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草素对斑马鱼胚胎毒性和血管抑制作用

何育霖;杨雨婷;何贝轩;李玉芝;曹治兴;彭成

关键词:紫草素, 斑马鱼, 胚胎, 毒性, 血管生成
摘要:目的 评价紫草素(shikonin)对斑马鱼的胚胎发育毒性及其血管抑制作用.方法 将受精后0、10、24、48 h(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分别置于含有不同剂量紫草素的胚胎培养液中12、24、36、48 h后,显微镜下观察紫草素对斑马鱼胚胎的畸形率、死亡率、心率和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给药24 h后,紫草素对不同发育阶段斑马鱼的LD50在0.73 ~ 1.56 mg/L之间.给药48 h后,该LD50值在0.25 ~0.39 mg/L之间.在给药大于0.5 mg/L时,紫草素能在12 h内引起斑马鱼的发育畸形,分别在1h和24 h内均能引起斑马鱼心率衰减(P<0.01),在12 h内可以显著抑制斑马鱼正常血管的生长.结论 紫草素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毒性,并对斑马鱼血管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雷公藤制剂抑制小鼠耳肿胀谱效关系研究

    目的 考察不同厂家雷公藤多苷片指纹图谱及抗炎药效,并分析指纹图谱与抗炎药效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7个厂家雷公藤多苷片指纹图谱,得到11个共有峰;选择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进行抗炎药效学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11个共有峰与其抗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 各厂家雷公藤多苷片指纹峰数目和大小差异较大且均有抗炎作用;构建了雷公藤多苷片“谱-效”模型,各共有峰与抗炎药效的关联度均大于0.5,其中9号峰和6号峰对药效的贡献较大(关联度均大于0.77),各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其抗炎作用贡献的大小顺序为:9>6>3 >5>1=10>4>8 >2=11 >7.结论 不同厂家雷公藤制剂指纹图谱不同,抗炎药效亦不同,其是共有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群综合作用的结果,将两者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各峰与药效的关联度不等,对药效的贡献强弱不同.

    作者:刘雪梅;林兵;刘志宏;杨丽娜;池婕;宋洪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脑软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补脑软胶囊(当归、川芎、黄芪、赤芍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TLC法鉴别胶囊中的当归、川芎和补骨脂,HPLC法对芍药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有量进行测定.分析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6∶84);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室温.结果 当归、川芎和补骨脂可以被准确地鉴别.芍药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分别在157.5 ~787.5 μg/mL(r=0.999 6)、10.9 ~ 54.5 μg/mL(r =0.999 6)、8.9~44.5 μg/mL(r=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98.87%、98.56、98.91%(RSD分别为1.7%、2.4%、2.5%,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补脑软胶囊的质量.

    作者:李喜香;刘效栓;毕映燕;包强;李季文;李妍怡;潘从泽;张亚会;钱梦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灵芝发酵川芎产物的抑菌性试验

    目的 研究川芎和灵芎菌质粗提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和黑曲霉供试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用水、75%乙醇、95%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等5种溶剂分别对川芎和灵芎菌质(灵芝发酵川芎产物)进行提取,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青霉5种菌作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川芎和灵芎菌质粗提液对供试菌的抑菌作用,并用平板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灵芎菌质的水和95%乙醇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极显著优于川芎(P<0.01);75%乙醇和丙酮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极显著优于川芎(P<0.01),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优于川芎(P<0.05);灵芎菌质的95%乙醇提取液对青霉的抑菌作用极显著优于川芎(P<0.01),丙酮提取液对青霉的抑菌作用优于川芎(P<0.05);灵芎菌质的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显著优于川芎(P<0.01).结论 灵芎菌质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相对优于川芎.

    作者:高慧娟;景凤;潘媛;黄金梅;曹艳茹;罗霞;张芬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随着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多种有效成分被分离、鉴定.大量的研究证明甘草粗提物及其有效成分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包括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对免疫细胞的成熟状态及活性也具有显著的影响;部分研究对这些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对近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王新绘;李金耀;刘晓颖;李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苍术、白术及苍术血中移行成分的比较

    目的 比较关苍术、白术及苍术的血中移行成分.方法 HPLC法比较空白血清、含药血清和甲醇提取液的色谱峰,确定灌服关苍术、白术、苍术提取物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 以240 nm为紫外检测波长时,关苍术和白术药材中有3个相似成分进入血液;以340 nm为紫外检测波长时,有1个相似成分.结论 关苍术的血中移行成分和白术比较接近,而与苍术有较大差异.

    作者:李纯璞;张善玉;金英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百里醌调控M2型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 考察黑种草子中的活性成分百里醌(thymoquinone)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白介素4 (IL-4)诱导鼠源巨噬细胞为M2型巨噬细胞模型;MTT法观察百里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考察巨噬细胞造模前后自身迁移力的变化、对乳腺癌4T1细胞的迁移能力变化及百里醌干预的影响;qRT-PCR法考察百里醌对M2型巨噬细胞内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的影响;Western blot法考察百里醌对细胞内ARG1、iNOS蛋白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百里醌不仅抑制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后自身迁移力的提高,也抑制M2型巨噬细胞促进乳腺癌4T1细胞的体外迁移加剧.百里醌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rg1同时提高iNOS的表达,降低STAT6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百里醌逆转巨噬细胞M2表型极化,部分通过抑制IL-4/STAT6信号通路的活化,调控Arg1/iNOS的表达消长而干预M2表型极化进程中巨噬细胞自身及其促乳腺癌细胞的体外迁移加速.

