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游离皮片移植治疗白癜风138例疗效观察

刘磊吉;龚宪军

关键词:游离皮片, 移植治疗, 白癜风, 患者, 供皮区, 手术方法, 皮片移植, 临床资料, 临床疗效, 利多卡因, 浸润麻醉, 加压固定, 常规消毒, 表层皮片, 局限型, 静止期, 节段型, 牙钻, 台式, 适中
摘要:我科对138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游离皮片移值,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38例白癜风患者,男86例,女52例;年龄11~48岁,平均27.3岁;病期6个月~21年,平均5.8年;局限型116例,节段型20例,散发型2例.所有患者皮损均处于静止期.手术方法:供皮区和白斑区常规消毒,并分别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然后用取皮刀在供皮区取下大小适中、均匀一致的表层皮片,备用,受植区用台式牙钻带动钢轮磨削至表皮去除,把所取皮片移植于受植区,加压固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1999年3月-2000年8月我院对14例妇科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现将近期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范新;赵琳;孙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血脂康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

    近年来,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内皮功能失调起着重要作用[1].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从血脂水平、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以及纤溶活性,尤其是纤溶储备功能等方面,综合评价血脂康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

    作者:俞虹;崔燕玲;王素英;韩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儿四肢外伤急诊手术的麻醉

    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共行小儿四肢外伤急诊手术362例,现将其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侯南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剖宫产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由于剖宫产操作技术、麻醉技术及抗生素的应用等方面的进步,使剖宫产术的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一项重要手段.随着剖宫产指征的扩大,剖宫产率也随之上升,为客观评价剖宫产与新生儿的关系,对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2月分娩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卫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疾病,典型病例较易确诊,而症状不典型者,诊断有一定困难,我院对64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病理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评价、有无并发症及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潘雪薇;张凯;王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参麦注射液在临床治疗中致血压变化的观察

    由于参麦的作用面广,可应用于多系统、多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从临床应用中还发现,参麦有明显的升压作用,且在不同的疾病中其升压的幅度不一,现报告如下.参考文献[1] 张荣江,安立敏,张连娟,等.参麦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比较.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10(5):190[2] 贺泽龙,袁卫红,邹晓玲.参附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机理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5):387

    作者:詹炎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诊内窥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与微波止血

    急诊内窥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能达到迅速诊断和即刻止血目的.我院1996年2月-1997年6月采用急诊内窥镜检查11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及时确定病因和出血部位的同时行局部止血.其中107例采用微波辐射加热止血,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卫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剂量药物骶管冲击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疼痛门诊常见病,1998年5月-2001年3月,我院选用自配药液行骶管注射配合牵引治疗4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厚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脏转移瘤的CT诊断(附89例分析)

    肝脏转移瘤在欧美国家远比原发性肝癌常见(20∶1),在我国因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高,二者较为接近.文献报道,肝脏转移瘤少于3个若能早期切除并辅以化疗,其5年生存率为20%~40%[1,2].现收集我院1992-2000年肝脏转移瘤89例,探讨其CT表现的形态学特点及病理基础.

    作者:张保庆;辛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本文旨在探讨硬膜外阻滞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配合.1 临床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50例,硬膜外麻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术前准备无显著差异.

    作者:赵红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静脉输液的固定方法

    为使大面积烧伤患者尽早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克服静脉穿刺后不易固定的缺点,我们对该类患者采用SD-Ag-Zn膏(磺胺嘧啶、银、锌)纱布固定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赵清玲;杨惠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

    我科1995-2000年共进行游离皮瓣移植术4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护理病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2~25℃.室内禁止吸烟.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cm,使其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利静脉回流.各班要加强巡视,防止肢体扭曲、受压和出现张力.术后要给予全身保暖,输液时禁忌出现输液反应.术后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尿量的变化及有无酸中毒的症状.文章编号 1007-9564(2002)01-0091-01

    作者:王文玲;刘风华;杨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明胶纤维网对肝切除创面止血效果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局部止血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为外科手术止血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特别是在深而不易暴露的创面和实质脏器出血创面,应用局部止血材料可以起到更有效的效果[1].我院1998年9月-1999年9月应用明胶纤维网对实验动物肝切除创面进行止血效果的实验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牛金亮;牛金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胸椎管内丝虫病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儿,女,6岁.主因腹痛10d伴双下肢运动障碍3d,于2001年4月17日来我院求治.查体:患儿腹痛,呈阵发性发作,钝痛,无恶心、呕吐,无脓血便;双下肢对称性运动障碍,呈进行性,双下肢肌力2级;双侧巴氏征(+),奥本海姆征(+),踝震垂(+).核磁共振回报:T8~9水平硬膜外占位性病变.考虑为神经鞘瘤.入院后第十天在全麻下行胸椎管内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胸椎管内病变,考虑为丝虫病.查血中寄生虫回报:血中见丝虫幼虫.给予抗炎、抗丝虫药物治疗,术后2周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耳廓外伤的手术方式选择

    耳廓外伤是耳鼻喉科急诊之一,如处理不当常可造成耳廓畸形或因缺血发生坏死脱落,我科1995年6月-2000年4月共收治耳廓外伤及耳廓外耳道复合伤患者15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4例,男138例,女16例,年龄16~75岁,平均45岁.枪弹伤1例,爆炸伤1例,刀砍伤22例,牙咬伤6例,车祸伤121例,高处跌下3例.全耳廓断离6例,部分耳廓断离36例,耳廓粉碎性破裂45例,单纯撕裂53例,耳廓外耳道复合伤14例.伤后就诊时间1h以内126例,2~3h 27例,5h以上1例.

    作者:蒋友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1993-2000年我院收治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儿21例,经手术治疗10例,非手术治疗11例.对2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4~12个月5例,2~5岁4例,6~12岁12例,均有腹部手术史,急症手术史17例,原发病:阑尾穿孔8例,肠旋转不良并发肠扭转3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急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肠套叠各1例.

    作者:周玉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阿米替林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原因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电活动异常和神经精神因素导致的内脏神经敏感性增高有关,因此,除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外,近年还使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治疗FD[1].我院1999-2001年,应用阿米替林联合西沙必利治疗FD,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永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双相血培养瓶336例穿刺液培养结果分析

    我院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需氧双相血培养瓶(HPD)结合Auto SCAN4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穿刺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临床可疑细菌感染的336例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新;刘丹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6例临床观察

    普罗帕酮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能有效终止心房、房室结和心室的各种心律失常,也能终止异常房室径路.可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临床[1].我院1997年1月-2000年3月应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66例,报告如下.

    作者:罗赤峰;周双陆;颜昌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教师工作有关疾病的调查分析及保健对策

    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是与工伤、职业病并列的三大职业性损害之一.其发生发展与职业因素有关,但并无直接的因果联系.工作有关疾病具有潜在发病及症状出现缓慢、发病人数多等特点,越来越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50岁以上的老年教师由于工作时间长,职业因素作用明显,往往发生与本工种有关的职业性多发病.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报道并不多见.我们通过分析泰安市部分老年教师的查体结果,旨在了解其职业性多发病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保健对策.

    作者:许琨;李栋;刘瑛;吴晓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