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尹辉;李青;孔令玉;路欣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中药疗法, 丰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白蛋白尿
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Gys C)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Cys C、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肌酐(Cr)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ys C、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Cys C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DN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降低Cys C,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主要临床症状,减缓病情发展.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脾肾同治理论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中医学称之为消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DN)是DM的微血管并发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有44%的慢性肾衰竭是由于DN所致[1].DM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一般5年以上即可发展为DN.由于DN早期微量蛋白尿时病情隐匿,常被忽视,从而错过了治疗的佳时机,使得病情发展迅速,终导致尿毒症而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着对DN研究的日益深入,中医学对DN的发病机制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脾肾同治理论就是在广泛深入研究DN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并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而提出的治疗原则,兹探讨如下.

    作者:王相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扶正循经平刺配合药物治疗Hunt面瘫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扶正循经平刺配合药物治疗Hunt面瘫的疗效.方法 将78例Hunt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倒采用扶正循经平刺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针刺配合药物治疗.2组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并进行治疗前后自身面神经肌电图变化(20mA电刺激)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86.8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时照组.治疗组患侧治疗前后面神经直接刺激、瞬目反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惠侧治疗前面神经直接刺激、瞬目反射与键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面神经直接刺激、瞬目反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扶正循经平刺配合药物治疗Hunt面瘫临床疗效确切,对已损伤面神经电生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薛维华;赵伟娥;李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耳压结合推拿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40例疗效观察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阵发性鼻内痒、鼻塞、喷嚏及流涕为主症,且有鼻塞、嗅觉减退等,顽固难愈.2009 -01-2011 -01,我们运用耳压结合推拿治疗PAR 4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全权;黄慧敏;宗芳;陈海林;章茂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动力灸联合针刺疗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动力灸是南京名老中医陶昆教授在古老的太乙神针灸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成的一种治疗技术,该疗法将灸法治疗、推拿手法治疗、药物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具有温热感的推拿手法,经临床证实对多种脊柱相关疾病疗效确切[1].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压迫周围血管、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2],好发于40岁左右的经常伏案工作的人群.2009 - 05-2010 - 01,我们在均予心理疏导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动力灸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颈椎病50例,并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陈莉秋;张娜;马庭秀;刘立飞;朱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止痒方治疗慢性湿疹90例临床观察

    湿疹是一种具有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及易成慢性等特点的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1].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致,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2].2006 - 10-2010 -04,我们采用止痒方泡洗治疗慢性湿疹90例,结果如下.

    作者:施斌;熊慧萍;穆迎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刺、走罐合牵拉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2例临床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给患者生活造成不便.2008 - 11-2011 - 11,我们采用针刺、走罐合牵拉治疗肩周炎42例,结果如下.

    作者:赵学萍;李彦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化瘀通络祛风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8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以上人群,以肩、臂部疼痛、麻木及颈部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1].2009 -01-2011 -09,笔者采用化瘀通络祛风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8例,并与甲钴胺片配合颈椎牵引治疗6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席占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黄芪红花酊湿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60例临床研究

    2008 - 07-2011-07,我科采用黄芪红花酊湿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60例,并与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李德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恢刺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现察恢刺法治疗骨折术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予被动活动肩关节后再行主动运动训练;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恢刺法.2组均15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主动运动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肩部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主动运动ROM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恢刺法对骨折术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侯志;罗开民;杨琳;戚天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Gys C)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Cys C、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肌酐(Cr)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ys C、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Cys C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DN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降低Cys C,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主要临床症状,减缓病情发展.

    作者:尹辉;李青;孔令玉;路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3例临床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活动的关节和其他脏器.2010 -05-2011 -05,我们采用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RA 33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1.1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确诊[1].中医辨证为痰瘀痹阻型[2].

    作者:苏君;施光其;李博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康复新液联合溃结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4例临床观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属炎症性肠病,近年来国内报道CUC患者呈逐年增加趋势[1],其中直肠乙状结肠炎更为突出,其病因和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2008 - 08-2011 -08,我们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溃结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CUC 24例,并与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混合成灌肠液灌肠治疗2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姚应琴;王振东;王峰;杨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根痛平片快速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 制订简便、快捷的根痛平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在2块薄层板上鉴别葛根、续断、白芍药、甘草和乳香.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11.5:8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同时测定根痛平片中葛根素与芍药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阴性无干扰.2种规格、7批样品根痛平片中芍药苷及葛根素含量分别为2.64 ~4.59、0.82 ~ 1.60mg/片.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色谱峰保留时问一致,空白样品无干扰.葛根素进样量在0.01512 ~1.512μ,芍药苷进样量在0.0612~2.04 μg,分别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葛根素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 =0.64%;芍药苷平均回收率为100.78%,RSD=0.90%.结论 根痛平片快速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快捷、实用.

    作者:董占军;韩桂茹;王新光;安丽娜;申玉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李春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诊治已成为当前中西医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医学认为,CAG属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

    作者:杨立红;李春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推拿手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

    眩晕是指以头目昏眩为主诉的病症,因颈椎退变或损伤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性眩晕.颈性眩晕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2009 -03-2009 -06,笔者采用推拿手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30例,结果如下.

    作者:罗志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药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20例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导致肾功能损害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生终末期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蛋白尿[1]、血尿[2]及血压水平等[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肾脏有显著的保护作用.2009 - 10-2011 - 02,笔者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CKD 3期20例,并与单纯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2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冯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方治疗小儿病症验案3则

    《伤寒论》为中医经典古籍,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其所用之方因来源于实践,证之于临床,被奉为经方,且在现代临床中也应用广泛.笔者在临床应用中遵循经方之义,但又不拘泥于经方,并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将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及小柴胡汤应用于小儿病症的治疗,疗效颇佳,兹举隅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中医证型及分期与头颅CT的关系

    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卒中发生后大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痉挛性瘫痪是卒中主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卒中急性期关于头颅CT研究很多,但痉挛性瘫痪患者恢复期与后遗症期分期标准、头颅CT演变规律及其与中医不同证型的关系则鲜有报道.2010 -09-2011 -09,我们观察了99例不同中医证型的脑梗死患者头颅CT的差别及不同西医分期患者头颅CT的变化,以期对中医证型实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王彩娟;刘俊平;王刚;杜美茹;周贵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8(IL -8)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ARDS患者随机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倒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d.统计临床疗效,检测2组入院后第1、3、5、7 dTNF及IL -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2.8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入院后第3、5、7 dTNF及IL -8水平与本组入院后第1d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2组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ARDS患者TNF及IL-8水平,阻断肺损伤演变进程,促进肺组织修复和肺功能恢复.

    作者:姜丽杰;李霞;焦丽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防己茯苓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6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防己茯芩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予防己茯苓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6例子迈之灵片口服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肢体周径、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差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肿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1).结论 防己茯芩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疗效确切.

    作者:胡满香;石玫;李浩杰;曹文利;刘晓明;李晓东;李叶;梁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