    作者:徐元;谭希;王原来;谢思楠;章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肾益气养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象、骨髓象及IL-17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益气养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血象、骨髓象及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院2010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59例CA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n=29例,予以西药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补肾益气养血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象指标;对比骨髓增生程度及百分率、非造血细胞百分率等骨髓象指标;并对比血清白IL-17及IL-17 mRNA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7% (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ReT)明显升高(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Ly)、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明显降低(P<0.05),且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髓增生程度及百分率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造血细胞百分率(40.87±8.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72±7.94)%(P<0.05).IL-17:治疗后,两组IL-17以及IL-17 mRNA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IL-17以及IL-17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益气养血法治疗CAA,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象和骨髓象,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17及IL-17 mRNA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作者:刘现辉;郭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四川省不同产地川明参中多糖和欧前胡素的测定

    目的 测定四川省不同产地川明参Chuanminshen violaceum Sheh et shan中多糖和欧前胡素的含有量,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有量,HPLC法测定欧前胡素含有量.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C18色谱柱(4.6mim× 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48 nm;柱温30℃.结果 不同产地川明参中多糖的含有量在3.10%~26.97%之间,依次为青白江>金堂>巴中>阆中>苍溪;欧前胡素的含有量在0.09~0.49 mg/g之间,依次为青白江>苍溪>巴中>金堂>阆中.结论 不同产地可能对川明参中多糖和欧前胡素的积累有一定影响.

    作者:曹柳;王晓宇;周先建;张美;胡平;杨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HepG2体外细胞培养的旋覆花抗肿瘤有效组分的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旋覆花抗肿瘤有效组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提取工艺的3个因素(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进行考察,以肿瘤抑制率为考察指标来优选佳提取工艺.同时结合层次分析法,优选以总黄酮含有量和出膏率为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及其范围,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20倍量5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以总黄酮含有量和出膏率为指标的综合权重系数范围为0.75 ~0.90、0.10 ~0.25.结论 该优化工艺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简化了考察指标,避免了复杂的操作,可为其他中药材有效组分提取工艺的优选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作者:黄一凡;王帅;孟宪生;包永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贴膏剂黏着力测定法研究

    目的 应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黏附力测定法第四法(黏着力的测定),检测贴膏剂的质量.方法 研究了66批橡胶膏剂、19批凝胶膏剂和3批贴剂的黏着力,并考察了仪器精密度与通用性、温度、湿度及贴膏剂材料等因素对黏着力方法建立的影响.结果 温度和湿度对黏着力影响相对较大,橡胶膏剂的黏着力差别较大,凝胶膏剂普遍存在黏着力低的问题.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贴膏剂黏着力的检测.

    作者:陆继伟;夏晶;仇佳思;任重远;钱忠直;季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

    目的 用循证医学方法Meta分析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试验、交叉核对、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经筛选终纳入12篇关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与对照组比较,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血脂等指标并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更具优势,但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陈秋芳;朱晓峰;韩莉;朱诗平;金玲;罗雪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九香虫对染锰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保护

    目的 探讨九香虫对生殖系统损伤的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5只8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模型组、空白组和九香虫高、中、低剂量干预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给予腹腔注射15 mg/kgMnCl2·4H2O建立生殖损伤模型,九香虫组饲料含高、中、低剂量的九香虫,连续8周.观察和检测SD大鼠的生殖能力指标(性行为、大鼠精子数、睾丸和附睾的脏器系数、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模型组的扑捉次数,射精能力,和精子数量较空白组和九香虫中、低剂量干预组明显下降;模型组睾丸、附睾脏器系数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和九香虫高剂量干预组;模型组血清中睾酮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和九香虫干预组,而黄体生成素水平则高于空白组和九香虫中剂量干预组.结论 中剂量的九香虫对生殖系统损伤的雄性大鼠生殖功能具有佳保护功效果.

    作者:何志全;张莉;凌蕾;孙志诚;侯晓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黄精多糖的工艺

    目的 研究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黄精中多糖类成分的佳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以黄精多糖的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压力、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解吸液种类、液料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与传统水提法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佳工艺为以60%乙醇溶液为解吸液,解吸30 min,提取压力力-0.074 MPa,提取温度75℃,液料比14∶1,提取时间8 min,提取2次.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等优点,提取效果优于传统提取方法.

