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周全;魏伟锋;张宁
相比其他的活血化瘀方剂,血府逐瘀汤是近10多年来研究较多的方剂,查阅了2009-2012年万方数据库,以“血府逐瘀汤”为题目检索的文献报道,共计625篇,其中涉及药理开展包括药理研究、对比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等共51篇.本文将对以上的药理研究文献选择重点方向进行分类概述.
作者:吴剑宏;陈幸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真菌类药物胃乐宁片中猴头菌丝体多糖及其水解单糖的组成.方法 利用Roberts铜测定法选择性沉淀具有葡聚糖结构的多糖,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将粗多糖用2 mol/L三氟乙酸在110℃下水解,高效阴离子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分析其中水解单糖的组成.结果 Roberts铜测定法可消除多糖测定时添加物的干扰.胃乐宁片中猴头菌丝体多糖是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岩藻糖等单糖组成的杂多糖.结论 离子色谱法无需对单糖进行衍生化,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与硫酸-苯酚法多糖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为真菌类药物中多糖成分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曹玲;王亚超;王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离鉴定爵床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安徽产爵床全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1 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爵床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陆地棉苷(1)、异鼠李素-3-云香糖苷(2)、tachioside (3)、香草酸(4)、阿魏酸(5)、尿苷(6)、腺嘌呤(7)和爵床苷F(8).结论 爵床苷F为新的木脂体苷类化合物.
作者:吴威巍;缪刘萍;王鑫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测定羊角拗叶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无水乙醚萃取羊角拗叶乙醇提取物中的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进行初步分析,并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测定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从中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其总量的82.316%,含有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棕榈酸(24.962%)、油酸(14.925%)、叶绿醇(9.202%)、新植二烯(8.288%)、2,6-二甲氧基-D-半乳糖(3.091%)、角鲨烯(2.655%)等.结论 羊角拗叶的脂溶性成分以脂肪酸类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程纹;王茂媛;晏小霞;王建荣;王祝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亮叶杨桐总黄酮调节脂质和抗氧化的作用.方法 运用连续喂养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血脂康(300 mg/kg)组、亮叶杨桐总黄酮高、中、低剂量(200,400,600 mg/kg)组,连续灌胃给药35 d,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流流变学指标;测定肝脏TC、TG.结果 亮叶杨桐总黄酮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P<0.05),提高HDL-C水平(P<0.05);抑制TC、TG在肝脏中的蓄积(P<0.05),减少血清中AST、ALT水平(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SOD活性(P<0.05),抑制MDA产生(P<0.05);抑制血小板聚集(P<0.05);直接降低全血黏度,尤其是低切血液黏度(P<0.05).结论 亮叶杨桐总黄酮能够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改善血流流变学,保肝及抗氧化,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唐慧勤;冯旭;阎莉;卫智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旨在观察中药夏枯草水提液对人甲状腺细胞一氧化氮(N0)生成、摄碘率及钠/碘转运体(NI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增强甲状腺细胞碘摄取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人甲状腺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夏枯草水提液对体外培养人甲状腺细胞NO生成、碘摄取及NIS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促甲状腺激素(TSH) (200 μIU/mL)处理的人甲状腺细胞,夏枯草水提液抑制其NO的生成,增强碘的摄取及NIS的表达,其中夏枯草(100 g/L)作用强,并且后二者呈正相关(r=0.88).结论 夏枯草水提液能抑制甲状腺细胞NO生成,提示增强甲状腺细胞碘的摄取是通过抑制NO合成来实现的.
作者:刘新宇;刘春娜;郑久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不同材质及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对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 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3为检测指标,通过HPLC观察其超滤前后所得成分变化.考察不同材质及孔径的超滤膜对有效成分透过率的影响.结果 随着膜截留分子量的变大,各人参皂苷类成分的透过率有所提高,且纤维素材质的超滤膜对原人参二醇型皂苷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3的透过率明显大于相同截留分子量的聚醚砜膜材质的超滤膜.结论 纤维素材质的超滤膜对人参皂苷的透过率要优于相同截留分子量聚醚砜材质的超滤膜.
