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黄汤局部外洗治疗睑缘炎21分析

张越新;杨礼;吕翠真

关键词:三黄汤, 局部, 外洗治疗, 鳞屑性睑缘炎, 溃疡性睑缘炎, 影响视力, 细菌感染, 特效药物, 屈光不正, 慢性炎症, 疗效满意, 患者, 变形影响, 视疲劳, 中药, 治愈, 应用, 异物, 情绪, 清洁
摘要:睑缘炎是发生在睑缘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由于不注意双手清洁揉眼,造成细菌感染的机会,因屈光不正,视疲劳等诱发本病。临床上有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睑缘炎三种。本病虽不影响视力,但因刺痒、异物感、灼热感而影响患者情绪和精神不集中,又因秃睫、睫毛乱生、睑缘肥厚变形影响美容,而且病程长,难治愈,无特效药物,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我们于1 995年1月~1 998年12月,应用中药三黄汤外洗治疗本病21例,疗效满意,简要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衡阳市唇腭裂流行病学的调查与分析

    唇腭裂(cleft Lip or palate,CLP)是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我们对1990~1996年间衡阳市区31 739例分娩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唇腭裂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以了解衡阳市唇腭裂的发病情况。1 材料及方法本组材料来自衡阳市20多所医院1990年8月~1996年8月间分娩儿的病例记录,按出生卡及出生证明书综合资料,对每例患者的资料均仔细填表登记。

    作者:唐西清;伍协阶;杨朱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外出打工人员精神疾病26例分析

    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为了解此类患者的发病特点,我们对26例患者的发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为1997年3月~1999年3月入院的外出打工人员患精神疾病者,由二位医生按CCMD-Ⅱ-R诊断标准确定诊断,共26例。其中男6例,女20例,城镇居民9例,乡村农民17例;年龄14~26岁,20岁以下19例(73.08%);文化程度:文盲1例(3.85%),小学19例(73.08%),初中5例(19.23%),大专1例(3.85%);未婚23例(88.46%),已婚3例(11.54%)。1.2 发病情况 急性起病(2周内)16例(61.54%)、亚急性(2周~2个月)6例(23.08%),缓慢(2个月以上)4例(15.38%);阳性精神病家族史3例(11.54%)。

    作者:陈振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的流产效果已肯定,我院于1 996年6月~1997年10月用于孕1 2~26周的孕妇,并与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中,初产妇35例(58.33%),经产妇25例(41.67%),年龄21~40岁,以21~30岁多,第1胎29例,第2胎16例,3胎以上15例,其中死胎2例,胎儿畸形3例,随机分为观察(米非司酮)组和对照(利凡诺)组各30例。

    作者:李亚利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致心肌炎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27岁,因右上腹部胀痛、恶心2个月,胸闷、心悸、呼吸困难1个月于1 997年10月1日入院,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胀痛不适、厌油腻,恶心、乏力,尿色深黄,未诊治,持续无好转,1个月前,出现活动时胸闷、心悸、气短,休息后缓解,不能从事中等体力劳动,逐渐加重,近1周出现咳嗽、无痰、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伴腹胀、恶心、呕吐、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7年前患肺结核,已治愈。查体:T36.2C,P84/min,R24/min,BP12/8kPa,神清语明,发育正常.

    作者:石弘;于海波;姜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莫雷西嗪致性欲减退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4岁。因心悸,休息后症状不缓解1周就诊。无胸闷、胸痛,既往体健。查体:BP17.3/10.7kPa;心肺(一);HR82/min,律不整,可闻及早搏2~6/min,未闻及杂音和异常心音:腹部未见异常。ECG示窦性心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给予消心痛10mg/次,3/d;肠溶阿司匹林75mg/次,1/d;潘生丁75mg/次,3/d:心律平200mg/次,3/d。5d后复诊,诉心悸症状无明显好转,心脏听诊及心电图检查仍有室性早搏,停用心律平改为莫雷西嗪200mg/次,3/d。服药4d后,心悸症状好转,但出现了明显的性欲减退,于10d后停服莫雷西嗪,性欲逐渐恢复,可是心悸又有加重,故又开始服用莫雷西嗪,心悸好转,但再次出现性欲减退。故将莫雷西嗪改为慢心律200mg/次,3/d,以后患者未再就诊。