    作者:杨军宣;张毅;吕姗珊;周年华;周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采用青蒿素(50 μmol/L)、顺铂(10 mg/L)单药或联合处理SGC-7901细胞,根据实验设计将SGC-7901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青蒿素组、顺铂组和青蒿素+顺铂组,对照组仅加入培养基;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经处理24、48、72、96 h的增殖情况并计算增殖抑制率,采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处理24、48 h的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处理48 h后的EMT相关标记分子(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各组处理24、48、72及96 h的细胞上清液中纤连蛋白(FN)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青蒿素组、顺铂组和青蒿素+顺铂组均可呈时间依赖方式提高增殖抑制率,青蒿素+顺铂组在24、48、72和96 h后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青蒿素组和顺铂组(P<0.05);3组处理后的早、晚期凋亡率及E-cadher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N-cadherin、Vimentin水平及上清液F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蒿素组和顺铂组相比,青蒿素+顺铂组的早、晚期凋亡率及E-cadherin水平较高,N-cadherin和Vimentin水平及上清液FN水平较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蒿素和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均有细胞毒性,如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及抑制EMT;同时,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胃癌细胞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作者:郭锰;魏艳霞;任佳伟;万里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天麻钩藤口腔崩解片中3种成分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天麻钩藤口腔崩解片(天麻、钩藤、白芍、当归)中天麻素、芍药苷和阿魏酸的含有量.方法 该药物5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天麻素、芍药苷)和320 nm(阿魏酸).结果 天麻素、芍药苷、阿魏酸分别在0.153 ~1.377 μg、0.298 6~2.687 4μg、0.022 68~0.204 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97.9%、97.4%.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复方天麻钩藤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钦青;柴金苗;郭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砂仁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与其镇痛作用的关系

    目的 研究砂仁Amomi Fructus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与其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 GC-MS法建立18批不同产地砂仁挥发油的指纹图谱,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研究其镇痛作用,灰色关联度法研究谱效关系.结果 GC-MS指纹图谱中有7个共有峰,与挥发油的镇痛作用有一定关联(0.858 ~0.718),大小依次为樟脑>乙酸龙脑酯>龙脑>匙叶桉油烯>D-柠檬烯>莰烯>月桂烯.结论 砂仁挥发油的镇痛作用为多组分联合效应的结果.

    作者:李生茂;叶强;敖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乳化释药系统与液固压缩技术联用于黄芩苷制剂的研究

    目的 联合运用自乳化释药系统和液固压缩技术增加黄芩苷的溶出度,优选佳处方.方法 以自乳化释药系统(吐温-80—PEG-400—油酸乙酯)为液体赋形剂,微晶纤维素PH-101为载体材料,微粉硅胶200为涂层材料,考察黄芩苷与赋形剂之比和载体材料与涂层材料的质量比(R值),筛选出佳处方,比较与原料药、市售片的溶出度,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考察药物的晶型转化.结果 黄芩苷与赋形剂之比为25%,R值为15时,在6.4 min内即可使溶出度达到50%.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液固压缩片中主药的特征峰消失.结论 自乳化释药系统和液固压缩技术联用可使黄芩苷以无定形或分子状态溶出,且释药快速,并使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状态给药.

    作者:周维;李小芳;李培培;向志芸;李平;刘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纳达合剂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纳达合剂(北沙参,麦冬,黄连等)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反流液建立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纳达低剂量组、纳达中剂量组、纳达高剂量组和麦滋林组,每组10只.通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胃黏膜层及肌层厚度,阿利新兰-糖蛋白结合法(AB/PAS)染色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功能,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胃泌素、胃黏膜前列腺素E2、氨基己糖以及磷脂的量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纳达合剂可以显著增加胆汁反流性大鼠胃黏膜层厚度(P<0.05),对肌层厚度无显著影响;AB/PAS染色显示纳达合剂可以明显提高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功能,恢复黏膜屏障的完整性;ELISA法显示纳达合剂能够显著增加血清胃泌素、胃黏膜前列腺素E2、氨基己糖及磷脂的量(P<0.05).结论 纳达合剂具有保护模型大鼠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作用.

    作者:沈艳婷;阙任烨;陶智会;林柳兵;钱春美;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汤及其水提醇溶部位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水提醇溶部位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脂肪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再行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且空腹血糖(FBG)≥16.7mmol/L的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六味地黄汤组和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给药30 d后,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六味地黄汤及其水提醇溶部位均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BG值及FINS水平,增强了T2DM大鼠脂肪组织Irs2、Pi3k、Akt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调节T2DM大鼠脂肪组织PI3 K/Akt信号通路来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其水提醇溶部位为该方调节PI3 K/Akt信号通路的药效物质之一.

    作者:戴冰;吴沁璇;肖子曾;曾呈茜;曹璐婷;欧阳林旗;杨梦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欣怡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欣怡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30 mg/kg),欣怡胶囊高、中、低剂量组(8.4、4.2、2.1g/kg).采用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不同时间段心电图ST段的变化,分离血清,10%甲醛固定心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活性、肌钙蛋白T (cTnT)、核因子-κB (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微镜下观察受损心肌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欣怡胶囊组能够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电图ST段的抬高(P <0.05、P<0.01),降低血清中CK-MB活性、cTnT、NF-κB、TNF-α含有量(P <0.05、P<0.01),升高血清中SOD、GSH-Px活性(P <0.05、P<0.01),改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的变化.结论 欣怡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胡满燕;吴珍妮;龙子江;周宜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