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磨汤口服液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代谢过程

王豪;罗志强;李梦薇;刘傲雪;马晓云;刘洋

关键词:四磨汤口服液, 吸收代谢, 大鼠, 序贯代谢方法
摘要:目的 研究四磨汤口服液在大鼠体内的吸收代谢过程.方法 采用序贯代谢方法,通过在体封闭肠环结合GCMS对四磨汤口服液的吸收代谢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四磨汤口服液中鉴定出22种成分,其中15种以原型吸收入血,3种会被肠壁酶或肝代谢,其余不吸收或者在进入肝门静脉血前就已经被代谢.结论 该研究对阐明四磨汤口服液的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野山参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野山参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多中心、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野山参的前后对比的设计方案.结果 野山参粉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积分下降,即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提高;6 min步行距离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野山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王大英;薛金贵;谢赟;王肖龙;符德玉;邓兵;马子霖;姚磊;傅晓东;刘毅;王文健;张有根;刘宗军;吴咏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中8种成分

    目的 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枇杷叶、麦冬、北沙参等)中蔷薇酸、委陵菜酸、马斯里酸、科罗索酸、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甲基黄烷酮A、麦冬甲基黄烷酮B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5%醋酸铵,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7 mL/min;柱温35℃.结果 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6.85%~99.43%,RSD 0.57%~1.33%.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参麦止嗽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雄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麻黄-五味子药对提取物制备工艺的优化

    目的 优化麻黄-五味子药对提取物制备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麻黄碱、伪麻黄碱总转移率,五味子醇甲转移率为指标,加醇量、回流次数、回流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8、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提取液减压浓缩干燥(真空度≤-0.07 MPa),麻黄碱、伪麻黄碱总转移率71.03%,五味子醇甲转移率74.81%.结论 该制备工艺有效成分转移率高,稳定可行.麻黄-五味子药对采用70%乙醇提取时,既有利于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又可减少麻黄生物碱在浓缩干燥过程中的损失.

    作者:王小花;张建军;李伟;王玉杰;汤如莹;王林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目的 建立康复新液(美洲大蠊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6种成分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的分析采用TOSOH TSK-GE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7%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10批样品(Ⅰ~Ⅹ)指纹图谱中有24个共有峰,相似度0.932 ~0.993(除样品Ⅰ).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肌苷、原儿茶酸、环(甘氨酰-酪氨酸)分别在3.460~ 173.0、3.960~198.0、3.596 ~179.8、1.338 ~66.9、3.672 ~183.6、3.552 ~177.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9.8% (2.65%)、98.0% (2.55%)、99.7% (1.59%)、100.7% (2.80%)、102.0%(2.09%)、99.6%(1.88%).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简单,可用于康复新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吕娜;王钧篪;陈丽华;沈连刚;李广志;斯建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华抱茎蓼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var.sin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 中华抱茎蓼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采用薄层色谱、正向硅胶柱、大孔树脂柱、葡聚糖凝胶柱、制备薄层、HPLC半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氨甲基)-4-甲氧基-苯酚(1)、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对羟基苯乙酸甲酯(3)、2-[2-(甲氨基)苯基]-4-噻唑甲酸甲酯(4)、对甲基苯乙醇(5)、岩白菜素(6)、熊果苷(7)、杜鹃醇-2-O-β-D-吡喃葡萄糖苷(8)、没食子酸正丁酯(9)、β-谷甾醇(10).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凡;王哲明;赵碧清;钱群刚;李漓;戴湾;许光明;周小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目的 优化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方法 以丹参中丹参酮ⅡA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先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再通过R语言结合BP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目标寻优.结果 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液料比8∶1,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提取率3.13 mg/g,与网络预测值接近.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分析和预测.

    作者:李敏;周静;虞立;范红晶;金伟锋;李晓红;张宇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元统计分析比较宛艾及31个产地艾叶HPLC指纹图谱

    目的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比较宛艾及31个产地艾叶Artemisiae argyi Levi.et Vant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艾叶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含0.2%甲酸,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330砌;柱温30℃.对结果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31批艾叶、15批宛艾指纹图谱中分别有18、2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00.31批艾叶,除河南邓州、漯河及安徽产地外,其他各产地相似度均较高,在聚类分析中被聚为一类;16批宛艾中15批可与蕲艾聚为一类;艾叶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049%;12批宛艾的综合得分高于蕲艾.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艾叶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宇卿;庄果;张须学;耿榕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皂角刺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目的 优化皂角刺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作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然后,通过测定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2%,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40 min,液料比40∶1,总黄酮提取量15.93 mg.总黄酮含有量与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皂角刺总黄酮,并且该成分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作者:刘爱朋;焦倩;郑玉光;李菁;李英;张天天;马东来;郑开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甘肃棘豆的研究进展