    作者:韩玉平;刘冰;王学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的监护

    我院ICU于1 995年1月~1999年12月对25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进行监护,现报告如下。1 正确评估行脾切除术特别是并发其它组织器官复合伤的患者,伤情复杂,综合评估存在的护理问题,对维持患者术后的稳定,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麻醉方法及术式,评估精神状态及意识情况;观察患者心电、心率、血压、尿量,监测循环功能;观察呼吸、脉搏氧饱和度、气管插管、皮肤粘膜、末稍循环、创口出血,检查引流管、尿管、胃管等。

    作者:王振荣;张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肺癌切除术后整体护理及出院指导

    肺切除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整体护理在其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有其特点,而出院时的合理指导,能大可能尽快使患者得以康复,并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1 临床资料本文总结了我院1996年1月~1999年7月肺癌切除146例,通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均得到临床治愈,满意度99%。半年,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5%、84%、62%、42%。

    作者:郭红梅;李爱玲;范永红;宋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脐血辅助联合化疗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白血病21例

    目前,成人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是棘手的难题之一,有效治疗的探讨及推广十分必要。我院于1995年1月~1999年1月应用米托蒽醌(Mx)、阿糖胞苷(A)、足叶乙甙(E)组成的MxAE方案联合新鲜脐血输注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1例ANLL均为住院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1 5~58岁,中位年龄32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检查确诊。难治性14例(M12例,M2 5例,M41例,M54例,M 6 1例,慢粒白血病急粒变1例),在用本方案治疗前均经DA、HA、HDA方案诱导2~3个疗程未达完全缓解。复发性7例(M11例,M2 3例,M41例,M5 2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白血病化学治疗讨论会制订的标准[1]。

    作者:魏玉静;刘爱云;赵阳;夏德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导管介入股动脉插管可脱性球囊海绵窦栓塞治疗颅内动脉海绵窦瘘10例临床观察

    1995年3月~1997年6月我们应用导管介入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棉窦瘘10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具体方法全部应用法国BALT公司生产的乳胶球囊,在X线电视屏幕监视下行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充分了解瘘口大小,方向及侧支循环情况,选不同型号,行海棉窦栓塞。

    作者:荣景辰;罗洪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用PCR-SSCP分析P53基因突变与HPV感染的关系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肿瘤基因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认为肿瘤形成与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明显关系。实验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基因有明显抑止肿瘤形成的作用。目前对P53基因已有广泛研究。但在宫颈癌中HP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意在阐明HPV感染、P53基因突变与宫颈癌形成之间的关系。

    作者:孙续国;李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术式的改进

    改进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术式,目的是为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1 方法根据CT片在OM线以上选出血肿厚层并在头皮上用龙胆紫标记出该血肿层中心C点及后缘A点,A点前2cmB点即为锥颅穿刺点。BC间距离即为置管深度,引流管尾侧末侧孔距头端距离为BC长度减3cm,使该侧孔恰好在血肿腔低点。B点局麻后用直径5mm颅锥沿血肿长轴方向锥颅刺破硬脑膜时即有落空感,退出颅锥,沿原方向用导针置入引流管,深达BC长度时退出导针,缝线固定引流管,接引流袋。

    作者:周东升;李新选;张志俊;白西民;姚胜;党俊涛;赵金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与HLA-DRB1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创伤后MODS与HLA-DRB1相关性。方法 用PCR对37例创伤后MODS患者18对HLA-DRB1基因引物进行扩增,用ELISA进行IL-10测定。结果创伤后MODS患者DR2(DRB1*1501-DRB1*1502)基因频率显著升高。DR2+较DR2-的MODS患者血浆IL-10水平和病死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创伤后MDDS与HLA-DR2(DRB1*1501-DRB1*1502)呈正相关。

    作者:王连福;苏枭;袁宝军;李宏芬;高景利;李晓岚;闫秀纵;马宇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奥扎格雷钠和尼莫地平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分析

