象和临床诊治既不同于单纯尘肺,也不同于单纯肺结核,这种二个病变复合共存的特殊类型疾病,临床上把它单列为尘肺结核.不论先患尘肺或并发结核或原先肺部已有结核病灶(活动结核),而后确诊为尘肺,统称为尘肺结核[1].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风湿药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0例临床观察

    1998年6月-2005年12月,我们应用抗风湿药酒(本院自制,主要成分为雷公藤、鸡血藤、白芍、淫羊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0例,并以柳氮磺吡啶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伟;闫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蒙脱石散防治红霉素致胃肠道反应55例临床观察

    1999年1月-2001年6月我们对应用红霉素的患儿在静滴红霉素的同时口服蒙脱石散,以减轻胃肠道的副作用,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氨溴索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病,根据我国20世纪70年代全国6千多万人的普查,5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15%以上.2004年11月-2005年3月我们对42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了氨溴索(沐舒坦)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佟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右侧卵巢妊娠并破裂出血及左侧输卵管妊娠1例

    1病历报告患者27岁,于2005年11月20日因下腹疼痛伴阴道流血6h入院.患者婚后2年不孕,月经规律[(4~5)/30].末次月经时间为2005年10月10日.入院前6h患者无任何诱因出现下腹剧痛,难以忍受,以右侧为著,伴恶心呕吐,口干,乏力,无发热,疼痛开始局限于下腹,随后逐渐波及全腹,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明显少于月经量.患者因婚后时常在劳累后出现下腹部隐痛、坠胀、腰骶部酸痛等不适,在当地医院按慢性盆腔炎治疗.

    作者:唐萍;周恩昌;王其美;李秀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和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临床上常见的二种心脏病.近20余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HCM的临床检出率明显提高,同时发现部分患者并发CAD.由于二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有相似之处,常造成漏诊和误诊.现收集我院诊断为HCM患者的相关资料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于梅;兰凤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报废血浆制备标准抗血清和室内质控物在血站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献血模式由计划无偿完全转变为自愿无偿,街头无偿献血已成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为满足和方便街头献血者的需要,采血模式也从以前初检合格后采血转变为快速初筛(包括ABO血型正定型、HBsAg金标法检测)合格后采血,致使血液报废情况比例呈上升趋势.我们对扬州市中心血站2004年1-12月44 132例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部分报废血浆进行标准抗血清及室内质控物自制并在实际中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铭华;范恩勇;孙海英;王春;李正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86例分析

    MP(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引起胸膜炎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关节、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的损害.目前有关MP感染致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对重症MP感染伴肺外并发症86例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张先明;张峰;车献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阿托伐汀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指标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缺血、缺氧致心室重构和神经系统的激活渐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Af),Af患者存在有血小板激活及内皮损伤[1],二者互为因果而使病情恶化.有研究[2-4]认为,阿托伐汀显著减轻过氧化损伤和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我们就阿托伐汀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改善作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秀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介入性胆道引流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0例疗效观察

    2001年5月-2004年10月,我们对3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胆道介入手术,20例放置内外引流管2周后对患者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小琳;曾宪强;柴志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临床研究

    有研究表明,应激心理创伤等社会心理因素可促使糖尿病发生,糖尿病本身也可导致或加重抑郁症状,且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又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糖调节[1],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归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并强调心理应激在其发病中的重要作用[2].15%~20%糖尿病患者伴发重度抑郁[3],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损害,使患者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降低,血糖控制不良[4],并增加了血管并发症的危险[5].本研究对5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性情感障碍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行措施.

    作者:吴卫平;孙秉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HLA基因与尘肺及结核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尘肺与肺结核是各自独立的二种疾病,但二者关系非常密切,尘肺易并发结核,早在19世纪20~30年代已作定论.尘肺并发结核后不仅尘肺很快进展,而且结核病也容易恶化,影响预后,是造成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目前有1/4的尘肺患者死于肺结核.由于尘肺并发结核后患者体内的矽尘与结核菌协同作用引起的组织反应非常复杂,其病理改变,X线征象和临床诊治既不同于单纯尘肺,也不同于单纯肺结核,这种二个病变复合共存的特殊类型疾病,临床上把它单列为尘肺结核.不论先患尘肺或并发结核或原先肺部已有结核病灶(活动结核),而后确诊为尘肺,统称为尘肺结核[1].

    作者:李浩庭;袁聚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肺和胸膜阿米巴病误诊1例及文献复习

    阿米巴病(Amebiasis)是由于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组织引起.原发病变多在结肠粘膜.阿米巴原虫也可通过血流引起肝、肺、脑等脏器继发脓肿.肺和胸膜阿米巴病较为少见,常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误诊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作者:王瑞光;王红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肺心病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肺心病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均评价监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稀释后静滴;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各组前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全血高切粘度、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

    作者:利旭辉;刘惠芬;高运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宫颈肌瘤56例手术治疗分析

    宫颈肌瘤是生长在子宫颈部位的肌瘤,较宫体肌瘤少见.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从而造成诊断、处理上的困难.我院1998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宫颈肌瘤56例,现对其手术治疗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许德清;田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C型利钠肽在慢性肺心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心环节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而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的过程中,肺小动脉收缩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有效阻断这二个环节是防治肺动脉高压的关键.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是近期发现的第三个利钠肽家族成员之一[1],具有较强的扩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我们在慢性肺心病各期中检测了血浆CNP、舒血管活性肽(ADM)水平,探讨了二者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留新;马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足部反射法辅助治疗胆石症伴胆道感染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已婚,公交车司机.2004年7月因患胆道结石伴感染,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工作、生活如常.2005年10月21日上午患者自觉上腹部不适,但仍能坚持工作,中午起畏寒、嗳气、恶心、食后胀满、上腹疼痛,经县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胆道结石伴发胆道感染,给予抗菌消炎治疗.

    作者:娄荣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术后镇痛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的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探讨镇痛对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按ASA 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和镇痛泵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术中1h、术后24,72,120h静脉取血;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NSE.结果术前二组患者血清hs-CRP和NSE无差异(P>0.05),术后二组hs-CRP明显升高,且镇痛泵组术后24h和72h hs-CRP低于对照组,120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1h二组NSE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术后二组NSE略高于麻醉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二组NSE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镇痛泵镇痛可减轻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对患者神经元细胞未造成明显损伤,术后应激反应在120h后可能延缓释放.

    作者:邹吉敏;袁宝军;丁焕然;李超;王冬梅;张会芬;王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重症胰腺炎27例临床治疗分析

    1998年8月-2005年8月,我院共收治重症胰腺炎(SAP)27例,通过手术、非手术及个体化治疗,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仅就有限的病例提出自己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裴明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致晕厥多因素分析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对患者的危害不在于血压本身,而在于低血压造成的晕厥、跌倒、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等,使患者生命受到威胁.我院2002年4月-2006年4月收治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住院患者16例,现就其发病的临床特点和患病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陆英;林杉;王新同;袁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3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相关死亡因素分析(附66例报告)

    3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往往病期晚,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很差[1].我院1990-1999年的10年间收治该年龄段患者73例,其中66例术后随访资料完整,死亡28例.本文对其死亡因素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和临床指标的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牛凤玲;蔡海峰;孙志国;张景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