    甘肃棘豆是疯草的一种,所含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药理活性.本文通过系统查阅古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Elsevier、CNKI、CBM、维普、万方等电子数据库,以及网络资源中有关甘肃棘豆的文献,从营养成分、化学成分、毒理学、药理作用、内生菌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为该药材的正确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李海燕;沈丹丹;黄新异;葛斌;孟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姜黄素联合雷公藤红素体内外抗胃癌作用评价

    目的 评价姜黄素联合雷公藤红素体内外抗胃癌作用及联用优势.方法 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建立裸鼠BGC823细胞胃癌皮下移植模型,评价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姜黄素+雷公藤红素给药后的抑瘤率、安全性及荷瘤裸鼠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 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均可抑制BGC823细胞增殖,IC5o分别为(57.47±5.22)、(2.11±0.07)、(0.22±0.01)μmol/L.姜黄素+雷公藤红素(10 μmol/L +2 μmol/L)可以诱导(73.07±3.82)%的BGC823细胞凋亡.姜黄素+雷公藤红素联合灌胃给药对BGC823细胞荷瘤裸鼠的抑瘤率为(64.87 ±4.16)%、中位生存时间为50.5 d,对体质量、肝指数和脾指数无显著毒副作用,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姜黄素联合雷公藤红素在体内和体外均有显著协同抗胃癌作用.

    作者:苗金钰;佘君;张玉磊;孙万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党参炔苷解吸-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的优化

    目的 优化党参炔苷解吸-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方法 以党参炔苷得量为评价指标,药材粒度、解吸液浓度、提取溶剂、压力、时间、温度、次数为影响因素,单因素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药材粗粉加入3倍量80%乙醇解吸30 min后,再加入10倍量40%乙醇,50℃下减压(真空度-0.03 MPa)提取2次,每次15 min,该方法下党参炔苷得量显著高于水煎煮、乙醇回流、渗滤提取.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提取温度低,乙醇用量少,可用于提取党参炔苷.

    作者:杨军宣;郭振宇;张毅;吕姗珊;周年华;周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西归粗多糖对游泳力竭小鼠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目的 研究西归粗多糖对小鼠游泳力竭后的抗疲劳作用.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苷阳性对照组[360 mg/(kg·d)],西归粗多糖低、中、高3个剂量组[100、200、400 mg/(kg·d)].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相应药物干预14 d后,各组进行负重力竭游泳,分别测定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小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血糖的含有量;小鼠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脏线粒体中Ca2-Mg2+-ATP酶活性、丙二醛(MDA)及肝糖原含有量;小鼠肌糖原含有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西归租多糖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P<0.05或P<0.01);明显降低小鼠血清CK、LDH活性(P<0.01);明显提高小鼠血糖含有量(P<0.01);明显降低小鼠肝脏中MDA含有量(P<0.01);明显提高小鼠肝脏中SOD活性及肝脏线粒体中Ca2-Mg2-ATP酶活性(P<0.01);明显增加小鼠肝糖原、肌糖原含有量(P<0.01).结论 西归粗多糖能改善小鼠力竭游泳后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能力,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作者:段金成;罗顺迪;曹祖高;郭美仙;沈磊;杜一民;刘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虎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目的 分离纯化虎杖总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虎杖总多糖,联合DEAE-纤维素、Sephadex G-100柱色谱对虎杖总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对均一多糖进行纯度鉴定和分子量测定;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单糖组成;甲基化、气质联用(GC-MS)、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2个均一多糖PPⅠ、PPⅡ,其相对分子量分别为7780 Da、5720 Da.单糖组成实验表明PPⅠ、PPⅡ主要由葡萄糖构成.甲基化实验表明PP Ⅰ、PPⅡ均以1→4、1→3,4、1→4,6葡萄糖苷键存在,摩尔比分别为17∶1∶4、21∶1∶3.红外光谱及核磁波共振波谱对其结构分析证明PPⅠ、PPⅡ由α-型吡喃糖连接而成.结论 PP Ⅰ、PPⅡ是由α-(1,4)、α-(1→3,4)α-(1→4,6)吡喃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不同结构、不同分子量的均一多糖.为进一步研究虎杖均一多糖的结构及活性提供依据.

    作者:刘希全;焦连庆;于敏;张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目的 确定中药质量常数建立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的评价方法.方法 观察并测量牡丹皮饮片的形态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丹皮酚与芍药苷的含有量,根据计算出的牡丹皮中药质量常数将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 按照牡丹皮饮片的质量常数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质量常数大于等于1.56、二级质量常数小于1.56且大于等于1.12、三级质量常数小于1.12.结论 该方法将牡丹皮饮片的外在特征与内在质量联系在一起,较为客观地划分牡丹皮饮片等级,为其等级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夏成凯;胡云飞;陈思宇;方成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我院2015年一季度门诊中成药处方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规范和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一季度门诊中成药处方4 35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抽取处方中,41~65岁的患者使用多;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数居首位;66.32%的处方只含有1种中成药;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分别占不合理处方数的86.63%、13.37%.结论 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临床医师应规范化书写处方,加强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严格参照说明书用药,并重视中成药联合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罗毅;郭咸希;雷嘉川;宋金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斑蝥素酸镁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转录组的影响

