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莲瑛;张伟;虞莉青;陈晞;金玺;冷锋强;袁燕洁;吴庆红
运动障碍疾病又称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由锥体外系功能及结构障碍所致.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疾病源于基底节功能紊乱,症状分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和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两大类,前者以运动贫乏为特征,后者表现为异常不自主运动.由于运动障碍疾病大多病因不清,现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孙申田教授为黑龙江省针灸学科创始人之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善用头针为主治疗运动障碍疾病,屡起沉疴,兹撷取验案四则,以飨同仁.
作者:王玉琳;孙忠人;张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研究针刺刺激量“量”的概念及其组成因素,对针刺刺激量定量化研究的可行性提出设想.通过既往对针刺刺激量概念的探讨,提出针刺刺激量的准确定义,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刺刺激量的三大组成要素分别为力的做功,热能的交换和电能的传递.并对针刺刺激量的定量化研究提出展望.
作者:王东岩;李姝;王斌;邢继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调神解郁针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郁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调神解郁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疗效及起效、显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起效、显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调神解郁针法与药物治疗郁证疗效相当,但起效、显效时间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夏青;赵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笔者采用腹针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8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寅燕;吴洲红;潘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输刺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输刺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差值及治疗后CASCS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刺颈夹脊穴是一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钧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周氏梅花派针法是针灸家周树东先生依据自己的所学及临床所得演绎而出的一种综合性的针刺手法,相对于现在常用的针刺手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针刺上的一定优势,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周氏梅花派针法鲜为人知,为了更好地发扬特色针刺方法与继承针灸前辈的心血结晶,故将该针法做一简述并试与现今常规针法做一类比,以达到开阔眼界、激励后进、增加针刺学派特色理论的目的.
作者:董念文;张贵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2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4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耳穴贴压是一种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闫国霞;王燕;李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麦粒灸井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偏瘫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麦粒灸井穴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评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次、20次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治疗20次后手功能简化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20次后手功能简化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 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粒灸井穴是一种治疗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作者:蔡玉梅;郑继范;王灿;王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儿童多动症,即轻微脑损伤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好发于儿童时期的心理行为异常,其发病特点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的能力差,14岁以下儿童的发生率为5%~10%[1].笔者自2007年3月至2012年8月采用针刺配合枕骨全息推拿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32例,并与药物治疗32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东山;凌恩;吕计宝;洪小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节律性的不自主抽搐.笔者自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针刺配合高电位及TDP治疗面肌痉挛25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55例面肌痉挛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均符合《实用神经病学》中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16例,女139例;年龄小17岁,大66岁;病程短2星期,长2年;以眼睑肌痉挛为主86例,以颧面肌痉挛为主55例,以口轮匝肌为主73例,全面肌痉挛41例.
作者:陆波;彭春霞;杨兆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治疗老年骨折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老年骨折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为3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是一种治疗便秘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萍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患肢淋巴水肿为乳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对患者生命无影响,但对患者日常生活、心理甚至自信心造成明显影响.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34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4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均为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柳州市中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均为女性.年龄小31岁,大68岁,平均(54±2)岁;其中单纯手术者10例,术后放化疗者18例,术后放疗者6例;轻度肿胀17例,中度10例,重度7例.
作者:王志光;邢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奇穴三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4例.A组采用奇穴三针治疗,B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C组采用奇穴三针配合灸法治疗.比较3组治疗1、2、3次后病程≤24 h的患者与病程>24 h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C组治疗1、2、3次后临床疗效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病程≤24 h的患者治疗1、2、3次后临床疗效与同组病程>24 h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奇穴三针是一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兼症量化积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兼症积分及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兼症积分及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推拿是一种治疗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旻;周岳松;何伟力;张航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慢性炎性痛时对炎症局部炎性介质和外周阿片肽的双重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痛模型,电针选用患侧足三里和昆仑穴,并与传统非甾体抗炎药消炎痛进行比较,观察热缩腿阈(thermal 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变化,检测足跖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白介素-1β(IL-1β)和beta-内啡肽(beta-END).结果 电针和消炎痛均可提高慢性炎性痛大鼠痛阈;电针不能显著降低炎症局部组织PGE2、IL-1p水平,但能显著升高炎症局部组织beta-END水平(P<0.05);消炎痛能显著降低PGE2和IL-1β水平(均P<0.01),但对beta-END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与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相比,电针治疗慢性炎性痛具有促外周beta-END释放的作用.
作者:何晓芬;方剑乔;蒋永亮;黄垒;裘晟晨;沈亚芳;尹小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头穴丛刺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检查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MMSE和MoCA评分及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MMSE和MoCA评分及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穴丛刺可以有效的改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孙远征;孙颖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针剌配合推拿治疗痰阻心脉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痰阻心脉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对照组为6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推拿是一种治疗痰阻心脉型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石向东;吴耀持;赵捷;吕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尿失禁在中风患者中极为常见,笔者采用直接灸关元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患者34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4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均为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64岁;平均病程为68.5 d.
作者:岳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薰药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薰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ekmann (H-B)分级量表和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定表(TFGS)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TFG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B分级量表与TFG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患者所用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薰药是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曹莲瑛;张伟;虞莉青;陈晞;金玺;冷锋强;袁燕洁;吴庆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解郁安神针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解郁安神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2星期、4星期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星期、4星期后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郁安神针法是一种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时国臣;李晓艳;董勤建;刘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