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江;胡艳玲
流行性出血热(EHF)近年来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治愈率明显提高,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尤其重症患者肾功能恢复较慢,病情迁延不愈。为此,我们对伴有较重肾功能损害的EHF患者.在综合观察的基础上加用开搏通和多巴胺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共选择180例住院患者,并经血清特异性IgM抗体确诊。尿蛋白(++~+++),血尿素氮(BUN)>8.82mmol/L。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男59例,女31例;年龄21~68岁,平均49.6岁。中型64例,重型21例,危重型5例。入院时分期:发热期18例,低血压期9例,少尿期45例,发热期与低血压期重叠6例,发热期与少尿期重叠12例。对照组男55例,女35例,年龄20~69岁,平均46.5岁。中型66例,重型20例,危重型4例。入院时分期:发热期19例,低血压期8例,少尿期46例,发热期与低血压期重叠10例,发热期与少尿期重叠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病程和肾功能损害等方面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卫国;沙振云;魏堃;王树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病[1],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及时准确的诊断甚为重要。我院1992年7月~1998年3月对126例可疑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了B超检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6例来自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23~41岁.平均34.6岁。以急腹症前来就诊92例,一般性腹痛伴月经不规律18例,可疑早孕16例。1.2 检查方法 应用日本东芝SSA-220A型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75MHz。利用膀胱充盈法在耻骨联合上做纵、横、斜断等多方位扫查。
作者:白宇辉;王思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89~1999年我院收治11例胃复安所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或被误诊为癫痫、癔病、破伤风、流脑等,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16~58岁,以胃病(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为原发疾病,给予胃复安5mg,3/d,1例为10mg肌注。服药或肌注0.5h内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
作者:陈丽萍;徐明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顺铂(DDP)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其在多种实验中显示的致突变性、致癌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对茶多酚(TP)的研究[1]表明,TP具有抗氧化、抗突变、促进DNA修复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通过动物实验从遗传及肾毒性方面探讨TP对DDP致机体损害的影响。
作者:刘桂香;李清钊;姚林;蔚德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重型颅脑损伤伴呼吸障碍者病死率极高,国外报道为50%~85%.国内报道为36.1%[1]。我院于1995年5月~1999年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306例,对其中重型41例并发呼吸障碍者均行气管切开术,从而提高了治愈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1例中男性24例,女性1 7例,年龄2.5~72岁,平均41.8岁,其中12岁以下者6例。入院时按格拉斯哥(Glos-gow)昏迷记分为3~8分,均属重型颅脑损伤。头颅CT扫描检查,颅脑损伤定位,脑挫伤伴血肿10例,硬脑膜下血肿11例,硬脑外血肿15例,复合血肿5例。
作者:张秀丽;赵萍;王军;祁建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与糖尿病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54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清IL-4、TNF-a含量。结果 糖尿病患者IL-4平均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且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347.P<0.05)。TNF-a含量略高于时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功能调节失衡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邹吉敏;袁宝军;吴俊艳;周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传统观点认为,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收缩力,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故认为在心力衰竭时应禁忌使用,我科近两年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小剂量氨酰心安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36例患者系1994年6月~1996年6月本院住院患者。年龄42~62岁,平均(48.6±5)岁,男22例,女14例,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法)Ⅲ级7例,Ⅱ级29例,病程1~5年,随机分为二组。
作者:史晓婷;杨淑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程度的关系。方法 通过复式超声确诊CAS患者78例,并根据CAS程度将患者分为轻、重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法测定Ox-LDL含量。结果CAS组Ox-LDL含量为(1.46±0.46)nmol/ml。CAS轻组Ox-LDL含量为(1.30±0.37)nmol/ml。CAS重组Ox-LDL含量为(1.88±0.60)nmol /ml。对照组Ox-LDL含量为(0.39±0.25)nmol/m1。CAS组Ox-L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AS重组Ox-LDL含量显著高于CAS轻组(P<0.01)。结论 Ox-LDL水平可反映CAS的程度。
