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壳聚糖的制备工艺及与医用产品质量的关系

黄治林;姜广建;陶智潞

关键词:壳聚糖, 制备工艺, 医用, 乙酰氨基葡萄糖, 脱乙酰甲壳素, 甲壳质, 可溶性甲壳素, 聚氨基葡萄糖, 化学名, 脱乙酰度, 脱氧, 葡萄糖胺, 几丁质, 壳多糖, 乙酰基, 衍生物, 键联接, 甲壳胺, 不溶性, 粘性
摘要:甲壳质又称甲壳素、几丁质、不溶性甲壳素、聚乙酰氨基葡萄糖等,是N-乙酰基-D-葡萄糖胺通过β-(1,4)-甙键联接的线性多糖,化学名为聚(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壳聚糖是甲壳质的主要衍生物,又称为甲壳胺、壳多糖、几丁(聚)糖、可溶性甲壳素、脱乙酰甲壳素、粘性甲壳素、聚氨基葡萄糖等,化学名为聚-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1].一般把脱乙酰度在70%以上的称为壳聚糖,70%以下的称为甲壳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吸虫病误诊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2个月前因上腹痛、恶心来院就医,不发热,发病与暴饮暴食有关.当时门诊诊断为阑尾炎,抗炎治疗有效.近日因上腹痛加重3d于1998年10月13日入院治疗.查体:T 36.3 C,P 72/min,R 18/min,BP 16.0/10.7kPa,巩膜无黄染,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脐与右髂上棘连线上1/3处压痛(+),反跳痛(-),下肢无水肿.诊断腹痛待查.血尿常规,肝功正常,肝炎标志物检查阴性,X线胸片正常.肝胆彩色多普勒示:肝脏大小大致正常,被膜整齐,肝实质回声均匀粗糙,间有散在无数个类圆形或椭圆形略高回声影,边不整,内部回声略低,部分可见串珠状,声晕(-),胆囊5mm×19mm囊壁厚4mm,胆壁毛糙,囊内可见液性回声,胆总管径6mm,提示肝中度弥漫性病变,肝吸虫?慢性胆囊炎.追问病史既往有食生鱼、虾史,查便华支睾吸虫卵(+)诊断肝吸虫病.

    作者:元春豪;李建强;李彬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1例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青年心肌梗死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不论病因如何而发生的急性梗死(AMI)[1].我院1995年11月~1996年10月共收治青年AMI11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王宏;胡大一;李田昌;王励;谷亦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平顶山市实施计划免疫12年来麻疹疫情动态分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人对麻疹普遍易感,使用麻疹疫苗前,麻疹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使用麻疹疫苗特别是实行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明显减少[1].我市自1986年实行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为掌握计划免疫后麻疹的流行特征,我们对平顶山市1957~1997年麻疹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为终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董志伟;张敏;武文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钢筋穿透性颅脑损伤1例报告

    我科曾收治1例罕见的钢筋穿通性颅脑损伤患者,经及时诊治,痊愈出院.近期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仁龙;王静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金属硫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1957年Margoshes和Vallee在马的肾皮质中首先发现了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随后的研究证实M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植物和真核生物中的高度保守的细胞内蛋白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如参与维持金属离子Cu、Zn的稳态,抗氧自由基损伤和参与调节谷氨酸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活动等.尽管如此,MT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只在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MT的分类与生物学特性、MT在脑内的分布以及MT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吕斌;张洪;曹玉广;童萼塘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78例早期新生儿糖脂蛋白质的检测

    为了解早期新生儿糖、脂、蛋白质三类物质代谢的特点,我们检测了178例早期新生儿和57例成人血清葡萄糖、脂类、蛋白质的水平,报告如下.

    作者:汪先春;王继红;汪奇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为进一步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脑梗死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我们自1997年10月~1998年8月应用LMWH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振升;于义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伊索显在CT脑池造影中临床应用

    在CT脑池造影中,早应用碘苯酯等油质造影剂,因其可致多种并发症而逐渐被废弃.随着新型造影剂的问世,在CT脑池造影中使用非离子型水溶性碘造影剂(Amipage、Omniopaque等),以此行CT脑池造影并发症显著减少,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头疼、四肢抽搐等副反应.我们从1992年6月~1996年12月采用德国先灵药厂生产的伊索显(ISOVit),进行CT脑池造影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晓明;李兴华;张威;朱天昕;董得宏;贾连海;唐山钢铁;集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肠球菌及其L型败血症致感染性休克1例

    1 病历报告患儿男,1岁.因呕吐、腹泻3d,发热伴间断抽搐1d入院.3d前出现非喷射性呕吐,腹泻,大便为黄色稀便,10/d,2d前发热,体温高达40.0C,1d前间断抽搐3次,表现为双眼上翻,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四肢强直,持续10~15min可自行缓解.近1d无尿.体检:T 35.0C,P 130/min,R 48/minBP 5/0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不清,呼吸深快,全身皮肤苍白,皮肤弹性差,口唇及指趾明显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s,前囟已闭,双眼向上凝视,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HR 130/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胀明显,肝肋下2cm,质软,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低,双侧膝腱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WBC 21.4×109/L,N 0.85,L 0.15,外周血细胞形态:中性粒细胞易见大量中毒颗粒,核左移.

