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新;刘丹瑶
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小儿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洋;王晓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病原因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电活动异常和神经精神因素导致的内脏神经敏感性增高有关,因此,除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外,近年还使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治疗FD[1].我院1999-2001年,应用阿米替林联合西沙必利治疗FD,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永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V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和耐受性.方法统计分析1998年5月-2000年5月接受化疗的31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总有效率38.7%,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性可耐受,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朱跃国;潘慧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低氧条件下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DGF)对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氚-亮氨酸(3H-Leu)掺入实验评价蛋白质合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水平.结果低氧可显著减少S期及G2/M期细胞数,使停留于G0/G1期HUVEC细胞数增加,降低HUVEC3H-Leu的掺入量及PCHA水平.低浓度的PDGF(5ng/ml)对低氧条件培养的HUVEC细胞周期时相分布、3H-Leu的掺入量及PCNA水平影响不明显;高浓度PDGF(10ng、20ng)加速HUVEC由G1期S期的转换,显著增加低氧培养HUVEC3H-Leu掺入量,PCNA水平,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DGF能够拮抗低氧所致的培养HUVEC增生能力的下降,但低浓度PDGF(5ng/ml)作用不显著,剂量越大,拮抗作用愈显著.
作者:夏豪;李建军;李庚山;尹丽娅;王晶;李晓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概述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医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萌发,90年代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于当今现代科学技术,为临床医学实践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倍受医学界的关注,目前发展十分迅速,并被认为临床医学实践开始了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时代的转变.
作者:徐应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肾上腺脊髓神经病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变异型,属于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伴有肾上腺和性腺功能减退等症状.我科于2001年2月收治1例肾上腺脊髓神经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米国新;尹学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输液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输液时主要以床头铃声为换液和拔针的标志,患者要时常观察液体何时滴完而得不到休息,床头铃声此起彼伏,影响病房的安静,破坏了病房的宁静氛围,影响患者的休息和医护人员的工作.2)陪床人员多,病情稍重的患者几乎都有陪床人,影响病区的管理.
作者:吴明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急诊内窥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能达到迅速诊断和即刻止血目的.我院1996年2月-1997年6月采用急诊内窥镜检查11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及时确定病因和出血部位的同时行局部止血.其中107例采用微波辐射加热止血,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卫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是与工伤、职业病并列的三大职业性损害之一.其发生发展与职业因素有关,但并无直接的因果联系.工作有关疾病具有潜在发病及症状出现缓慢、发病人数多等特点,越来越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50岁以上的老年教师由于工作时间长,职业因素作用明显,往往发生与本工种有关的职业性多发病.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报道并不多见.我们通过分析泰安市部分老年教师的查体结果,旨在了解其职业性多发病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保健对策.
作者:许琨;李栋;刘瑛;吴晓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报告4例淋巴瘤误诊为结核病,以吸取教训.1 病例报告例1,女,51岁,因午后低热、盗汗5d就诊.诊为颈淋巴结结核,三联抗结核2个月无效,取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样淋巴瘤,弥漫型、低度恶性、Ⅱb期.
作者:罗自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1995-2000年共进行游离皮瓣移植术4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护理病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2~25℃.室内禁止吸烟.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cm,使其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利静脉回流.各班要加强巡视,防止肢体扭曲、受压和出现张力.术后要给予全身保暖,输液时禁忌出现输液反应.术后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尿量的变化及有无酸中毒的症状.文章编号 1007-9564(2002)01-0091-01
作者:王文玲;刘风华;杨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肝脏转移瘤在欧美国家远比原发性肝癌常见(20∶1),在我国因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高,二者较为接近.文献报道,肝脏转移瘤少于3个若能早期切除并辅以化疗,其5年生存率为20%~40%[1,2].现收集我院1992-2000年肝脏转移瘤89例,探讨其CT表现的形态学特点及病理基础.
作者:张保庆;辛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旨在探讨硬膜外阻滞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配合.1 临床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50例,硬膜外麻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术前准备无显著差异.
作者:赵红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于1999年2月收治1例从高处跌落致会阴三度裂伤患儿,并成功地进行了修补术,现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患儿,女,6岁,于1998年11月25日因擦黑板时不慎从藤椅上摔倒,被折断的藤椅扶手刺伤会阴部,在当地医院经清创、缝合及抗感染治疗,仍有大便从阴道流出,伤后1周来院就诊.查体:会阴体消失,阴道与直肠相通,指肛检查时肛门无收缩现象,局部红肿,触痛明显,予1∶2 000新洁尔灭液冲洗阴道,磺胺噻肟钠(ST)鱼肝油阴道上药,感染控制后出院,每天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液坐浴,形成陈旧性伤口,于1999年2月21日再次入院,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于3月5日施行会阴修补术,手术成功,创口甲级愈合,于3月13日出院.
作者:何娟;王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病历报告患儿,男,26d,足月顺产.因腹胀、呕吐、血便2d,右腹股沟出现肿物1d入院.查体:T 37.8℃,P 170/min,R 58/min,体重4kg.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膨隆,可见肠型,腹肌紧张,压之哭闹,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进.右腹股沟及阴囊区触及5cm×4cm肿物,质硬,触痛,手法不能使之缩小、还纳腹腔.肛检:未及肿块,指套血染.X线腹平片示:肠梗阻.拟诊:①肠套叠并发肠坏死;②右腹股沟嵌顿性斜疝.行急诊手术,术中见:回肠末端10cm向盲肠方向套叠,较宽松,易复位,该段肠管充血、水肿,无坏死;距回盲部约50cm的回肠段经右侧内环疝出并嵌顿于右腹股沟管及阴囊内,将该肠管松解、还纳腹腔(另行腹股沟斜切口)后,发现该段回肠15cm已坏死.予行肠套叠复位,肠切除、肠吻合,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病情恢复良好,治愈出院.
作者:冯广革;陈小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外阴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可造成外阴皮肤缺损,是术后恢复的大难题,因皮肤缺损宽且无皮下组织,所以缝合后张力大,极易坏死形成创口长久不愈合.即使愈合也易形成较大瘢痕,影响生理功能和正常生活,因此,外阴的修复重建手术在妇科肿瘤中有特殊重要意义[1~3].回顾我院近15年来收治的13例外阴恶性肿瘤,就其术后创面修复、愈合情况及术后功能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荣;杨俊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是由红细胞的A或B抗原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母亲血型多为O型,婴儿多为A或B型[1].其诊断除临床表现外,实验室血清学检测也很重要.我院1999年2月-2001年3月对27例ABOHDN患儿作了血型血清学检查,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林甲进;张瑛;朱碎永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共行小儿四肢外伤急诊手术362例,现将其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侯南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类型之一.1998-2000年2月我科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救治ARDS患者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肖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性较高.对此有几种假设:①WBC促进血液高凝状态;②炎症前细胞分裂素对心脏的毒性;③WBC改变血液动力学. 血液循环WBC升高与心外膜血流和心肌灌注减少有关.血栓抵抗(动脉再通较晚有较大的血栓负担),易引起充血性心衰且病死率较高.动脉闭塞60min与90min时,WBC比未闭塞动脉升高,同样,造影显示血栓比未显示血栓的患者WBC较高,P<0.01,另外,较高的WBC与较差的TIMI心肌灌注级别有关,P<0.05.WBC计数较高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充血性心衰和休克的发展也与WBC计数较高有关[1].
作者:关德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