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娟;卢颖兰;曾婷婷
目的:探讨多维度健康教育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维度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水平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手术相关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和健康行为水平,融合护患关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春梅;张硕梅;黄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疾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耳鼻喉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耳鼻喉疾病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莲;施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场所,患者身在其中会被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所困扰. 相关调查发现,85%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抵触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手术时的状态,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1]. 良性护患关系的构建,有助于患者病情治疗和康复,作用不容忽视. 现就护患沟通及手术室护患沟通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王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手术室为医院平台科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 随着医学发展和治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及技术不断涌现,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术中配合要求也越来越高. 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范围由单纯术中配合延展到术前及术后,参与围术期护理全过程的各个护理环节;精准医疗的理念,手术专科的细化,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目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对未来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体系给予展望.
作者:王朝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辨证食疗护理配合辨证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5例产后缺乳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35例,对照组1给予辨证穴位按摩,对照组2给予辨证食疗护理,观察组给予辨证食疗护理配合辨证穴位按摩,比较三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P<0.05).观察组干预1周后泌乳量、乳汁黏稠度、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P<0.05).结论:辨证食疗护理配合辨证穴位按摩可促进产后缺乳产妇泌乳,改善缺乳症状,对提高乳房充盈度和乳汁黏稠度、降低乳汁淤积程度有良好效果,安全无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全柳青;黄少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专职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住院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204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成立鼻内镜专职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体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研究组嗅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术后鼻腔康复情况.
作者:李慧英;利伟军;曾伟燕;郭凯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总结40例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护士及时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下,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闭合良好.结论:手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熟悉手术器械、仪器、手术过程及手术医生特点可保证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张建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血压管理在降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2011年6月150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1年7月~2016年9月146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血压管理.比较两组过度灌注发生率及监护室监护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过度灌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监护室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术后过度灌注的发生率与血压控制密切相关,加强血压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血压管理措施,可减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的发生,缩短患者在监护室监护时间.
作者:谭颜华;杨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宫颈炎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颈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宫颈炎手术患者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叙君;陈燕玲;涂林秀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4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1~7月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冯丽灵;邓艳娟;徐晓艳;郑思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在肿瘤脊柱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肿瘤脊柱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改良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3、6个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肿瘤脊柱转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
作者:魏敏;陈园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照顾者应用希望理论认知干预对脊柱损伤截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脊柱损伤截瘫患者按入组序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照顾者出院后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照顾者希望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照顾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研究组干预后总体健康、活力、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活力、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照顾者应用希望理论认知干预有助于改善脊柱损伤截瘫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丛波;郑田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导乐仪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分娩质量.方法:将2016年5~10月的115例胎位异常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4月的115例胎位异常分娩产妇分为观察组,采用体位护理联合导乐仪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矫正胎位异常有效率、临床分娩方法、妊娠结果、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分娩时镇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和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护理联合导乐仪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矫正胎位异常,提高分娩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昆;熊怡;曹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0例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在进行内热针治疗前后给予护理干预,包括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配合,记录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热针治疗,1周治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92.67%(55/60);2周治愈率为41.67%,总有效率为95.00%(57/60).治疗中、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治疗护理给予肯定,满意度较高.结论:对内热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给予有效护理配合,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和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黄莉红;王梅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加速康复外科( ERAS)是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将麻醉、护理和外科医学等学科的新研究证据相结合的一种集成创新理念,旨在减少应激反应、促进器官功能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1]. 这一概念1997 年被丹麦 Henrik Kehlet 教授首次提出后,在欧美一些国家被迅速推广;2007年黎介寿院士将这一创新理念在全国推广,之后国内相继出台了多个专家共识及指南,迅速推进了ERAS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步伐. ERAS理念引导下的手术管理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主要改进在于:术前2h口服碳水化合物液体、麻醉及镇痛方法改进、术后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等方面. 快速康复手术的实施加快了手室术精细化护理及标准化建设的步伐. 现围绕快速康复手术实施后重点改变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曲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晓莉;任慧;牛会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肠内免疫营养与全素营养疗法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8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患者术后护理中营养疗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中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护理中选择全素营养疗法实施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营养状况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HBG)、人血白蛋白(ALB)以及体质量指数(BMI)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G、IgA、IgM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营养干预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给予肠内免疫营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庞增粉;刘玉萍;李灵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在冠心病介入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106例冠心病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血脂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中文版8项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干预3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两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HSMSR、MMAS-8、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同期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患者的血脂水平、生存质量,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黄峥;职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痛急救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将胸痛中心收治的49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胸痛护士的参与分为观察组242例和对照组25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分诊、FMC2B、首份心电图、D2B、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Ridit检验,观察组满意度等级和总体疗效等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设置胸痛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绿色通道,可以显著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泽华;唐邵辉;谢红珍;徐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方式,观察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自然分娩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提高自然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