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早期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董向让;金仲品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肾损害, 早期标志物
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rthy,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而死亡.DN在早期是可逆的,若能在早期明确诊断进行干预治疗,除去不利因素,患者则有可能恢复.多年以来早期DN明确诊断有赖于肾活检,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后遗症,而DN早期患者自觉症状很少,甚至缺如,此法很难被接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实现DN的早发现、早治疗,寻找其早期标志物,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此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γ-谷氨酰基转移酶诊断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

    一般来说,根据基础疾病及临床表现,右心功能不全之诊断不难做出.右心功能不全在未出现典型临床表现之前是否能及时判定,将对治疗产生指导意义.本文研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右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旨在探讨GGT诊断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在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中,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本研究通过对133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测定,探讨在老年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互关系.

    作者:郭晓斌;张福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髓核经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常伴有髓核和纤维环的变性.是临床腰腿疼痛的常见病因[1].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此病的诊断提供了简单、无创的检查手段.本文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诊断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周洁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YL-1型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观察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1].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治疗方法,但仍有3%~37%的复发率[2],且可出现气颅、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低颅压等并发症.我院2000年4月-2003年4月应用YL-1型粉碎穿刺针治疗硬膜下血肿25例,与同期采用骨瓣开颅及小切口钻孔引流所治疗的25例相比,具有创伤微小,手术用时少,无并发症,患者无痛苦,住院费用低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宏光;张锋;刘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氟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这是目前人类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冠心病是一种多重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血脂异常是其重要的可逆性危险因素之一,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脂异常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血清TC和LDL-C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而HDL-C水平与冠心病的危险性之间呈持续性反比关系.我们用氟伐他汀对70例冠心病并发血脂异常患者,根据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治疗,现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博毅;李少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观察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甘草酸二铵和利巴韦林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22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新芳;孙启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热结旁流1例诊治分析

    中医热结旁流,属西医干粪滞留肠内伴有腹泻的范围.中医理论认为便秘和腹泻有寒、热、虚、实之分.西医则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霉菌性、食物中毒性、化学性、药源性、变态反应性、全身性疾病等,消化系统本身的疾病都可以引起便秘和急、慢性腹泻.我们在临床上治疗1例热结旁流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凤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睡眠异常原因调查

    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是机体康复的保证之一,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常常被睡眠异常所困扰.整日卧床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机体免疫多低下,若睡眠质量差,极易并发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机体的修复和运动功能康复的速度.为提高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对我科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睡眠异常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艳红;严晓云;鲁秀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磁共振成像对胰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指导作用

    由于胰腺位置深,周围淋巴回流丰富且缺乏胰周包膜,胰腺癌早期症状常不典型,且易于胰周侵犯及转移,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值得我们重视.随着脂肪抑制、动态增强、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RCP)技术的成熟,MRI诊断胰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了极大提高,较CT、B超等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现将41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德昌;马梦华;孙泽民;王海平;才艳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甲状腺癌15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发甲状腺癌(甲癌)的病例报告较少见.自1966年Olen和Klink[1]的报道明确支持甲亢并不能排斥甲癌以来,一些学者相继对此进行了研究,迄今仍存在多方面的争议和分歧.我院1973-2003年经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亢并发甲癌15例.现结合文献做一临床分析.

    作者:于志刚;王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30例肺内型支气管囊肿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提高肺内型支气管囊肿诊断、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分析我院近9年手术确诊的30例肺内型支气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外院误诊18例(60%),门诊误诊12例(40%),术前误诊7例(23%).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愈.术后并发症3例.随访6个月~6年所有病例无复发.结论手术能够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是该病首选疗法.

    作者:张朝东;高理锦;刘刚;徐先全;周胜年;徐宁;高锟;宣海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面神经解剖第一鳃裂瘘切除术

    1999年12月-2004年10月,我院采用面神经解剖第一鳃裂瘘切除术治疗复杂的第一鳃裂瘘,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春霞;王济生;潘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淮南煤矿尘肺病流行病学调查

    尘肺病是因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淮南煤矿是我国五大煤炭企业之一,建矿以来,煤矿粉尘对作业职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尘肺病是我公司发病人数多、危害严重的职业危害.为探讨淮南矿区尘肺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尘肺病的发生,制订防尘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对淮南矿区1954-2001年间确诊的尘肺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王朝龙;张桂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微血管密度与CD44s的表达研究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组织内的微血管生成、分布、数量及血液循环等对于肿瘤的形成机制、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和预后判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3].同时粘附分子CD44基因蛋白主要参与淋巴细胞的激活以及细胞-细胞、细胞-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连过程,CD44基因的变异性、多样性表达与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4-6].但有关CD34与CD44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达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少,其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转移等之间的关系文献报道也不一致[7,8].因此,我们应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初步观察了CD34、CD44s表达与78例NSCLC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转移等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发东;赵佃林;马成龙;尹景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和ELISA法对2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前、术中1h、术后24,72,120h分别进行hs-CRP和TNF-a含量测定.结果术后24h hs-CRP含量急剧升高,72h达到高峰,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0h后迅速下降回落.TNF-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术后hs-CRP含量变化有利于创伤预后判断.

    作者:袁宝军;张淑青;邹吉敏;王冬梅;张会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复杂性胆囊切除术26例分析

    胆囊切除术为当今治疗胆囊结石症的主要手段.由于胆道解剖复杂,常伴有各种畸形,操作时术野模糊,加上施术者技术操作不当,各种手术并发症时有发生.现对我院1997-2004年符合复杂性胆囊切除条件(资料与方法中的3种类型)的患者进行分析,旨在从中找出经验和对策,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戴功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07例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肠梗阻的40%~60%.我院1999年6月-2004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0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成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探讨及对策(附314例报告)

    随着围生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手术技术和方式的改进,抗生素、输血支持,麻醉及监测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本文着重对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展爱华;朱庆珍;朱祥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分子止血棉在鼻出血填充中的应用观察

    鼻出血仍然沿用着百年前的填塞止血法,虽可达到止血的目的,但填塞后患者鼻腔不通气,伴鼻胀痛、头痛、脑缺氧、溢泪、耳闷和难以入睡,纱条可能脱入咽腔,且抽纱条后出血较多,创面愈合较慢,弊端甚多,与现代医学发展不同步.我们在鼻出血填塞中应用了高分子止血棉(美国施美德公司生产)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清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致白细胞减少症50例分析

    硫脲类药物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主要药物,白/粒细胞减少是治疗中常出现的毒性反应之一.我们收集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甲亢使用硫脲类素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华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