作者:于凯;王拥军;温玫;卫华;周茗;杨静芳;董秀敏;武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膀胱癌可溶性抗原诱导细胞毒T细胞产生,为构建膀胱癌疫苗及过继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提取膀胱癌可溶性抗原(TSA),用TSA、抗CD-3单抗、IL-2联合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动态观察细胞增殖,进行细胞表型分析和细胞因子测定;并与IL-2诱导的LAK细胞,抗CD-3单抗、IL-2诱导的CD3-AK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细胞第8d增殖7.52倍,第12d增殖28.92倍,第16d增殖32.8倍,第20d增殖36.96倍;LAK细胞第12d增殖5.72倍.第20d增殖0.82倍;CD3AK细胞第12d增殖24.46倍,第20d增殖27.72倍。实验组与LAK组、CD3-AK组比较相差有显著性(P<0.05)。第8d实验组细胞表型分析:CD4+细胞为16%,CD8+细胞为89%。第8d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达到高峰,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为85.08%。结论 TSA、抗CD-3单抗、IL-2等诱导PBMC,产生了以CD8+为主的细胞毒T细胞(CTL),这种细胞体外增殖速度快、增殖倍数高、存活时间长,并能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作者:陈雷;李晓强;张庆波;袁强;尹淑巧;李涛;左岭;程爱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下腰椎疼痛的一种常见疾病,尽管手术并发症多,但仍然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采用多的方法。我院于1984年3月~1998年1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136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36例中男87例,女49例,年龄17~72岁,并发腰椎管狭窄23例,S1~S2硬脊膜外囊肿1例,侧隐窝狭窄30例。有外伤史91例。从事体力劳动112例,主要症状为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107例,并发间歇性跛行23例。主要体征:腰椎侧屈受限姿势改变40例,腰骶部椎旁压痛并有放射痛,患侧下肢皮肤感觉减退,胫前肌力Ⅰ~Ⅱ级,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96例。L4,5椎间盘突出86例,L5S1椎间盘突出3例,L3,4椎间盘突出19例。椎管造影3例,CT检查133例。
作者:王方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现将获得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治疗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获得性TdP患者8例,其中冠心病4例,风心病伴房颤服奎尼丁2例,原因不明2例。临床特点:①均有反复发作的晕厥病史。②发作前ECG呈缓慢性心律失常5例,QT间期均明显延长,V3均有巨大U波。③发作时ECG呈TdP典型改变,持续3~8s,2例并发室颤。④实验室检查:低血钾3例,低血镁5例。治疗方法:5例发作时给予25%硫酸镁静脉推注,3例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滴,根据心率调整滴速。
作者:李祥丽;陈新建;李伟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46岁。因右上腹及右肾区钝痛不适10年,加重约1年于1998年11月30日入院。查体: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肾区叩击痛阳性,未触及包块。辅助检查:结核抗体阴性.ESR 12mm/h。B超:右肾下极可见4.3cm×4.1cm的无回声,右肾轻度积水。CT:在右肾门内侧、下腔静脉后方及右膈肌脚内侧,有4.5cm×3.5cm×10em囊状病灶,右输尿管受压外移.CT值不均约12.0Hu。KUB及IVU示右侧上段输尿管狭窄伴右肾积水。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一),拟诊为右肾囊肿。于1998年12月7日在全麻下行右侧腹膜后探查术,取经右侧第12肋切口进入腹膜后,术中见在右肾及下腔静脉后方、脊柱的右侧前方有一形态欠规整的薄壁囊肿,大小约5cm×3.5cm×9cm。内部充满金黄色液体,囊肿壁与下腔静脉粘连紧密.其他部位粘连不紧密。将囊肿予以游离,与下腔静脉粘连的1.0cm×1.5cm部分剥离困难,吸净囊肿内液体,剪去游离的大部分囊壁,搔刮基底,局部用碘伏消毒。探查脊柱无病损区。反复冲洗术野,拭净。在肾内侧原囊肿处及肾外侧各置一引流管,术后愈合良好。
作者:严博泉;董秀哲;刘少青;权昌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8岁。因胸部X线片发现纵隔肿块阴影于1999年1月10日来院求治。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胸部X线片示前上纵隔有一软组织阴影,边缘较光整,有分叶。胸部CT扫描:前纵隔见-8.6cm×6.7cm×4.4cm实性肿块,边缘清楚,密度均质,CT值42HU。增强扫描后病灶略有强化,CT值约51HU。入院诊断:恶性胸腺瘤。在全麻下经胸骨正中劈开切口手术探查,见前上纵隔肿物,形状不规则,无完整包膜,侵及右侧纵隔胸膜,后部与心包粘连,上极侵及部分左无名静脉。术中避开左无名静脉,将肿瘤及累及纵隔胸膜、心包一并切除。病理诊断:纵隔精原细胞瘤,术后应用放疗及化疗,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
作者:刘曙光;颜士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随着术后镇痛技术的发展,单一流量的镇痛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观察比较静脉及硬膜外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性30例,女性4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及静脉组,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平均32.09岁。包括择期及急诊手术。麻醉方法为臂丛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阻滞麻醉。严重全身感染,局麻药过敏,凝血功能异常,不能正确理解术后镇痛的除外。常规监测ECG、SaO2及血压。麻醉药物2%利多卡因加1:20万肾上素。
