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晓铭;唐红娟
化疗是癌症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便秘是癌症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数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5%[1-3],赵海鸣[4]报道为43%。便秘使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肠内毒素被吸收引起机体自身中毒,可出现全身不适、烦躁不安、恶心、腹胀、食欲下降及失眠等症状[5]。临床上这些症状常不能引起医护人员重视,以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生活和治疗的信心,甚至不能使化疗顺利进行。因此,有效预防癌症化疗所致的便秘是顺利完成化疗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我们通过对180例癌症化疗患者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观察预防化疗发生便秘及相关症状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顾丽华;蔡丽华;季健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枣仁安神颗粒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枣仁安神颗粒治疗,对照组60例予佐匹克隆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总分。结果2组治疗后PSQI总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PSQ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枣仁安神颗粒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作者:陈延军;李世忠;杨立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一般认为,现代双语教育( bilingual education )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美,唐朝时期来自高丽、交趾、扶桑、天竺、波斯等周边国家的学者学习汉文化是我国早期双语教育的雏形[1]。《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将双语教育定义为“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学科知识。国内学者对双语教育的定义不同,有的主张区分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即双语教学),有的认为双语教育即双语教学,给出的定义或注重双语教学的形式,或强调双语教学的动机,或直接引用西方学者的定义[2]。尽管学者对双语教学的定义不同,但都包含2个方面:一是教师使用的语言为本族语和外语,或者完全使用外语;二是学习的内容为学科知识[3]。
作者:李成华;张庆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骨痹属于五体痹中的一种,是因风寒湿邪久羁人体筋骨关节,闭阻经脉气血,或年老体衰,骨失滋养,骨质脆弱所致,以肢体沉重麻木无力,骨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变形,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证类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退行性骨关节病。所谓膝关节骨痹证是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骨痹,现代医学称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为特点的慢性关节病。常用的西医治疗手段有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口服氨基葡萄糖、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症状较重者就需要进行关节清理或关节置换术。但西医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昂、易复发。我院采用特制的中药膏外用贴敷收到满意效果。贴敷药物通过局部穴位、皮肤透入、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消除骨痹症状,减轻并消除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积液等。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膝关节骨痹证逐渐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个严重问题。而且近几年有趋于年轻化的趋势,中医认为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是主要病机,然而西医对本病的病因仍不十分明确,治疗也只能采用对症治疗,没有从根本上治疗的方法。2013-01-2013-09,笔者采用中药贴敷治疗膝关节骨痹证80例,并与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李玉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剂量即药剂的用量,其实质就是药物应用于机体能够产生特定生物效应的量,理想的剂量要求是达到好、大的疗效,少的不良反应。中药剂量是中医学中依据传统经验为达到一定治疗作用所应用的中药量。中药剂量除具有一般药物的共有属性外,还受到中药的产地、炮制及辨证论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性,中药的量效关系异常复杂,已成为中医药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兹就中药剂量的特点与量效关系浅述如下。
作者:张卫红;吴文博;蔡建丽;赵会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排卵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PCOS排卵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枸橼酸氯米芬片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基础体温、排卵、尿促黄体激素(LH)峰值及卵泡发育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排卵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成熟卵泡日成熟卵泡个数及尿LH峰值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水平相当;2组治疗后卵泡成熟日优势卵泡形态(横径-直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势卵泡形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PCOS排卵障碍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改善优势卵泡形态,提高基础体温,促进排卵,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途径。
作者:李莲;樊亚聪;王红梅;罗亚萍;李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脂肪因子抵抗素( resistin)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痰热互结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味小陷胸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心绞痛、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脂肪因子resistin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中医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脂肪因子resistin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加味小陷胸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并能降低脂肪因子resistin的血清浓度。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止咳平喘方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 FVC),并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喘息等临床症状变化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及FEV1/FVC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止咳平喘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功能改善明显,疗效确切,患者耐受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刘秀艳;刘俊敏;程国静;刘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脑干的网状结构是人体呼吸循环等生命中枢所在部位,发病后昏迷深、延髓性麻痹,病程长,病情常进行性恶化,死亡率高,是脑出血患者中症状重、凶险、预后差的一类。脑干出血多发生于桥脑,由来自桥脑旁正中动脉及长短旋动脉破裂引起[1]。而脑干出血引起的中枢性高热是严重脑损伤表现之一,属于非感染性高热,多无寒战,皮肤干燥而无汗,体温常达40℃左右,持续超高热加重脑损伤,常导致患者在短期内死亡。物理降温能降低脑组织耗氧量,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内源性产物释放,减少钙离子内流,使脑蛋白破坏减轻,神经元继发性损伤减轻[2],而药物降温易引起应激性溃疡、体液丢失等并发症。2009-01-2012-12,我们应用物理降温对脑干出血中枢性高热35例进行干预,并与35例进行药物降温作对照,观察2组死亡率,治疗前,治疗后7、14 d格拉斯哥( GELAS)评分,结果如下。