    目的 通过RNA-seq分析斑蝥素酸镁对肝癌细胞转录组的影响,为阐明斑蝥素酸镁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提供分子信息,以期为临床上利用斑蝥素酸镁治疗肝癌提供相关理论基础.方法 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用不同浓度(0、0.895、1.790、2.685 μmol/L)的斑蝥素酸镁干预48 h后,利用MTT检测细胞抑制率;采用illumina Hiseq2500测序平台对1.790μmol/L处理组和对照组(0μmol/L)进行RNA-seq分析;根据RNA-seq结果,利用qRT-PCR检测了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等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0.895、1.790、2.685 μmol/L)的斑蝥素酸镁干预48 h后,与对照组(0μmol/L)比较,均能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t=33.48、90.30、151.01,P<0.01).通过RNA-seq分析,斑蝥素酸镁干预后,共导致150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82个基因显著下调(P<0.01),68个基因显著上调(P<0.01),这些差异基因涉及Ribosome、Hippo signaling pathway、MAPK signaling pathway、PI3K signaling pathway、mTOR signaling path-way等通路,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代谢及凋亡;通过qRT-PCR检测,1.790 μmol/L斑蝥素酸镁能够显著降低PI3K、Akt及ERK1/2的转录水平,抑制细胞增殖.结论 通过RNA-seq检测及分析,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的抑制可能在斑蝥素酸镁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中发挥作用.

    作者:谭香玉;晏容;刘云;刘流;王灵军;李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绿萝花及其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藏药绿萝花及绿萝花多糖对机体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绿萝花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S180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绿萝花水浸膏和水溶性粗多糖为研究材料,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以肿瘤生长抑制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白细胞介素-2 (IL-2)、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为检测指标.结果 小鼠在接种S180肉瘤细胞后,血浆中IL-2、TNF-α、IFN-γ含量明显下降;灌服环磷酰胺后,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下降,以脾脏指数下降明显,血浆IL-2、TNF-α、IFN-γ含量升高;口服不同剂量绿萝花水浸膏及多糖后,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增加,血浆IL-2、TNF-α、IFN-γ含量明显升高,尤以中剂量绿萝花水浸膏和多糖更为明显.结论 不同剂量绿萝花及绿萝花多糖均具有抑制S180肉瘤生长的能力,均上调荷瘤小鼠血浆IL-2、TNF-α、IFN-γ的水平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效果,1.0 g/(kg·d)绿萝花干膏和100 mg/(kg·d)绿萝花多糖连续灌服14 d效果好.

    作者:孙翠翠;朱子凤;顾员印;丁淑梅;刘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柳杉枝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柳杉枝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中压液相(MCI)、Sephadex LH-20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海松酸(1)、山达海松酸(2)、乙酰基异柏酸(3)、复瓦杉酸(4)、异柏酸(5)、松叶酸(6)、13-表柏油酸(7)、19-acetylagathadiol (8)、agatadiol(9)、植醇(10)、榄香醇(11).结论 化合物1 ~ 10为二萜,化合物11为倍半萜;化合物2、3、6~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丁林芬;谢章巧;晏通;程彬;郭亚东;宋流东;吴兴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珍黄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的研究

    目的 建立珍黄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要求,对珍黄胶囊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的计数方法以及控制菌的检查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研究.结果 采用供试品溶液稀释法(1∶100,1 mL/皿)进行需氧菌总数的测定,采用供试品溶液稀释与培养基稀释结合的方法(1∶20,1 mL分注2皿)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采用常规法进行大肠埃希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查,采用培养液稀释法(200 mL TSB)进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查.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经过验证,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的有关规定.

    作者:庞云娟;樊文研;刘康连;周晓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芩-黄连药对防治D-半乳糖痴呆小鼠的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黄芩-黄连药对对D-半乳糖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每天1次,连续8周诱导小鼠痴呆模型,与此同时分别灌胃黄芩-黄连药对5、10、20 g生药/kg,吡拉西坦0.75 g/kg,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在给药后4、8周时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并于试验结束时测定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脑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连续注射D-半乳糖4、8周后,黄芩-黄连药对能显著缩短D-半乳糖痴呆小鼠在定向航行和空间探索的潜伏期(P<0.05或P<0.01).连续注射D-半乳糖8周,黄芩-黄连药对可非常显著升高血浆SOD活性和降低MDA水平(P<0.01),同时,可降低脑组织AchE活性,并升高GSH-Px活性(P<0.01).结论 黄芩-黄连药对对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和增加脑海马组织乙酰胆碱浓度有关.

    作者:章常华;刘彤彤;邓可众;陈颖翀;林贵兵;叶荷平;涂秀英;盛军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