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探讨及对策(附314例报告)

展爱华;朱庆珍;朱祥芝

关键词:剖宫产, 手术指征
摘要:随着围生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手术技术和方式的改进,抗生素、输血支持,麻醉及监测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本文着重对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进行探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

    头外伤后脑梗死临床少见,我院1989年1月-2004年8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志强;吕俊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POEMS综合征2例

    1 病例报告例1,女,34岁,农民,因双下肢无力2年,腰痛、恶心2个月于2001年2月13日入院.1999年1月出现双下肢无力,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静滴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治疗10d,症状好转出院.2个月前患者出现腰痛、恶心、纳差,双下肢皮肤自入院前1个月逐渐变黑.入院时查体:双下肢皮肤晦暗,左上输尿管压痛点压痛,肝肋下2cm,剑突下3cm,脾未触及,双下肢远端肌力2级,双下肢痛觉过敏,双下肢肌肉萎缩,病理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51×109/L,血沉:34mm/h,尿本周蛋白(+),脑脊液:蛋白定性(+),骨髓穿刺:浆细胞浸润占6%,肾功能:尿素氮23.28mmol/L,肌酐279.00μmol/L.腹部B超:肝肿大.X线胸片、血生化、血糖、心电图无异常.入院后诊断为POEMS征,应用地塞米松15mg/d,1周后改用泼尼松60mg,1次/d口服,1个月后轻微好转自动出院.

    作者:朱国栋;闫磊;庄皎;赵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YL-1型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观察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1].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治疗方法,但仍有3%~37%的复发率[2],且可出现气颅、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低颅压等并发症.我院2000年4月-2003年4月应用YL-1型粉碎穿刺针治疗硬膜下血肿25例,与同期采用骨瓣开颅及小切口钻孔引流所治疗的25例相比,具有创伤微小,手术用时少,无并发症,患者无痛苦,住院费用低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宏光;张锋;刘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面神经解剖第一鳃裂瘘切除术

    1999年12月-2004年10月,我院采用面神经解剖第一鳃裂瘘切除术治疗复杂的第一鳃裂瘘,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春霞;王济生;潘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心肌肌钙蛋白Ⅰ、抗心肌抗体与小儿心肌损伤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抗心肌抗体(AHA)与小儿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对30例心肌炎(MC)患儿及18例正常儿童进行血清cTn-Ⅰ、AHA、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结果①MC组血清cTn-Ⅰ、AHA、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70.0%、36.7%、26.7%,均较对照组高(P<0.01),cTn-Ⅰ与CK-M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MC发病痛程≤1个月cTn-Ⅰ阳性率较其他时期明显增高(P<0.05),而AHA阳性率较其他时期明显下降(P<0.01);③治疗10d cTn-Ⅰ下降≥50%者及20d cTn-Ⅰ转阴者,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等改善明显优于cTn-Ⅰ下降及转阴缓慢者(P<0.05).结论①血清cTh-Ⅰ的检测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尤其适用于早期及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②血清AHA的检测是心肌损伤的后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指标.

    作者:王慧;王立金;余新超;侯有华;杨杰;张修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脂类代谢异常与结直肠腺瘤发生及其恶变关系研究

    血脂代谢异常与很多疾病有关,近来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和血脂异常与腺瘤的发生、发展和恶变有一定关系.结直肠腺瘤作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已被认可,腺瘤-癌序贯学说已被广泛接受,文献报道[1]在一些腺瘤发病率较高的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率也较高,及时发现腺瘤并加以摘除可使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降低85%.1996-2002年我们对103例结直肠腺瘤患者进行血脂测定,旨在进一步探讨脂质异常与腺瘤发生及其恶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智;蔡涛;曾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0例

    我院1996年10月-2004年11月采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致白细胞减少症50例分析

    硫脲类药物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主要药物,白/粒细胞减少是治疗中常出现的毒性反应之一.我们收集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甲亢使用硫脲类素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华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甲状腺癌15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发甲状腺癌(甲癌)的病例报告较少见.自1966年Olen和Klink[1]的报道明确支持甲亢并不能排斥甲癌以来,一些学者相继对此进行了研究,迄今仍存在多方面的争议和分歧.我院1973-2003年经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亢并发甲癌15例.现结合文献做一临床分析.

