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召县46年传染病谱的变迁

宋学建;赵起亭;赵桂祥

关键词:南召县, 乙类传染病, 发病情况, 甲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 发病特点, 传染病谱, 腮腺炎, 麻风病, 回归热, 河南省, 流感, 风疹
摘要:河南省南召县1953~1998年46年间传染病发病情况是:甲类传染病发生1种,乙类传染病发生22种.50年代曾有过回归热.丙类传染病麻风病、流感、风疹、腮腺炎曾有发生.根据我县发病特点现将全县46年传染病发病情况分为5个年序,即1953~、1963~、1973~、1983~、1993~1998年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传染病谱变迁情况归类概述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侧尺骨上端关节内骨软骨癌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17岁.因双侧肘部逐渐增大畸形伴疼痛、活动受限3年,以双侧尺骨上端骨软骨瘤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肘关节活动后疼痛、不适,发现肘外侧部增大,未做特殊检查及治疗.近1年来畸形明显加重,关节活动受限,故来我院就诊治疗.

    作者:杨正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血气分析对肺栓塞诊断的价值

    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一种常见内科疾病.也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据估计,美国每年有63万多人患肺栓塞[1],死于肺栓塞者约0.8~20万[2],仅10%生前得到治疗.肺栓塞具有迅速危及生命,又能有效治疗的特点.凡能及时做出诊断及治疗的肺栓塞患者,只有7%死亡,而没有放诊断的肺栓塞患者则60%死亡.因此,早期诊断肺栓塞极为重要.而探索可靠、经济、便捷、迅速的检查手段则成为内科医生极为关注的问题.

    作者:么作义;刘昌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误诊为缺血性眩晕的自发性小脑出血22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1年1月~1999年8月共收治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自发性小脑出血34例,其中22例于入院前在基层医院及门诊曾误诊为缺血性眩晕,延误了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臧贺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3岁,未婚.体检发现右中上腹包块,经B超示:右肾重度积水而人院.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无射精痛.查体:右肾下极位于脐下2cm,质软,表面光滑,不活动无触痛.双肾区无叩击痛.阴茎发育良好,双侧睾丸大小正常,附睾及输精管无结节.肛诊:前列腺粟子大,无压痛,其右上方可触及一囊性包块,无压痛,上缘不能触及.尿液分析,GLU(-).BIL(+),KET(-),SG 1.03,pH 6.0,PRO(-),URO 0.2Eu/dl.NIT(+),BLD(-),LEU(-).

    作者:徐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通开心窍法调节睡眠异常

    睡眠异常包括不寐、多寐,二者临床表现截然相反,治法亦异,但其皆为机体内在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1995年8月~1 998年6月我们采用通心气、开心窍之法治疗睡眠异常7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耿惠;殷春萍;李延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氩气凝血器止血法在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我院在1996~1998年,对3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前列腺摘除手术中,对前列腺腺窝及膀胱颈部采用6400型氩气束凝血综合电刀喷射止血,效果良好,术中术后出血明显减少,报告如下.

    作者:张洁祥;张维明;王国增;古力;张春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医学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及要求

    医学科技论文格式是论文的基本结构,可因为研究项目、内容、要求、文章体裁差异,其格式不完全相同,但应符合科研的基本原则、方法及人们的认识规律.根据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生物医学期刊对原稿的统一要求》(温哥华格式)第4版及国家标准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基本要求,医学科技论文书写格式分三个主要部分,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前置部

    作者:栾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伊曲康唑短疗程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应用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73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运军;罗地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关节病型银屑病误诊为左足感染、痛风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7岁,因左足红肿、疼痛2个月余以左足感染、痛风?住院.2个月前,患者左足小趾红肿,疼痛,逐渐蔓延至拇趾.查体:一般情况好,左足背红肿,皮温升高,拇趾及小趾压痛,趾间糜烂,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头部可见融合的淡红色班丘疹,其上有黄色薄痂,无明显渗液.7d后,左手尺侧肿胀.掌指关节疼痛,右手拇指及掌指关节疼痛.