作者:郭雪钗;季亚成;李双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是由于后睫状动脉循环障碍造成视神经乳头供血不足,引起眼睛急性缺氧而水肿的病变。发于中老年人,一般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血液黏稠度增加,或严重贫血、血压过低、眼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目前国内外对AION尚没有确切有效的药物能促进视力恢复,中医采用辨证治疗,运用中药、针灸或中药针剂等方法治疗有一定优势[1-3]。2009-01-2013-12,我们采用平肝调脾复明汤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脾虚肝旺型AION 90眼,并与单纯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90眼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马玉燕;王孝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血管性痴呆( VD)患者生活状态及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针刺治疗,对照组60例予石杉碱甲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用改良Ellman比色法检测治疗前后2组血浆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活性、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 ADL)评分情况,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2组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波幅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51.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AchE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chE水平升高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缩短( P<0.05),波幅升高( P<0.05)。结论针刺治疗VD疗效确切,其机制与升高血浆 AchE水平相关。
作者:任健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妊娠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1例予西医治疗。12个月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优于对照组(83.87%,P<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及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各项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乙肝,具有拮抗、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保胎、固胎,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刘爱菊;赵建夫;陈淑彦;张丽娟;耿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有机磷中毒迟发性多神经病是有机磷中毒常见并发症,西医多以维生素B 族维持治疗,疗效欠佳。1993-06-2013-07,我们应用调脾化痰逐瘀通络法治疗有机磷中毒迟发性多神经病32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于红娟;张巍;韩淑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卒中后抑郁( post -stroke depression , PSD )是指卒中后出现的心境低落、焦虑抑郁情绪及各种躯体症状等临床表现,持续2周以上。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 PSD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死亡率高于无抑郁的卒中患者的3.5~10倍[1]。2010-03-2013-10,我们应用温胆安神汤治疗PSD 50例,并与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4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谭洪华;李霞;张明柱;孟宪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评估系统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0例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1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前、术后常规护理。护理组按照既定系统护理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包括躯体健康评分( PHS)、精神健康评分( MHS)、改良Barthel评分,并比较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回访率93.3%,护理组回访率96.2%,2组回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干预6个月后PHS、MHS及改良Barthel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明显增加,且护理组评分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系统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骨科术后患者躯体健康、精神健康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玉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1]。中医学认为,压疮多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皮破受损,染毒溃烂而成。多发于尾骶、足跟、股骨大粗隆、髂前上棘、腓骨小头及外踝等骨突部位。主要特征为皮肤破溃,经久不愈。临床上多见于昏迷、瘫痪、骨折、大面积烧伤等久病卧床患者。按其临床特点和全身情况分为气滞血瘀型、蕴毒腐烂型及气血两虚型[2]。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尽管采取相关措施也难以完全避免,一直困扰着护理工作者。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和一些相关报道,医者对Ⅲ期压疮关注度较高。2011-01-2012-01,笔者应用特定电磁波照射加铺纯棉浴巾方法治疗早期(Ⅰ期)压疮24例,并与常规护理2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红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细菌性阴道病是妇科门诊为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由于阴道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而导致其他病原菌大量繁殖所致。年龄及体内生理激素的变化会导致阴道内环境改变,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或停止,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储存减少或缺失,阴道pH值上升,不利于乳酸杆菌的生长,因此更需个体化、针对性治疗。2013-01-2013-11,我们应用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绝经后细菌性阴道病90例,并与同法治疗已婚育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9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马连英;徐景秋;刘景艳;付国英;王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孙桂芝,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临床40余年。孙桂芝教授学术底蕴丰厚,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卓著,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关于肿瘤的学术思想体系。孙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了许多经验小方,这些小方用药精简,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孙教授侍诊学习,收益良多。兹将孙教授在临床中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小方”介绍如下。
作者:王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双乌镇痛胶囊的主要药效学镇痛作用。方法取ICR雌性小白鼠50只,根据痛阈值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双乌镇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组(1.0、0.4、0.16 g/kg),各组均10只,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分别再测痛阈,以药后应用热板法测定痛阈,进行组间比较。另取ICR小白鼠5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5组,各组均10只,5组动物分别灌服双乌镇痛胶囊大、中、小剂量,阿司匹林和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以药后测定小鼠尾尖压痛阈值。结果双乌镇痛胶囊各剂量组依赖性地提高热板法的小鼠痛阈、显著提高物理刺激引起的小鼠痛阈,双乌镇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的痛阈增加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结论双乌镇痛胶囊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郝少君;王希东;张正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王九一,河北省廊坊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擅用大柴胡汤治疗失眠、感冒、咳嗽、发热、头晕、头痛、便秘、胃痛、腹痛、呕吐、呃逆、月经不调、郁证、耳聋耳鸣、黄褐斑、水肿、胸痹、胁痛(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不孕、盗汗、乳腺增生、痤疮、鼻炎及咽炎等多种疾病。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往来寒热”、“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为主证的方剂。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提出可治疗“按之心下满痛”。方中柴胡归肝、胆经,能疏散退热,除少阳之邪,同时又有疏肝解郁利胆之效;黄芩归心、肺、胃、胆、大肠经,可清三焦之热;大黄既可泻阳明实热,又可活血化瘀,推陈致新;枳实行气消痞除满;白芍药柔肝缓急止痛;半夏和胃降逆,配生姜以止呕逆;大枣、生姜配伍能和营卫行津液,调和脾胃。综观全方当有疏肝解郁、和解少阳、通腑泄热、活血化瘀、和胃降逆之效。王老师临证遵循“师古而不泥古”的原则,强调辨证论治,其观点与山西当代老中医李可“不但不考虑西医病名,连中医的病名也无须深究”不谋而合,只要病机相合,无论何病都可用此法、此方治疗。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受益良多,现将其大承气汤验案举隅如下。
作者:刘士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