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后溪穴治疗肩周炎临床分析

宋秀媛;戴淑青

关键词:肩周炎, 针刺, 后溪穴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后溪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针刺后溪穴,并活动患侧肩部,对照组针剌传统穴位.两组均留针半小时,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66.7%,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后溪穴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病临床证候多元化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中风病的临床证候多元化与护理对策.方法 从中风病发病后3个观察期进行辨证量化诊断调查,对不同的观察期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第1观察期以痰热腑实证、风火上扰证、风痰火亢证及阴虚风动证多见,阳类证为主及阴阳证并见;第2观察期以痰热腑实证、风痰瘀阻证为主;第3观察期以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为主,阴类证居多,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中风病临床证侯多元化,在不同的阶段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使中医护理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作者:王晓灵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国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与中老年人健身保健

    1 引言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健身操,其动作舒展优美,编排精致,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体弱多病者、慢性病患者的健身保健.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人的健身保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八段锦是延缓生理性衰老的有效身心锻炼方法.

    作者:穆晓红;刘铜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内障丸加减方对氧化损伤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单体与含药血清干预氧化损伤的LECs凋亡作用的异同.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变化,阐明内障丸加减方预防或延缓SC发生发展的作用机理.方法 经24小时孵育的SD大鼠晶状体,每组6例,共30例,取囊膜铺片.以TUNEL-AP试剂盒检测LECs的凋亡,光镜下观察凋亡细胞与非凋亡细胞的分布情况,并随机选取10个视野拍摄相片,在光镜下分视野统计各组上皮细胞的凋亡数,计算LECs凋亡率.结果 光镜下显示空白组凋亡细胞数量极少,紫红色非凋亡细胞的排列紧密;氧化损伤各组的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间距离增宽.模型组及空白血清组的凋亡细胞较多;槲皮素组及含药血清组的凋亡细胞数量介于空白组与模型组之间,细胞密度亦优于模型组.结论 以内障丸加减方制备的含药血清具有对抗LEC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优于槲皮素.

    作者:詹敏;李志英;余杨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清燥救肺汤的方源、方证及临床扩展应用探析

    介绍清燥救肺汤的源流,方证,并结合兼证分析药物常用加减,后通过举例介绍清燥救肺汤的临床扩展运用.

    作者:岳滢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滋肾清心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滋肾清心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S)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中药组(32例)和西药组(3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第2~3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基础值(bFSH、bLH)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基础bFSH、bL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且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肾清心法可以改善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疗效肯定且明显优于西药组.

    作者:吕晶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谈中医情志护理方法

    中医情志护理渊源已久.历代名医提倡: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在正常情况下,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正常生理反应,不会引起疾病;但如果超出常度,则引起气机紊乱,伤及内脏.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补充,逐渐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情志护理方法,现整理如下:1 清净养神法静,即清净、心静,具体指无邪思杂念、清心静欲.

    作者:张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艾条燃烧测试试验报告

    本文介绍了一种艾条燃烧烟气生成率的测量装置的设计及原理,并进行了艾条的含水率、灰烬余量及艾条烟气率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艾条的相对平衡含水率为13.51%,相对含灰量为11.77%,相对烟气生成率为126.42%.本研究为艾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本数据和试验方法.

    作者:常小荣;兰蕾;张国山;石佳;谭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乔保均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结乔保钧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论其病机,强调辨证论治,益气健脾为其本,采用疏肝、温阳、利湿、活血辨证论治,灵活用药,防治结合.并举验案说明之.

    作者:王伟;孙宏普;乔艳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吴大真教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验案1例

    吴大真,著名中医专家,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副会长.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中医泰斗秦伯未先生,对祖国医学有精湛的造诣.曾任甘肃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骨伤学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医药报社、同济医院、北京中医药进修学院、中国药学会等单位或部门的负责工作.一直从事于医药保健方面的临床、教学、科研、新闻出版、社会团体等方面的工作.