    1996年11月~1998年11月我们对4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Ozagrl sodium)和尼莫地平(Nimoldipine)联合治疗,并与同期采用右旋糖酐-40加复方丹参治疗的42例作对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照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订的TIA标准[1]:①突发的言语障碍及运动、感觉障碍或眩晕;②发作时间几分钟至几小时,24h症状完全消失;③反复发作。85例TIA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并在治疗前及病程24~48h后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未发现出血或缺血性病灶。所有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10.28)岁;病变部位在颈内动脉系统1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25例;平均每日TIA发作次数(2.4±1.2)次;平均病程(16.1±9.5)h。对照组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10.55)岁;病变部位在颈内动脉系统1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23例;平均每日TIA发作次数(2.2±1.1)次;平均病程(19.1±14.6)h。两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发作类型、发作频度及治疗前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飞;张有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定植在胃粘膜组织上皮细胞的微需氧G-菌。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HP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1]。研究HP感染在胃癌发病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胃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 HP感染与胃癌关系的流行病学HP感染呈全球分布,在人群中感染相当普遍。来自世界各地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在社会经济背景、地理和时间方面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刘改芬;范红敏;任爱国;袁聚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县、乡、村三级医疗单位医疗用品消毒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管理是目前医院管理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也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用物品、医护人员手消毒不合格是造成医源性感染众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全县县、乡、村三级医疗单位的消毒情况,我站于1998年7月和1999年7月对全县三级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对全县541个个体诊所、36个乡镇医院及3个县级医院的灭菌后备用的注射器、针头、器械、使用中的消毒液、体温表及医护人员手进行监测,测定其菌落总数。

    作者:阎子海;肖永红;佟志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三黄汤局部外洗治疗睑缘炎21分析

    睑缘炎是发生在睑缘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由于不注意双手清洁揉眼,造成细菌感染的机会,因屈光不正,视疲劳等诱发本病。临床上有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睑缘炎三种。本病虽不影响视力,但因刺痒、异物感、灼热感而影响患者情绪和精神不集中,又因秃睫、睫毛乱生、睑缘肥厚变形影响美容,而且病程长,难治愈,无特效药物,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我们于1 995年1月~1 998年12月,应用中药三黄汤外洗治疗本病21例,疗效满意,简要报告如下。

    作者:张越新;杨礼;吕翠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脑通治疗48例老年性痴呆疗效分析

    痴呆是指大脑结构的弥散性损害使患者在意识清醒的背景下出现持久的全面智能减退,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1]。本文主要指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这是一组进行性,慢性神经精神症候群常伴有各种躯体失调、情绪紊乱、性格改变。多起病于老年人,但其脑力衰退的程度和进程均明显超过正常老龄化的生理性衰退,早期不易被察觉,症状渐加重,常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及经济损失。我们采用脑通口服片剂治疗痴呆,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敏;杨丽萍;徐静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内镜下诊治Dieulafoy病14例报告

    Dieulafoy病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少见病因之一,我院于1996年2月~1999年11月共诊治1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4例,年龄17~68岁,平均41岁。临床表现均为大量呕血、黑便及休克,本组13例均是第1次出血。另1次表现2个月以内反复大出血3次,前2次均未发现出血病灶,第3次才明确诊断。本组12例均无明显出血诱因,1例饮酒后发作,1例因上呼吸道感染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既往疾病史:2例有间歇性上腹部隐痛史,余12例均无上消化道疾病史。入院平均血红蛋白浓度45g/L(35~62g L),平均输血量1 530ml(1 200~2 600m1)。

    作者:朱雄;李辰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健康人群视网膜动脉硬化患病率调查分析

    视网膜动脉硬化是一常见眼底病变,我院在进行健康查体时,对受检者全部进行眼底检查,调查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发病情况,旨在研究其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我公司科级以上干部及中级技术职称以上1404例进行健康查体,其中男1109例,女295例,年龄26~91岁,均进行眼底、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测,后由内科医师作出诊断。

    作者:刘永慧;张春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时诊断较难,根据临床统计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约占15%~25%,而病理解剖资料统计则有25%~45%[1],说明容易误诊和漏诊。国外报道肺心病伴冠心病误诊率达8%~38%,漏诊率达12%~26%[2]。两病并存时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因此如何控制肺心病并发冠心病,并提高两病并存的诊断水平和合理治疗是极为重要的问题。近年来我院收治肺心病患者353例,其中64例并发冠心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例取自我院住院确诊为肺心病患者353例,其中并发冠心病64例,占18.1%,男42例,女22例。年龄小52岁,大82岁。有冠心病易患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36例。肺心病并发冠心病曾在院外漏诊及误诊14例,达21.9%。该64例均在诊断肺心病的基础上再诊断冠心病。其中61例因支气管-肺部感染、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即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入院后诊断,仅有3例为肺心病缓解期因心绞痛发作性憋闷、心电图缺血而入院诊为冠心病进行治疗。

    作者:杨顺宏;余文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