作者:张英俊;刘平水;柳顺锁;马建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肿瘤基因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认为肿瘤形成与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明显关系。实验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基因有明显抑止肿瘤形成的作用。目前对P53基因已有广泛研究。但在宫颈癌中HP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报道。本文意在阐明HPV感染、P53基因突变与宫颈癌形成之间的关系。
作者:孙续国;李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者,69岁,孕6产6,末次月经22年前,末次分娩38年前。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少量阴道出血2次,每次持续均约1周来我院就诊。行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故门诊行宫腔细胞学检查及分段诊刮术。细胞学报告:子宫内膜细胞示增生倾向;病理报告:炎性分泌物中见有少许子宫内膜腺体。3个月前又有少量阴道出血,再次行超声检查显示:子宫4.1cm×4.1cm×3.5cm,肌层回声欠均匀,内膜厚2.0cm呈团状非均质结构,内见散在小暗区,大直径0.6cm,但无血流显示。为明确诊断于2000年2月15日收入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BP 22/12kPa,P 120/min,T37.5℃。妇科检查:外阴为老年萎缩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萎缩,宫体中位、萎缩不明显,质中,可活动,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异常。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见:宫颈内口上方有一赘生物,直径2cm,呈囊泡状,延伸至宫底并覆盖右输卵管入口,其底部周边清楚,相邻内膜萎缩;左输卵管入口处可见直径1cm桑椹状粉红色赘生物,表面充血。
作者:盛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重要并发症之一,Ⅰ型DM约30%~40%发生肾功能不全,Ⅱ型DM病程20年后临床蛋白尿的发生率达25%~31%,5%~10%的Ⅱ型DM患者因肾病致死。所以防治DN的发生和发展十分重要。DN的分期:Ⅰ期:肾脏肥大和高滤过期,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其尿白蛋白排出率(UAE)<20μg/min或<30mg 24h。运动后增加,休息后可恢复。Ⅲ期: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UAE为20~200μg/min或30~300mg/24h。Ⅳ期:临床蛋白尿期,即临床DN期,UAE>200μg/min。Ⅴ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Ⅲ期以前为DN早期。
作者:李喜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6年11月~1998年11月我们对4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Ozagrl sodium)和尼莫地平(Nimoldipine)联合治疗,并与同期采用右旋糖酐-40加复方丹参治疗的42例作对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照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订的TIA标准[1]:①突发的言语障碍及运动、感觉障碍或眩晕;②发作时间几分钟至几小时,24h症状完全消失;③反复发作。85例TIA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并在治疗前及病程24~48h后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未发现出血或缺血性病灶。所有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10.28)岁;病变部位在颈内动脉系统1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25例;平均每日TIA发作次数(2.4±1.2)次;平均病程(16.1±9.5)h。对照组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10.55)岁;病变部位在颈内动脉系统1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23例;平均每日TIA发作次数(2.2±1.1)次;平均病程(19.1±14.6)h。两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发作类型、发作频度及治疗前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飞;张有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木糖葡萄球菌为条件致病菌,我院于1999年4月,于脑干损伤患者的气管切开术后排出的脓汁内,培养分离出一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木糖葡萄球菌。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患者,男,33岁,因脑干损伤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术,发现气管内大量脓汁,将脓汁作细菌培养:标本接种于血平板.35 ℃培养24h后,长出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乳白色直径0.5~1mm小菌落,无溶血环。G+葡萄状排列球菌—木糖葡萄球菌。
作者:鲁晓娟;张敏;沈福利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血液中单核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kline phosphatase,AKP)呈阴性。本文对灌洗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以偶氮偶联法进行细胞化学染色,对其碱性磷酸酶的阳性反应进行探讨,并从肺泡巨噬细胞的获取、固定时间及孵育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摸索。
作者:田艳霞;高俊玲;郑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