    作者:李剑颖;李宁;吴大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药对放化疗患者的减毒增效作用临床观察

    我院肿瘤内科于2009年3月~2010年12月间,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配合放疗、化疗治疗了116例恶性肿瘤患者,并观察其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3月~2010年12月间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经CT、病理等检查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胃肠道肿瘤45例,肺部肿瘤32例,卵巢、乳腺肿瘤27例,其它恶性肿瘤12例,共计116例;男51例,女65例;年龄39岁~53岁,平均年龄(46.2±7.8)岁.

    作者:郭玉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调剂中几种易混淆中药的鉴别

    本文针对附子与白附子、黄芪与桔梗、秦皮与合欢皮、菟丝子与紫苏子、桃仁与苦杏仁、冰片与樟脑的来源、功效与主要鉴别特点分别进行了浅述.

    作者:孔燕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脾胃论》在美容临床中的应用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家李东垣的代表作,他开创了脾胃学派,对脾胃之气加以论述,提出了“人以胃气为本”的学说,强调调理脾胃的重要性,同时创立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如补中益气、益气活血等,疗效显著.笔者撷取其精髓,将其理论和指导思想与美容临床相结合,指导美容临床,治疗痤疮、黄褐斑、湿疹等常见损美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翁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黄帝内经》论闭经

    经、带、胎、产是妇女特有的生理特点,它们的正常与否反映了女性身体的健康状况.闭经作为妇科月经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困扰并影响着许多女性的生活.西医认为闭经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可因全身或局部性病变引起,根据既往有无月经来潮,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原发性闭经指年龄超过16周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者;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者.继发性闭经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者,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中医学将闭经称之为“经闭”、“血枯”、“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等.

    作者:王小红;李奕祺;郭晓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管黄与伪劣品牛肝管的鉴别

    管黄同胆黄一样均是名贵中药材天然牛黄,为牛科动物的干燥胆管内结石,又称竹节黄,空心黄.牛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中医常用中药.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熄风,解毒之功效.但是天然牛黄货源紧缺,而管黄在商品药材中又实为少见.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发现,有一种类似管黄的伪劣品牛肝管冒充管黄销售.现将其性状、经验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实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同仁们共同学习.

    作者:常香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20例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行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结果 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结论 穴位注射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明显改善或消除患儿的运动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鲍利利;段庆燕;陈业德;赵忠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40例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时间、室性早搏次数及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麝香保心丸可有效地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疗效可靠.

    作者:丁伟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中药知识与服药护理

    作为中医医院的护士,应该掌握一定的中药知识,如:中药的性味、功效、作用及副作用等.有利于正确地执行医嘱和做好服药指导,并能辨证护理病人,使病人满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双方受益.1 中药药性与护理中药的药性主要分寒、热、温、凉,古人称“四气”.四气对人体均有不同的作用和副作用.例如:清热药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可治疗热病,但服用过多可损阳气,如损伤胃肠引起腹泻及食欲不振等证;温热药具有温中散寒,健脾醒胃,兴奋脏器活动机能等作用,但药性辛热燥烈,易于伤阴化燥,多服用或长时间服用时,病人可能出现咽喉疼痛、便秘等副作用.

    作者:万凤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探析

    中西医结合具体的说,也就是中西药联合应用进行防治疾病.目前,中西联合用药已遍及临床各科.实践证明,尽管中医与西医体系各异,但都各有优胜之处,在治疗疾病上,它们是可以互补的.若正确地应用中西药联合,则能取长补短,缩短病程,增加疗效,减少化学药物的用量及毒副作用.如果配伍不当,也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毒副作用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

    作者:葛忭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一经确诊,经临床观察分析,一般都有焦虑、否认、恐惧、依赖、自私、悲观失望等心理变化.只有在护理上针对各类心理变化,做好心理护理,给予临终关怀,才能减轻患者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何做好临终护理,让患者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无憾地度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是现代护理学分支需要研究的新学科.

    作者:陈玉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要药分剂》之中药分类研究

    目的 探讨《要药分剂》对现代中药学分类的影响.方法 将二者中药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前者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分类,各剂都以后者1~2类中药为主.结论 前者是按中药功效归类的一种方法,为近代中药功效分类打下了基础.

    作者:曹臣;张志国;杨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