作者:彭菲;叶正良;李德坤;孙建强;王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南方红豆杉枝叶化学成分.方法 南方红豆杉枝叶醇提物,经过除色素、反复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方法分离,从乙酸乙酯部位其中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8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四烷酸(1),4,10-二十九烷二醇(2),β-谷甾醇(3),胡萝卜苷(4),金松双黄酮(5),银杏素(6),东北红豆杉素(7),原儿茶酸(8).结论 化合物1、2、6、7和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薛平;汤彬;姚晓;李祥;陈建伟;周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液质联用同时测定降压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氨氯地平、乐卡地平的定性及定量方法.方法 液质联用定性筛查选用Therro Hypersil ODS-2(2.1 mm×150 μm,5μm)柱,以乙腈-0.02 mol/L乙酸铵(含0.1%乙酸)(30∶7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3 mL/min.经液质联用筛查为阳性的样品用液相色谱进行定量测定,选用Thermo Hypersil ODS-2(4.6 mm× 150 mm,5μm)柱,以乙腈-0.01 mol/L乙酸铵溶液(含0.1%三乙胺,用乙酸调pH至4.5±0.0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7 nm,体积流量1 mL/min.通过对比对照品与供试品的色谱及质谱行为,对降压类保健产品中非法添加的氨氯地平和乐卡地平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结果 本方法能够在10 min内快速检测降压类保健产品中是否非法添加氨氯地平、乐卡地平2种化学药物.在从市场上抽样的53批降压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有9批样品检测出非法添加了氨氯地平.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分析检测降压类保健产品中非法添加氨氯地平、乐卡地平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杨杰;欧国灯;李泳雪;朱惠庄;梁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茵栀黄分散片、颗粒、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与黄芩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为0~9 min为327 nm(绿原酸),9~ 15 min为238 nm(栀子苷),15 ~30 min为280 nm(黄芩苷).结果 绿原酸、栀子苷和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8~12.80 μg/mL(r=0.9998,n=6),2.24~ 22.40μg/mL(r=0.999 7,n=6),86.64~866.4 mg/mL(r=0.999 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2%(RSD为1.16%,n=6)、98.49%(RSD为2.27%,n=6)和98.93%(RSD为1.60%,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茵栀黄固体制剂中绿原酸、栀子苷与黄芩苷的同时定量测定.
作者:徐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黄芩素缓释包衣微丸,优化处方.方法 以增塑剂(柠檬酸三乙酯)质量分数、内烯酸树脂聚合物比例(Eudragit RS:Eudragit RL)、以及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建立了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以微丸在2、6、12h时的释放度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考察因素和响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优化试验得到优处方为增塑剂11%,聚合物比例4∶1,包衣增重12%,其在2、6、12 h时的释放度预测值分别为28.34%、58.56%和95.00%,根据优化处方制得缓释微丸释放度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一直.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法可有效应用于黄芩素微丸的缓释包衣处方的筛选和优化.
作者:沈熊;梁健;黄廼奇;杨春欣;吕迁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药菥蓂植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95%菥蓂乙醇提取物分别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再经柱层析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diosmetin (3)、新橙皮苷(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5)、异牡荆苷(6)、蒙花苷(7)、3-thiocyanato-1-propene (8)、2,5-二羟基吲哚(9)、棕榈酸(10)、十三酸(11).结论 化合物3~7均为首次报道从菥蓂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潘正;高运玲;刘毅;杨荣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测定小鼠粪便中10-羟基喜树碱,并利用该方法研究10-羟基喜树碱在小鼠粪便中的排泄特征.方法 雌雄小鼠各30只,随机分为3组,依次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10-羟基喜树碱(80、250、500 mg/kg),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收集小鼠粪便.粪便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采用UPLC检测小鼠粪便中10-羟基喜树碱的量.结果 灌胃后雄性小鼠粪便中HCPT的累积排泄率分别为(34.11 ±21.62)%、(22.25±13.39)%、(15.84±8.05)%,雌性小鼠粪便中HCPT的累积排泄率分别为(24.01 ±16.23)%、(31.81 ±14.74)%、(23.93±6.26)%.结论 HCPT小鼠粪便中排泄量不足给药量的40%.10-羟基喜树碱在小鼠粪便中的排泄特征受小鼠性别及给药剂量的影响.
作者:张瑞;刘佳;郑健;王少明;张生;王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平肝汤配合中药灌肠疗法对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平肝汤加减治疗,中药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30 d,连续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血压、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治疗后血压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平肝汤配合中药灌肠疗法对于高血压肾病能显著改善血压、血清肌酐、血尿素氮.
