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强;肖风顺;曹元银;王大明;王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髓核经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常伴有髓核和纤维环的变性.是临床腰腿疼痛的常见病因[1].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此病的诊断提供了简单、无创的检查手段.本文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诊断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周洁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尘肺病是因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淮南煤矿是我国五大煤炭企业之一,建矿以来,煤矿粉尘对作业职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尘肺病是我公司发病人数多、危害严重的职业危害.为探讨淮南矿区尘肺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尘肺病的发生,制订防尘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对淮南矿区1954-2001年间确诊的尘肺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王朝龙;张桂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山莨菪碱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主要用于胃肠道痉挛及胆绞痛等.目前国内学者根据其解除微血管痉挛的作用,将此药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重度脾肿大等治疗.我院1998年6月-2004年12月使用山莨菪碱联合血浆置换(TPE)治疗急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2例,经与同期单用TPE者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荣;柴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1].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治疗方法,但仍有3%~37%的复发率[2],且可出现气颅、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低颅压等并发症.我院2000年4月-2003年4月应用YL-1型粉碎穿刺针治疗硬膜下血肿25例,与同期采用骨瓣开颅及小切口钻孔引流所治疗的25例相比,具有创伤微小,手术用时少,无并发症,患者无痛苦,住院费用低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宏光;张锋;刘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stradiol E2)、睾酮(testosterone T)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110例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2、T的水平.分析其与病程、病情、梗死部位及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①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E2值下降,T值升高,E2/T值下降,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E2、T及E2/T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期中、重型组血清E2、T值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③急性期单发梗死组与多发梗死组比较,皮质组、皮质下组、混合组比较,梗死范围≥2cm×2cm×2cm组与梗死范围<2cm×2cm×2cm组比较,血清E2、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性激素(E2、T)改变,而随着疾病的恢复趋于正常.且这种改变不受梗死部位、梗死范围及多发或单发梗死的影响,而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郝礼森;臧贺川;刘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血脂代谢异常与很多疾病有关,近来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和血脂异常与腺瘤的发生、发展和恶变有一定关系.结直肠腺瘤作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已被认可,腺瘤-癌序贯学说已被广泛接受,文献报道[1]在一些腺瘤发病率较高的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率也较高,及时发现腺瘤并加以摘除可使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降低85%.1996-2002年我们对103例结直肠腺瘤患者进行血脂测定,旨在进一步探讨脂质异常与腺瘤发生及其恶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智;蔡涛;曾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1岁,1991年经京煤集团尘肺诊断组定为煤工尘肺Ⅱ期并发结核.2003年11月1日主诉头痛,由枕后向前额蔓延,阵发性加重,夜间更甚,时有恶心,无喷射性呕吐,咳嗽轻.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2/82.5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强直,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腹(-),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活动自如,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存在.巴氏征未引出.
作者:郑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脾胃虚寒型慢性肠炎属中医学慢性泄泻范畴,典型症状是反复发作的便稀腹泻及脘腹隐痛,以夏秋季多见,好发于青壮年.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经久不愈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治疗应以运脾化湿为原则[1].我院2001年4月-2003年4月对38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肠炎患者,采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和香砂养胃丸联合口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花;逄丽华;綦淑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脑出血患者的增多及CT等影像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通过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抽吸和/或引流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脑出血的治疗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我科1998-2004年7月应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27例,对其中64例病情较危重、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相近的病例进行二种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芳;王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的超声乳化术提高人工晶体植入疗效.方法对1~2级核采用弹性乳化术,对3级以上核采用拦截劈核法进行核乳化.结果本组术后1周随访时术眼视力≥0.5者占71.33%.其术眼视力≥1.0者42.33%.术后散光为(1.75±0.75)D;术后3个月随访时,术眼视力≥0.5者90.33%,其中术眼视力≥1.0者64.33%.术后散光为(1.00±0.50)D.结论超声乳化术操作合理,并发症少,疗效明显提高.其特点是:切口小,愈合快,无须缝线缝合,手术时间短,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良好且稳定,适合于多种类型的白内障选用.