    作者:张双;张慧玉;庞保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8乙状切迹处埋藏牙1例

    8埋藏牙临床上较常见,但乙状切迹处埋藏牙国内报道不多,作者遇有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堃;房凌云;魏奉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肝动脉灌注LAK/IL-2及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肝癌

    目的观察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栓塞术联合LAK/IL-2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T淋巴细胞改变及副反应.方法 96例经确诊的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动脉化疗栓塞联合LAK/IL-2观察组及单纯介入化疗栓塞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化疗药物5-FU 1000mg+卡铂300mg+表阿霉素30mg或丝裂霉素10~20mg,栓塞剂为碘化油和明胶海绵,介入治疗3~4周1次,2次为1疗程.观察组在栓塞后沿导管灌注同种异体LAK细胞1×109/100ml及IL-240万U.2次介入间隔观察每周3次静滴1×109/100mlLAK细胞及每日肌注IL-210万U.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为7.29%( 35/48).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58.3%(28/48),两组比较相差有显著差性(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种异体LAK细胞联合化疗及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较单纯介入化疗栓塞疗效明显提高,是安全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高中度;刘新恒;邱崇伦;茅爱武;张丽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三棱针拔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附35例报告)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疾患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处皮肤红润,兼见水疱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中医称缠腰火丹.本病多由湿热内蕴,肝胆火盛,外感邪毒所致.我院针灸理疗科自1997年4月~1998年6月应用三棱针挑刺和拔火罐治疗35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许群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关节病型银屑病误诊为左足感染、痛风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7岁,因左足红肿、疼痛2个月余以左足感染、痛风?住院.2个月前,患者左足小趾红肿,疼痛,逐渐蔓延至拇趾.查体:一般情况好,左足背红肿,皮温升高,拇趾及小趾压痛,趾间糜烂,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头部可见融合的淡红色班丘疹,其上有黄色薄痂,无明显渗液.7d后,左手尺侧肿胀.掌指关节疼痛,右手拇指及掌指关节疼痛.

    作者:张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氯胺酮复合局麻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氯胺酮是一种短效、强镇痛的全麻药,无论肌注或静脉给药均起效快.麻醉过程中呼吸道通畅,不抑制咽喉反射,适于短小手术尤其小儿手术的麻醉.

    作者:陈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伊曲康唑短疗程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应用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73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运军;罗地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窒息新生儿TNFα、IL-6活性检测

    近年来细胞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及病理方面的影响受到广泛重视[1],已有报道,TNFα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关,且TNFα能促进IL-6分泌[2].本研究对窒息新生儿TNFα、IL-6的活性如何变化、二者之间是否相关、与窒息程度是否相关,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王琳;赵萍;黄绍敏;冯小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大肠癌误诊回顾性分析

    我院1980年3月~1998年11月共收治大肠癌患者52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首次来本院就诊时有428例断为其他疾病,误诊率为81.2%,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于继刚;侯辉;裴玉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992~1998年医院成分输血情况的分析

    成分输血是指把人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与高纯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成分输血既能提高疗效,减少输血的不良反应,又能节约用血.我院从1992年开展成分输血工作以来,为临床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优质服务.

    作者:胡建华;杨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双侧尺骨上端关节内骨软骨癌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17岁.因双侧肘部逐渐增大畸形伴疼痛、活动受限3年,以双侧尺骨上端骨软骨瘤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肘关节活动后疼痛、不适,发现肘外侧部增大,未做特殊检查及治疗.近1年来畸形明显加重,关节活动受限,故来我院就诊治疗.

    作者:杨正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负荷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70年代人们就注意到运动试验可诱发ST段抬高,但由于运动试验尚未普及和ST段抬高患者较少,未引起临床重视.1979年以来,运动试验广泛应用于评价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的预后,运动诱发ST段抬高的报道亦增多,可见于严重的缺血性心脏病、变异型心绞痛、左室室壁瘤、血流动力学异常伴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和射血分数降低及个别无症状健康者.近年来,随着多巴酚丁胺负荷心电图的应用[1],负荷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意义引起临床关注,借助于超声心动图、心肌显像等手段,对负荷试验诱发在原基础上的抬高(以下简称△ST)与室壁运动障碍、心肌缺血、心肌活性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机制尚未明确.

    作者:李志忠;郭金成;洪昭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