作者:文辉;江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桉油精对补骨脂素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桉油精与补骨脂素对4种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IC50,选择对补骨脂素为敏感的一种癌细胞,以确定桉油精与补骨脂素的佳比例与浓度.结果 补骨脂素作用于SGC-7901、MKN-45、BGC-823、MGC-803的IC50分别为36.23、66.26、36.9、40.27 μg/mL,白蔻仁挥发油及桉油精单用无显著抗肿瘤作用,但其与补骨脂素联用,有显著的抑制增强作用.选用对补骨脂素为敏感的SGC-7901进一步研究.结论 桉油精对补骨脂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具有协同作用.桉油精与补骨脂素配伍的佳抑制比例与剂量为2∶1,72∶36 μg/mL.
作者:马兴苗;周静;范玲;李爽;刘志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高山红景天挥发油、氮酮及丙二醇对盐酸小檗碱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进行透皮吸收实验.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性成分,HPLC法测定在不同的促渗剂下的盐酸小檗碱,计算累积渗透量和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 不同促渗剂对盐酸小檗碱的透皮吸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促渗作用为5%高山红景天挥发油>3%高山红景天挥发油>5%氮酮≈6%丙二醇> 10%丙二醇≈3%丙二醇>1%高山红景天挥发油>3%氮酮≈1%氮酮,当高山红景天挥发油用量为5%时,药物的稳态透皮速率可达10.89μg/(cm2·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渗倍数为8.78.结论 高山红景天挥发油可作为盐酸小檗碱的促渗剂.
作者:付文艳;杨维旭;翁高雅;束蕾;傅海珍;戈延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周氏克金岩方(红花、麦冬、苏木、仙鹤草、鱼腥草、猫爪草等)中5个挥发油成分定量测定方法,比较配伍前后含有量变化特征.方法 利用GC法测定5种挥发油成分.HP-innowax型色谱柱(15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初始为70℃,保持10min,以10℃/min速率升至160℃,保持5 min,以0.5℃/min升至165℃,保持5 min,再以10℃/min速率升至225℃.结果 樟脑、甲基正壬酮、乙酸龙脑酯、癸酸及月桂酸分别在0.007 9 ~0.197 5μg、0.013 6~0.339 5 μg、0.363 4 ~9.085 5μg、0.039 0~0.975 0 μg及0.050 2~1.255 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7%、98.81%、98.58%、99.40%、100.13%.周氏方挥发油指标性成分量在配伍前后有明显变化,配伍后甲基正壬酮、癸酸、月桂酸量增加为配伍前的274.62%、437.73%、112.63%,樟脑、乙酸龙脑酯量降为配伍前的48.97%、58.86%.结论 此方法操作快速简便、稳定可行,初步反映了该方配伍减毒增效的合理性.
作者:吴芳;姚佳琪;尹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伴随着西医医师对中成药使用问题日益突出,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构建决策模型辅助西医医师使用中成药的方法值得探讨.构建思路为服用同一种中成药的患者的临床信息是有规律的,采集这些临床信息,进行数据挖掘进而做成模型.研究方案为筛选中风病常用中成药;选择标准人群;临床信息采集;基于数据挖掘构建辅助决策模型;模型验证.
作者:刘波;刘保延;何丽云;白文静;赵玉凤;罗文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7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在常规降糖、降压、调脂基础上随机分为参麦治疗组(每日40 mL参麦注射液)和对照组(安慰剂).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糖、胰岛素和血脂谱,用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两组平均治疗8d后,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显著降低(P<0.05);参麦注射液治疗后空腹血胰岛素水平和HOMA-IR皆有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短期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
作者:毛玉山;徐益敏;王汇;杜娟;朱忠伟;麦一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柴胡与醋柴胡抗炎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法、二甲苯致大鼠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致大鼠肉芽增生法,及炎性介质前列腺素E2(PGE2)的量,观察比较柴胡和醋柴胡的抗炎作用.结果 生柴胡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棉球引起的肉芽增生,二甲苯所致大鼠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拮抗作用(P<0.05),醋柴胡对二甲苯所致大鼠耳肿胀有拮抗作用(P<0.05).生柴胡与醋柴胡抗炎作用有差异(P<0.05).结论 以肿胀和渗出为指标,生柴胡抗炎作用优于醋柴胡.
作者:王丽娜;汪巍;徐驰;许枏;贾天柱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