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剑波;赵玉萍;张浩;高潇;赵永厚
目的 观察散结通络方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放疗后予散结通络方口服,对照组予单纯放疗及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肿瘤标志物水平(CEA、CA50、CA199、CA125)及免疫功能指标(NK、CD3+、CD4+、CD8+、CD4 +/CD8+)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89.4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疗程期间,治疗组、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5.67个月和3.29个月,组间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CEA、CA50、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NK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散结通络方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可显著抑制脑转移瘤生长,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项莲莲;李炜;张炜;徐祖红;王中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丹蛭降糖胶囊(DJC)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I3 K/A 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取雄性SD大鼠5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动物给予高脂饲料4周,按35μg/g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1次.造模成功后,大鼠再分为模型组,DJC高、低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DJC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DJC 1.08 g· kg-1·d-1、5.04 g· kg-1·d-1,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10 μg·kg-1 ·d-1,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0.9% NaC1溶液.模型组、药物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8周,并连续灌胃8周,留取肝脏,逆转录反应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PI3K、AKT mRNA表达,取血清测定血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I3K、AKT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予DJC后,肝组织PI3K、AKT mRNA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大鼠造模后血糖明显升高(P<0.01),DJC灌胃后,高、低两组血糖显著下降(P<0.01),疗效与吡格列酮近似(P>0.05).血糖与PI3K/AKT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DJC对糖尿病大鼠肝脏PI3K/AKT信号通路过度表达有显著干预作用,可能与保护肝脏、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李中南;方朝晖;熊园园;刘珊珊;张帆;黄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探讨有关郁证四诊的注意要点及方法.望眼神是诊断郁证为重要的方法;闻诊需认真听取患者的病情倾诉,分析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和性格;问诊与闻诊交叉融合,宜在建立医患信任的基础上由浅入深,重点了解患者有无“为情所伤”及既往病史和素质禀赋;切诊主要指体格检查.在中医传统四诊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实验室、有关量表等相关检查手段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
作者:蒋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置管引流术结合虚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予置管引流术结合虚挂线治疗,对照组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创口愈合时间、复发率、术后疼痛评分、肛管直肠压力及肛门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12%和82.3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和第10天时,治疗组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置管引流术结合虚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可在有效保护肛门功能的基础上提高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云龙;郭修田;曹永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整理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印玉教授的4则临床病案,体现了石教授运用经方治疗伤科疾病的经验,反映石氏伤科提倡“十三科一理贯之”、注重整体观念、强调气血兼顾、内外结合的学术思想.
作者:王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综述桑黄多糖的抗肿瘤机制及研究进展.桑黄多糖的抗肿瘤机制主要表现在免疫调节、抗血管生成、抗氧化三方面;桑黄多糖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能够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
作者:吕方冰;张娜;俞淑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介绍姜之炎主任分期辨治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经验.认为本病以“热、痰、瘀”为病机的中心环节;急性期以“热、痰、瘀”之实证为主,平稳期以肺脾失调为主.治疗上急性期通调肺络为要,平稳期调补肺脾为先,治以清肺通络汤加减.并附常用药对及验案1则.
作者:杨周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介绍唐汉钧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为脾虚肝郁、风温外侵、气滞痰凝,以扶正清瘿为主要治疗原则,以益气健脾、疏肝解郁治其本、扶其正,以清瘿化痰、软坚消肿治其标、祛其邪;方以扶正清瘿方为主.并附验案3则.
作者:邢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宝根1号”方治疗肺脾两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例肺脾两虚型RRTI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宝根1号”方和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IgG、IgA、IgM含量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 <0.05,P<0.01),治疗组IgG、IgA、IgM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CD3+、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CD3+、CD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宝根1号”方能改善RRTI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治疗肺脾两虚型RRTI疗效良好.
