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鸽;孙玲芳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贲门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的15例术后残胃贲门癌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到残胃贲门癌确诊时间为4~26年.所有病例均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及胃镜检查,均能术前确诊.本组病例全部接受手术探查,其中10例行残胃全切除并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因肿瘤无法切除而改行胃、肠营养管造瘘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为残胃贲门癌发病高峰期,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检查是本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主张行残胃全切除并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
作者:肖可;段明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1],其治疗多主张抗凝疗法,普通肝素钠曾应用于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多年,疗效肯定,据文献报道,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替代普通肝素钠,为此,我们观察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和微量泵静脉泵入普通肝素钠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二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孙盘丽;贾合磊;张凤英;王金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抗结核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物性肝损害也明显增多,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均可导致药物性肝炎[1].但停用抗结核药可能导致结核病复发及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产生.我们在不停用抗结核药的情况下,对因抗结核药物所致轻、中度肝损伤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必需磷脂联合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庆夫;满中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院1996-2002年共收治21例矽肺并发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现就其病因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均为1996-2002年在我院住院或门诊观察室治疗的男性矽肺患者.年龄55~76岁,其中Ⅰ期矽肺2例,Ⅱ期矽肺10例,Ⅲ期矽肺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①临床上有咳嗽、咳痰、气促等肺部感染的症状,体检两肺散在大量干湿性罗音,胸部X线显示双肺纹理增多粗乱,证实有肺部感染.②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2周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病情恶化,或于治疗过程中因肺部感染而死亡.③短期抗生素治疗后有明显疗效,但半年内同一部位再次发生急性感染.
作者:张朝峰;鞠光亚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omy,LC)已逐渐成为胆囊疾患的常规手术方式.随着LC设备的更新及技术的成熟,急性胆囊炎LC不再是外科医生的限制[1].我院1998年12月-2004年3月行腹腔镜探查及LC治疗急性胆囊炎共89例.以2003年5月术中应用超声刀治疗前后分为A、B二组,现将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家朴;张志勇;江尚回;李慎惠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随着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和异物的诊断治疗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疗效与作用.现将我院十年来开展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和异物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克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控制好血压,可降低脑卒中、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1].本文对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药物利用分析.
作者:杨素芹;张熙洁;张丽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急性阑尾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急腹症,居老年急腹症的第二位,张中声[1]统计老年急性阑尾炎占同期各年龄组的4.7%.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低下,且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困难.所以,如何提高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依然是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作者:马凤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Ⅱ)是肝细胞产生的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生长因子,在体内、体外能促进细胞生长、肥大、分裂及增殖.近年来生长因子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肝癌中存在IGF-Ⅱ的异常表达,肝癌患者血液和组织中的IGF-Ⅱ水平亦相应发生变化.有关血清IGF-Ⅱ水平与肝癌的关系以及血清IGF-Ⅱ水平对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尚乏报道.本实验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GF-Ⅱ含量及其与AFP的关系,初步探讨IGF-Ⅱ在肝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高俊茶;康喜荣;张曼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在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幸存者中的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2/5,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脑干包含着重要的神经核团;有广泛的网状结构,对维持生命活动及意识状态起重要作用.我院神经内科2002-2003年收治脑干梗死患者50例,探讨脑干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并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减少其发病率、致残率,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邓孝纯;李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2001年9月-2004年2月,我院收治了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47例,胎龄37~42周37例,>42周10例;病程短21h,长18d.存在宫内缺氧33例,轻度窒息12例,重度窒息12例.并发肺炎24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并发高胆红素血症7例,并发呼吸衰竭4例,并发肺出血1例.24h内查心肌酶潜明显高于正常:CK 125~3 580U/L、LDH 90~1 890U/L、HBDH 340~1 127U/L、CK-MB 31~859U/L.给予吸氧、能量合剂、果糖促进脑细胞修复、营养心肌及对症综合治疗.治愈31例,好转11例,放弃2例,死亡3例,治愈者均为轻、中度的患儿.
作者:梁中信;王宝平;刘力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我们总结了1995-2002年住院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5例,重点讨论其骨折的分类、胫腓下关节分离及骨折处理方面的问题,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平均32.5岁.致伤原因:摔倒扭伤34例,机动车撞伤及高处摔伤19例,其他原因致伤2例.骨折情况:根据LaugeHanSen分型分类[1]:旋后-外旋型骨折31例,旋后-内收型骨折3例,旋前-外旋型骨折9例,旋前-外展型骨折8例,踝关节开放性骨折2例,垂直压缩型骨折2例.
作者:赵相森;丁蕊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为了解长期从事井下作业对煤矿工人血压的影响,2003年我们对1 324名煤矿工人进行了高血压病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从事井下作业的采煤、掘进工829人,井下机电、运输、通风工235人,井下作业年限3~21年,平均11.3年.地面工种(包括充电工、煤炭运输工、高空作业的电工、井下安全检查员)260人.年龄27~52岁,平均38.5岁.
作者:陈建业;耿引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耳鸣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因素可以是耳鸣的原因,也可以是耳呜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有时不易区分.耳鸣的心理学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方面的文献也逐渐增多.因大部分耳科医生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故在耳鸣诊断和治疗中,仅仅强调了躯体疾病方面的原因,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遵循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旨在分析耳鸣的心理问题,以期引起重视,并积累经验,力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刘素芬;王风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院1997年2月-2000年2月测定了584例临产妇和10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血脂、血糖,以探讨临产妇生理变化情况,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临产妇组584例,均为我院爱婴病房的正常临产妇,年龄22~41岁;对照组100例,为女性健康体检者,年龄20~44岁.
作者:周秀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穿琥宁注射液是由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后,再生成单盐而制成的微黄色灭菌水溶液,具有抗菌、消炎、解毒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高热、胃肠道疾病、肺炎、疱疹性咽喉炎等.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用药剂量及用药浓度等影响,近年来穿琥宁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马丽君;史俊玲;王会丽;刘建东;刘素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随着对疼痛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我们已逐步认识到术后疼痛的危害性.虽然目前人们在患者自控镇痛(PCA)领域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单纯依靠药物常常不能获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1].鉴于疼痛并非简单的感觉而且具有主观特性[2],因此,运用药物-心理综合镇痛法已成为术后镇痛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旨在评价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何相好;郭霞;王振英;杨利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颅内出血是小儿时期较严重的疾患,其后遗症是存活儿神经系统障碍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婴幼儿颅内出血后遗症的康复已逐渐引起了家庭、社会和儿科医生的普遍关注.现对我院1991年1月-2003年10月收治的73例婴幼儿颅内出血B超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B超指导本病的治疗和预后价值.
作者:刘庆华;姜忠强;宋曰宏;伊长英;王景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62例,采用清胰汤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62例,男47例,女15例,年龄20~60岁.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1996年10月在贵阳召开的第六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会议提出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分类和诊断标准[1].其中SAPⅠ级52例,Ⅱ级10例.1.2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54例,治疗采用:①禁食,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时间长15d.
作者:刘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院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应用钬(Ho)激光经尿道行前列腺剜除术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5例,年龄51~82岁,平均72岁.均有典型的前列腺增生临床表现,其中尿潴留7例,其余8例残余尿量均>50ml.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8±0.24)分.经腹部B超测前列腺大小,6例<30ml,6例30~60ml,3例>60ml.肛诊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怀疑有前列腺癌者,采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排除.并发冠心病1例,肺气肿2例,脑血管后遗症1例,糖尿病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尿路感染及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术前行膀胱引流,抗感染治疗.
作者:张立华;李鹏;王继征;曹志华;张洪波;李珂;孙祺;杨立新;刘磊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