作者:王炜;王琳菁;周玉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单纯肾病综合征(SNS)是小儿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继发感染是小儿SNS常见的并发症,是SNS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在SNS治疗过程中预防感染是其治疗的重要措施[1].转移因子口服液是一种免疫调节剂,是从健康人白细胞中提取制得的一种多核苷酸和多肽小分子物质,为细胞免疫促进剂,具有能获得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功能,并能促进机体释放干扰素,预防感染等重要的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疾病和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从继发感染率、复发率及用药前后血浆IgG、IgA、IgM的变化方面探讨转移因子口服液在治疗SNS中的作用.
作者:饶袖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提高肺内型支气管囊肿诊断、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分析我院近9年手术确诊的30例肺内型支气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外院误诊18例(60%),门诊误诊12例(40%),术前误诊7例(23%).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愈.术后并发症3例.随访6个月~6年所有病例无复发.结论手术能够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是该病首选疗法.
作者:张朝东;高理锦;刘刚;徐先全;周胜年;徐宁;高锟;宣海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rthy,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而死亡.DN在早期是可逆的,若能在早期明确诊断进行干预治疗,除去不利因素,患者则有可能恢复.多年以来早期DN明确诊断有赖于肾活检,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后遗症,而DN早期患者自觉症状很少,甚至缺如,此法很难被接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实现DN的早发现、早治疗,寻找其早期标志物,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此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董向让;金仲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骨髓穿刺是儿科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1],而传统的骨髓穿刺步骤繁琐,因穿刺点不宜固定,成功率低,致使患儿及其家长难以接受.我科2000年1月-2004年6月采用小儿胸骨骨髓穿刺法为25例患儿进行穿刺,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玲;吉征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999年12月-2004年10月,我院采用面神经解剖第一鳃裂瘘切除术治疗复杂的第一鳃裂瘘,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春霞;王济生;潘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经典的包皮环切术缝合时采用内外板单纯间断缝合方法.因边距过窄,缝线常切割于皮内;加之包皮外板较内板松弛,术后线结往往翻入冠状沟侧,刺激龟头且易导致线结处炎症;常须留线结8~10个.拆线时线结多,寻找线结困难、拆线时间长、患者痛苦大,并常有部分创口愈合不良.为此,我们自1993年对包皮环切术缝合方法作了改进,采用一线连续外翻缝合术式,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先冬;廖兴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硫脲类药物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主要药物,白/粒细胞减少是治疗中常出现的毒性反应之一.我们收集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甲亢使用硫脲类素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华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组织内的微血管生成、分布、数量及血液循环等对于肿瘤的形成机制、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和预后判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3].同时粘附分子CD44基因蛋白主要参与淋巴细胞的激活以及细胞-细胞、细胞-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连过程,CD44基因的变异性、多样性表达与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4-6].但有关CD34与CD44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达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少,其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转移等之间的关系文献报道也不一致[7,8].因此,我们应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初步观察了CD34、CD44s表达与78例NSCLC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转移等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发东;赵佃林;马成龙;尹景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SNC(synuclein)家族于1988年陆续被发现[1],它是一个小蛋白家族,在人类包括3个已知的成员,即α、β和γ-synuclein,是一组与神经退行性病变有关的蛋白.
作者:张惠卿;张宇新;张国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抗心肌抗体(AHA)与小儿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对30例心肌炎(MC)患儿及18例正常儿童进行血清cTn-Ⅰ、AHA、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结果①MC组血清cTn-Ⅰ、AHA、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70.0%、36.7%、26.7%,均较对照组高(P<0.01),cTn-Ⅰ与CK-M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MC发病痛程≤1个月cTn-Ⅰ阳性率较其他时期明显增高(P<0.05),而AHA阳性率较其他时期明显下降(P<0.01);③治疗10d cTn-Ⅰ下降≥50%者及20d cTn-Ⅰ转阴者,临床症状和心律失常等改善明显优于cTn-Ⅰ下降及转阴缓慢者(P<0.05).结论①血清cTh-Ⅰ的检测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尤其适用于早期及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②血清AHA的检测是心肌损伤的后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指标.
作者:王慧;王立金;余新超;侯有华;杨杰;张修侠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