作者:丁惠玲;车大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鹿茸多肽(VAP)对微波辐射所致小鼠卵巢次级卵泡发育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75只8周龄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微波辐射组(MR组)、MR+低VAP组、MR+中VAP组、MR+高VAP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进行5 mW/cm2强度的微波辐射30天;然后MR+低VAP组、MR+中VAP组、MR+高VAP组腹腔注射VAP 30天,剂量分别为1.5 mg·kg-1·d-1、3mg·kg-1 ·d-1和6mg·kg-1·d-1.观察小鼠卵巢组织中次级卵泡的发育情况,TUNEL法检测小鼠次级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次级卵泡颗粒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Bcl-2和活化型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结果 与MR组比较,高浓度VAP显著提高了小鼠卵巢组织中次级卵泡的发育,改善其组织结构状态,显著减少次级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和活化型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升高次级卵泡颗粒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和小鼠血清中的雌激素水平.结论 VAP可显著修复微波辐射引起的小鼠卵巢次级卵泡发育损伤,其修复机制可能与减少次级卵泡中颗粒细胞凋亡,促进卵泡雌激素合成和分泌有关.
作者:潘晓燕;王喜艳;钟秀红;孙占轩;臧梦桐;孙建欣;吕士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介绍陈志维教授辨治髂骨致密性骨炎的临床经验.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肝肾亏虚、外邪入侵,治以滋补肝肾、祛湿除热、散寒疏筋、活血通络,并配以相应方药.
作者:丁玲;黄若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肛瘘缝合术治疗低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低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瘘管全层缝合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肛瘘切开术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肛门愈合时间、肛门疼痛、肛门功能等.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在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保护肛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高位肛瘘缝合术与肛瘘切开术均是治疗肛瘘的有效手术方法,但是肛瘘缝合术具有有效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减轻疼痛以及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等优点.
作者:訾维;翟文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试管婴儿技术近年来逐渐成熟,但由于大剂量激素的应用,导致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也逐渐增多,其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除用大剂量的白蛋白治疗外还缺乏其他满意的治疗方案.笔者有幸跟随上海市名老中医李祥云教授临诊,治疗多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均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将较为典型的1例整理报道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张琼;周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五禽戏治疗中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予五禽戏运动方案,对照组予康复体操运动方案.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SF-MPQ疼痛量表评分,腰腹肌群力学性能指标[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PT/BW)、平均功率(AP)、总功(TW)、腰腹肌屈伸比(F/E)]及肌电信号指标(IEMG)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终完成试验者63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②组间治疗后比较,SF-MPQ总分及PRI、PPI分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不同角速度下的背伸肌与腹屈肌力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30°/s时左侧腹外斜肌的IEM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30°/s时背部伸肌PT/BW水平与疼痛评分呈低度负相关.结论 五禽戏治疗中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可显著减轻腰背疼痛.
作者:方磊;严隽陶;曹彦俊;张广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中医证型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为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纳入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分型为肾虚型、痰湿阻滞型、气滞血瘀型的患者178例,超声检测各型患者卵巢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痰湿阻滞型、肾虚型与气滞血瘀型比较,卵巢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明显高于肾虚型和痰湿阻滞型;痰湿阻滞型与肾虚型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参数中的卵巢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关系,可以为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
作者:王艳丽;郝兰枝;李宾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结合古代典籍中的有关论述及现代文献报道,从玄府的概念、玄府的功能特性、玄府的实质、玄府密闭的病理、开通玄府治法及玄府理论的临床实践等方面,阐述玄府理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认为玄府理论是中医学极具独创性的组成部分,表明中医学对于人体组织结构的认知达到了更深的层次,在指导临床诊治许多疑难杂病过程中可以发挥显著作用.
作者:须冰;黄芳;褚湘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通过对中医古籍文献的梳理,探究历代医家“痰瘀互结”致癫狂的学术思想,分析其发病特点、病机特点、证候特点及辨治规律,为探索中医药防治精神分裂症优势内核奠定文献基础,并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柴剑波;赵玉萍;张浩;高潇;赵永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探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论治温病的特色.其主张伤寒可统治温病,提出温病大纲当分三端,论瘟疫遵戾气学说并制专方,论伏气遵《内经》之旨而定新方,辨析白虎汤证别出新意,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温病学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贡献.
作者:岳冬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介绍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基础加减治疗经断前后诸症的经验.认为阴阳失衡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平衡阴阳.并举验案1则.
作者:黄飞翔;张治芬;丛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介绍王忆勤教授辨治小儿哮喘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治疗分发作期及缓解期等,采用内服中药、穴位敷贴等法.
作者:沈邹影;许朝霞;郝一鸣;刘国萍;燕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