    作者:于志刚;王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杂性胆囊切除术26例分析

    胆囊切除术为当今治疗胆囊结石症的主要手段.由于胆道解剖复杂,常伴有各种畸形,操作时术野模糊,加上施术者技术操作不当,各种手术并发症时有发生.现对我院1997-2004年符合复杂性胆囊切除条件(资料与方法中的3种类型)的患者进行分析,旨在从中找出经验和对策,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戴功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肘关节疾病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材料的改进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工关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髋关节、膝关节等全身大关节严重疾患的治疗,但因人工肘关节研制和应用在国内起步较晚,临床应用尚不多见.2001-2003年我院采用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肘关节疾病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强;肖风顺;曹元银;王大明;王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硫糖铝混悬液与山莨菪碱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液与山莨菪碱注射剂混合后鼻饲或口服,防治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149例分为三组.A组56例鼻饲或口服硫糖铝混悬液与山莨菪碱混合剂;B组51例静脉使用雷尼替丁.C组42例为对照组,无任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措施.比较三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1.79%与B组(13.73%)比较P<0.05,与对照组C(30.95%)比较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和病死率同步下降.结论硫糖铝混悬液与山莨菪碱注射剂混合后鼻饲或口服对防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良;卿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探讨及对策(附314例报告)

    随着围生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手术技术和方式的改进,抗生素、输血支持,麻醉及监测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本文着重对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展爱华;朱庆珍;朱祥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94例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2004年7月收治的重复异位妊娠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降低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首次异位妊娠的处理尤为重要.结论在药物保守性治疗中,应注意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如保守性手术,以输卵管造口术发生重复异位妊娠几率低.提倡微创手术,术后予消炎和输卵管通液术,以减少盆腔炎的发生,从而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罗绮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雌二醇及睾酮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stradiol E2)、睾酮(testosterone T)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110例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2、T的水平.分析其与病程、病情、梗死部位及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①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E2值下降,T值升高,E2/T值下降,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E2、T及E2/T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期中、重型组血清E2、T值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③急性期单发梗死组与多发梗死组比较,皮质组、皮质下组、混合组比较,梗死范围≥2cm×2cm×2cm组与梗死范围<2cm×2cm×2cm组比较,血清E2、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性激素(E2、T)改变,而随着疾病的恢复趋于正常.且这种改变不受梗死部位、梗死范围及多发或单发梗死的影响,而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郝礼森;臧贺川;刘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动态监测60例

    北京降压0号(Compoud Hypotensive tablets)是由多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我们用24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观察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庆忠;耿丽君;王淑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磁共振成像对胰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指导作用

    由于胰腺位置深,周围淋巴回流丰富且缺乏胰周包膜,胰腺癌早期症状常不典型,且易于胰周侵犯及转移,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值得我们重视.随着脂肪抑制、动态增强、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RCP)技术的成熟,MRI诊断胰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了极大提高,较CT、B超等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现将41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德昌;马梦华;孙泽民;王海平;才艳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治方法的改进

    近年来我科对恒牙()初期患者一侧后牙反()的矫治方法加以改进,并施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马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阑尾切除术后二次手术20例原因分析

    我院1995年-2004年8月,进行阑尾切除术605例,共有20例进行了二次手术,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冉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早期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rthy,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而死亡.DN在早期是可逆的,若能在早期明确诊断进行干预治疗,除去不利因素,患者则有可能恢复.多年以来早期DN明确诊断有赖于肾活检,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后遗症,而DN早期患者自觉症状很少,甚至缺如,此法很难被接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实现DN的早发现、早治疗,寻找其早期标志物,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此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董向让;金仲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