    作者:张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为进一步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脑梗死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我们自1997年10月~1998年8月应用LMWH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振升;于义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护理

    从1989~1999年,我院开展了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1].这种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容易产生并发症,护理难度较大.现将手术前后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郑宝杰;王艳芬;宋伟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06例

    自1963年Roy-camille采用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技术以来,目前已普遍使用.我院1990年5月~1998年4月采用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就资料完整的106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良业;韩玉升;风晓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输卵管妊娠组织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感染的研究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联性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1、2].为探讨新发现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 ,Mg)、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 Mf),以及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 ,Mh)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我们应用较为灵敏、特异的套式PCR(nPCR)技术检测了48例输卵管妊娠组织和26例卵巢肿瘤的正常输卵管组织标本的Mg、Mf、Mh特异性DN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怡芳;田德虎;朱云龙;朱云霞;陈萍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颈外动脉结扎联合硬化剂注入治疗头皮蔓状血管瘤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7岁,因头皮搏动性肿块10余年,进行性增大于1995年3月入院.查体:左额、颞、顶部有一10cm×12cm×2.0cm大小头皮肿块,表面可见念珠状纡曲粗大血管,有搏动,听诊可闻及持续性吹风样杂音.压迫同侧颈外动脉,肿块缩小,搏动减弱.颅骨X线平片示肿块区有骨质破坏表现,MR未见肿块与颅内静脉窦相通.临床诊断为头皮蔓状血管瘤,因考虑肿块范围大,血运丰富,手术恐难以完整切除,且出血较多,遂决定行同侧颈外动脉结扎联合硬化剂瘤血管内注人.在神经安定局麻下结扎左侧颈外动脉.术中即发现肿块范围缩小,搏动消失.术后3d起,用硬化剂消痔灵注射液分点直接注入瘤血管内,每5d注射1次,共注射3次.头皮蔓状血管瘤基本消失,无搏动.头痛及耳鸣症状也明显减轻,随访3年,未复发.

    作者:郭家杏;姚永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Marfan综合征一家系6例报告

    Marfan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的中胚层组织缺陷的疾病,临床少见.现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一个家系报告如下.

    作者:方向宏;李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壳聚糖的制备工艺及与医用产品质量的关系

    甲壳质又称甲壳素、几丁质、不溶性甲壳素、聚乙酰氨基葡萄糖等,是N-乙酰基-D-葡萄糖胺通过β-(1,4)-甙键联接的线性多糖,化学名为聚(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壳聚糖是甲壳质的主要衍生物,又称为甲壳胺、壳多糖、几丁(聚)糖、可溶性甲壳素、脱乙酰甲壳素、粘性甲壳素、聚氨基葡萄糖等,化学名为聚-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1].一般把脱乙酰度在70%以上的称为壳聚糖,70%以下的称为甲壳质.

    作者:黄治林;姜广建;陶智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肺癌概况

    近年来,中药治疗肺癌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报道日益增多,本文复习近期中药治疗肺癌文献,并对其与化疗、放疗疗效对比分析,综述报告如下.

    作者:赵冀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负荷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70年代人们就注意到运动试验可诱发ST段抬高,但由于运动试验尚未普及和ST段抬高患者较少,未引起临床重视.1979年以来,运动试验广泛应用于评价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的预后,运动诱发ST段抬高的报道亦增多,可见于严重的缺血性心脏病、变异型心绞痛、左室室壁瘤、血流动力学异常伴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和射血分数降低及个别无症状健康者.近年来,随着多巴酚丁胺负荷心电图的应用[1],负荷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意义引起临床关注,借助于超声心动图、心肌显像等手段,对负荷试验诱发在原基础上的抬高(以下简称△ST)与室壁运动障碍、心肌缺血、心肌活性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机制尚未明确.

    作者:李志忠;郭金成;洪昭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钢筋穿透性颅脑损伤1例报告

    我科曾收治1例罕见的钢筋穿通性颅脑损伤患者,经及时诊治,痊愈出院.近期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仁龙;王静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金属硫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1957年Margoshes和Vallee在马的肾皮质中首先发现了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随后的研究证实M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植物和真核生物中的高度保守的细胞内蛋白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如参与维持金属离子Cu、Zn的稳态,抗氧自由基损伤和参与调节谷氨酸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活动等.尽管如此,MT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只在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MT的分类与生物学特性、MT在脑内的分布以及MT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吕斌;张洪;曹玉广;童萼塘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