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顺;王秋来;李会芳;聂巧云;司倩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属中医学泄泻、腹痛、便秘和腹胀等范畴.病变的部位在大肠,但与肝、脾、胃的功能失调有关,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腹痛,伴随排便次数与性状的异常,但形态和生化学正常.其临床主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其发展机制仍不很明确.2007-06-2008-06,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BS 32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2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翁利婷;沈丽萍;柳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胆囊切除术后,由于麻醉、手术刺激、术后镇痛等均可引起胃肠蠕动消失或减弱,使肠管长期处于麻痹状态,少数可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越快对机体各器官的恢复越有利.穴位注射是一种将针刺和药物相结合来治疗疾病的方法.2005-2007年,我们采用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胆囊切除术后30例,观察其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玉文;张莲香;杜士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6-08-2008-08,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室性心律失常48例 ,并与胺碘酮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张玉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抗颤宁方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建立6-羟多巴胺(6-OHDA)帕金森病模型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每组8只.中药组和美多巴组分别给予中药抗颤宁方33.5 g/(kg·d)、美多巴0.125 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纹状体多巴胺(DA)、多巴克(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中药组和美多巴组DA、DOPAC、HVA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美多巴组DA、DOPAC、HVA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颤宁方能够提高纹状体下降的DA、DOPAC、HVA含量.
作者:耿百乐;闫志兰;田军彪;李哲;顾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程尚述系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主任医师,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治尤有研究.程老师从医40余载,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治学严谨,学验俱丰.笔者跟师多年,现将其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马维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调胃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应用于太阳病汗后转属阳明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本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守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指脑卒中后患侧肩部、手指、腕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皮肤发红、 发绀和温度增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僵直及皮肤、肌肉萎缩或痉挛.患者可因疼痛而不敢活动患侧上肢,严重影响了患者瘫痪上肢的功能恢复及独立生活能力.2004-01-2008-01,我们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脑卒中后SHS 63例,并与常规治疗6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爱国;吴秀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桑通颗粒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CV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桑通颗粒15 g,每日3次,饭后30 min温开水冲服.对照组42例给予美喘清25 μg,每日2次口服.2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73.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R)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桑通颗粒治疗CVA疗效确切,同时还能够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作者:吕献青;谭捷;王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用于防病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中药的真伪优劣关系到人们用药安全与疗效,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但由于历史沿革、地方习用、药材外形相近或相似出现部分品种混乱、同名异物、名实混淆、以伪充真的现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中药工作的经验,对常见的几对易掺杂混淆品进行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宋全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蠲痹汤早由宋朝杨亻炎<杨氏家藏方>所载,用药为当归、黄芪、白芍药、羌活、姜黄、防风、甘草, 功用:祛风利湿、补益气血,注重于调和营卫止痹.蠲痹汤在清代医家中应用广泛,但有名同药异的现象,临床常用的是程钟龄<医学心悟>中所创制的蠲痹汤,药物组成:羌活、独活、秦艽、桂心、当归、川芎、桑枝、海风藤、木香、乳香、炙甘草,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和通络止痹的功效,偏重于理气除湿止痹.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中记载的蠲痹汤,由当归、黄芪、赤芍药、羌活、姜黄、防风、生姜、大枣、甘草所组成,源自<杨氏家藏方>,两者功效基本一致.
作者:张良登;张月;张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性肠病,病变主要侵犯结肠、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1],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本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精神压力,目前尚无特效药物.2008-02-2008-10, 我们采用中药滴注式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3例,结果如下.
作者:赵占强;麦家慧;李一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5-2007年,笔者在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30例,并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在泌尿系统的主要表现,有关资料显示DNB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为27%~85%[1].由于排尿障碍,易致顽固性尿路感染,使病情难以控制,甚至影响肾功能,为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之一.2004-2007年,我们采用济生肾气汤合前列地尔治疗DNB 26例,并与济生肾气汤治疗25例及前列地尔治疗2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随子云;栾英辉;任书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剥脱性唇炎是以唇红缘持续性脱屑为特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疾病.2000-01-2008-06,笔者采用中药唇膏外涂治疗剥脱性唇炎100例,并与红霉素外涂治疗7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也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消化道常见的功能动力障碍性疾病,目前发病原因不明,为一种典型的胃肠道心理疾患.2004-03-2008-02,我们采用疏肝健脾益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4例,并与西药吗丁啉治疗4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朱翠萍;张鹏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1]是一种免疫器官受累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淋巴结肿大、疼痛,抗生素治疗无效.2007-01-2008-05,我们采用西医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18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17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崔淑范;翟佳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卵衰冲剂与人工周期并用对卵巢早衰患者血雌二醇(E2)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152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医结合组58 例,用抗卵衰冲剂、人工周期方案治疗;西药组58 例,仅用人工周期方案治疗;中药组36 例,仅用抗卵衰冲剂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E2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血E2、HDL-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组治疗后血TC、TG和LDL-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E2、TG和LDL-C与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卵衰冲剂与人工周期并用,能明显提高卵巢早衰患者E2及HDL-C水平,降低TC、TG和LDL-C水平,可改善患者的低雌激素状态和血脂代谢.
作者:韩连玉;叶亚智;张涛;祝佩芹;闫俊英;邢红梅;楚健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抗银1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予抗银1号方,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0例予阿维A胶囊10 mg,每日2次口服.2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皮损面积-严重性指数(PASI)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14.6%,对照组痊愈率6.7%,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皮损PASI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PAS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抗银1号方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方剂.
作者:谢韶琼;易雪梅;杨连娟;李月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白细胞减少症系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持续低于正常值(4×109/L)的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多由感染、放射线、药物及某些疾病所致.部分患者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2003-2008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5例,结果如下.
作者:王菊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2版). 1.1 急性肺脓肿 (1)可有口腔手术、全身麻醉、昏迷、异物吸入、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龋齿、肺炎或其他部位化脓性病灶之病史;(2)可分以下2种:①急性吸入性肺脓肿: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多呈弛张热型、胸痛、咳嗽、咳大量脓痰或脓血样痰,常有恶臭,少数患者可有咯血;②血源性肺脓肿:多先有原发病灶、继有畏寒、高热、咳嗽、咳痰量不多、少有脓血;(3)病变范围小,且局限于深部可无体征;病变范围较大时,局部叩诊呈浊音、语言震颤增强,呼吸音减低或增强,可闻及支气管性呼吸音或湿性口罗音;(4)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5)胸部X线检查肺部可见大片浓密炎症阴影,其中有透亮区及液平;血源性肺脓肿则一肺或两肺见多个小片状阴影或球形阴影,其中可见小空洞及液面;(6)痰培养及厌氧菌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7)需与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癌继发感染等鉴别.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