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荣;孙静涛;李文会;李光民;朱会玲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改变的心肌病.近年发现,有些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随年龄增长,逐渐呈扩张型心肌病的症状与体征,称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扩张型心肌病相[1].本文对我院2002年2月-2004年1月应用卡维地洛治疗12例晚期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在肥厚型心肌病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宫荣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YL-1型穿刺针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3%(P<0.01),观察组病死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37.5%,二组总有效率及病死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YL-1型穿刺针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陈东成;龙信聪;肖广新;张柏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科2002年12月-2004年5月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6例,直接从主操作孔取出胆囊103例,主操作孔创口感染1例,感染率为0.97%.报告如下.
作者:陶洪臣;姚泽明;黄承忠;王启为;罗文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是治疗烧伤的重要环节.外用药硝酸银(AgNO3)软膏,AgNO3含量为1%,动物实验表明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且能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将AgNO3软膏应用于临床治疗浅度烧伤、烧伤后残余小创面及刃厚供皮创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亚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2003年2月-2004年7月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PK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世江;王跃菠;李高辉;苏石斌;李家平;赵雪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1年9月-2003年9月,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心安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20例,并与常规西药组作对照观察,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敏勇;史红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评价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75例肝脏疾病患者的AFP和200例健康成人血清肿瘤标志物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AFP(541.3±580.6)U/ml比肝硬化组(9.53±11.09)U/ml明显升高(P<0.01),而肝硬化组比健康人组低度升高.AFP佳工作点诊断肝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和88.3%.结论时间分辨荧光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超敏感特性,增强AFP对肝癌的特异性、敏感性,有助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骆燕;田耀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中一项主要的检查手段,尤其对肺癌的确认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共做纤支镜检查1 328例,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后确诊肺癌322例.现将其临床资料与纤支镜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温志华;张扬立;张扣兴;周风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跟骨折(波及距下关节)主要有舌形骨折和关节压缩骨折.跟骨前、中、后三个关节面以后关节面易压缩,非手术治疗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常遗有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跟骨内翻,距下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紊乱等后遗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足功能,终导致骨关节炎.1996-2003年我们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压缩骨折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毅;邹天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发病趋向年轻化.据统计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我们收集本院2001年3月-2002年4月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0例(计62侧乳腺)乳腺癌,对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尽可能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作者:李素荣;孙静涛;李文会;李光民;朱会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们对63例喘息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辨证分型,急则治标,控制感染;缓则治本,固护根本.标本兼顾,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裴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全身多器官与组织的功能损害,肝脏损害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我们总结1995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AOPP 455例,其中,并发不同程度的肝损害95例(不包括急诊室抢救死亡,未能查肝功者)占21%.对95例肝损害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转归.
作者:李兆爱;曹如英;付春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前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发病人数,均达世界首位.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远远滞后,特别是加入WTO后,这种状况不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到我国的竞争力,甚至可能影响我国的经济管理体系运行.
作者:史秀娟;陈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脑脊液漏是颅脑损伤较严重的并发症,在颅脑损伤及颅脑手术患者中均比较常见,发生率为2%~9%,易引起颅内感染.我院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方法简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宪义;曹燕;刘峰;田兆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膝关节病的发病率的日渐增高.我们曾经报道了一组老年性膝关节病-腘肌损伤综合征[1],但其发病率有多少?是老年的膝关节病并发症状还是一个独立疾病?针对这些问题,我院1994年7月-2002年7月对老年膝关节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续力民;康树林;孙振军;项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内.如血肿以脑室为主,而量又较大,极易形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常可使病情迅速恶化,往往在发病时或发病后12~24h内出现昏迷或脑干受压征象,有较高的病死率.目前,单纯药物治疗至今尚无突破性进展,外科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又因手术时机难以掌握,技术条件要求高,高龄患者难以接受等难以推广.此时行双侧脑室体外引流术较为适合,我们治疗4例双侧脑室体外持续引流病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涌;卫保林;张福利;郭宝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创伤性膈疝是胸腹部创伤时的严重并发症.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其他并发伤所掩盖,导致早期诊断困难,使救治质量不高,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甚至死亡.本文回顾我院1991年1月-2002年12月45例急性创伤性膈疝救治资料,分析造成误诊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作者:田永京;银瑞;何海生;林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983-2002年我们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1 031例,术后发生恶性肿瘤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化明;高成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50岁,因全身红斑5个月伴头痛、头晕4个月于2003年12月5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开始每遇寒冷刺激则出现全身红斑,伴瘙痒,常持续数小时,4个月前曾就诊西京医院皮肤科,诊断荨麻疹,经对症治疗,元明显改善,并出现头痛、头晕,CT示:右颞区可见片状混杂密度影,其内可见高密度影,脑白质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提示存在占位性病变.MR检查示:右颞顶叶大片状长T1、混杂长T2异常信号,占位效应明显,累及胼胝体,考虑为胶质瘤.入院查体除相关神经症状外尚可见全身鲜红色风团,大小不一.初步诊断:右颞叶胶质瘤.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右颞叶内灰白色肿瘤组织,约4cm×5cm×7cm大小,分块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见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密集,血管增生,部分血管破裂出血,可见核分裂像,可见栅状坏死.诊断为星形胶质细胞瘤(WHOⅢ~Ⅳ级).手术后患者荨麻诊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未再出现荨麻疹.
作者:许刚柱;费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26岁.因手足皮肤起红色斑疹半年余,于2003年4月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手足皮肤开始起红色斑片,无自觉症状,随时间推移皮损渐扩大,遂来我科就诊.体检: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既往健康.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家族中无类似疾病,父母非近亲婚配.皮肤利检查:双侧手足皮肤可见角化过度的红色斑片(见图1A,B).根据病史、症状及皮损特征,诊断为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给子口服维生素A,局部外擦尿素软膏治疗.
作者:石家宴;叶发忠;张雨华;肖海珍;吴海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