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叙君;陈燕玲;涂林秀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ERAS组在此基础上加入ERAS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水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护理可促进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毛平;陈冬梅;祝明秋;赵会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4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1~7月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冯丽灵;邓艳娟;徐晓艳;郑思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手术室是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延伸,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方式由过去的全面参与型逐渐向专科配合型转变,以适应现代外科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手术室护理模式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作者:王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在肿瘤脊柱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肿瘤脊柱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改良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3、6个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肿瘤脊柱转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
作者:魏敏;陈园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9月阴道分娩符合条件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联合早期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10~12月阴道分娩符合条件的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饮水疗法.比较两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排尿有效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可缩短首次排尿时间,提高排尿有效率,有效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萧桂冰;张翠琼;陈健飞;何桂华;刘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方式,观察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自然分娩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提高自然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种复声方式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1月行全喉切除术及术后发音重建的88例患者按照术后复声方式将患者分为食道语组16例、电子喉组44例及小喇叭组28例,术后复声8个月后采用客观及主观方法评定复声效果,并采用改良版头颈癌生活质量量表(HN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食道语组及小喇叭组患者在清晰程度、响度、总分等主观评分方面显著优于电子喉组(P<0.05),食道语组在音色方面的评分优于其他两组(P<0.05);电子喉组及小喇叭组在长发音时间及一口气音节数方面显著优于食道语组(P<0.05);食道语组与小喇叭组在音量、清晰程度等方面评分均显著优于电子喉组(P<0.05),食道语组在社会交往、娱乐工作及嗅觉等方面评分优于电子喉组及小喇叭组(P<0.05).结论:3种复声方式均有其优缺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进行复声方式的选择.
作者:邱洁华;陈岳霞;刘增琼;林奕铮;郭植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前瑜伽训练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产科门诊建立《东莞市母子保健手册》的30例参加产前瑜伽运动的孕16周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同等条件而未参加产前瑜伽运动的30例孕妇为对照组.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孕期保健,自行选择日常运动,直至分娩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怀孕16周开始进行产前瑜伽训练,直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组孕妇母婴结局以及分娩方式.结果:两组孕妇体质指标均有所提高,但对照组孕妇上升程度更高(P<0.05);观察组孕妇经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组孕妇在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专业而科学的产前瑜伽训练,可以有效控制孕妇体重,减少生产所需时间,提升孕妇自然分娩率.
作者:段冬梅;朱凤明;梁玉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宫颈炎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颈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宫颈炎手术患者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叙君;陈燕玲;涂林秀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119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水平社会支持患者的应对方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处于中间水平;不同水平的社会支持患者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每月个人收入是影响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主要因素;消极应对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提示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重点关注低水平社会支持的患者,提高其治疗信心.
作者:叶燕珊;肖俊英;陈巧平;肖丽;欧阳才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肾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缓解肾结石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术后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邵丽玲;夏惠;包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6月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即医疗-患者-亲属三位一体),并将实施该模式前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增进医患感情,同时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
作者:江毓妮;陈钦明;张冬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憋尿指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2例IVF-E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健康教育和憋尿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睡眠状况,妊娠成功率,膀胱充盈度及憋尿不适情况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状况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膀胱充盈度高于对照组,憋尿不适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憋尿指导可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睡眠状况,减少患者不良体验.
作者:杜丽娟;方新;李睿;张燕;杨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维度健康教育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维度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水平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手术相关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和健康行为水平,融合护患关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春梅;张硕梅;黄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经皮神经电刺激分娩镇痛与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为确定佳分娩镇痛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经阴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措施不同分为经皮神经电刺激组、硬膜外组、对照组.比较三组产妇在宫口扩张不同程度时的疼痛分值、第二产程运动阻滞评分、分娩满意度及分娩结局等.结果:经皮神经电刺激组、硬膜外组在宫口扩张5~6 cm、6~8 cm、8~10 cm时疼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经皮神经电刺激组、硬膜外组在宫口扩张5~6 cm时的疼痛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宫口扩张6~8 cm、8~10 cm时的疼痛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第一、二产程时间,运动阻滞,分娩满意度,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与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经皮神经电刺激分娩镇痛具有运动阻滞程度轻、缩短第一产程、不延长第二产程、不增加器械助产率等优点,具有非药物性、无创伤性、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珊珊;于秀荣;李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疾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耳鼻喉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耳鼻喉疾病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莲;施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配合创伤救治原则在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配合创伤救治原则;选取2016年1月前30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常规护理程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抢救反应时间、现场救治所用时间、转入急诊科所需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抢救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配合创伤救治原则进行护理,能有效提升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抢救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志芹;毕淑娟;吴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脾大、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增生,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患者手术耐受力较差,风险较大.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PSE)是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到脾动脉,注入栓塞剂,阻断脾脏的部分血供,使部分脾脏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达到部分脾脏切除的目的[1]. PSE引起部分脾实质栓塞、坏死,使脾体积缩小,削弱了脾脏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并可使脾内血管床减少,血细胞潴留减少,从而使外周血细胞计数升高,同时还保留部分脾脏的免疫功能,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2]. 但术后并发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整体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2018年7月,我科收治1例子宫肌瘤合并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的患者,给予脾动脉栓塞术后行经腹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经治疗和相应护理后痊愈. 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亭;许芸芸;孙秀梅;王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加速康复外科( ERAS)是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将麻醉、护理和外科医学等学科的新研究证据相结合的一种集成创新理念,旨在减少应激反应、促进器官功能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1]. 这一概念1997 年被丹麦 Henrik Kehlet 教授首次提出后,在欧美一些国家被迅速推广;2007年黎介寿院士将这一创新理念在全国推广,之后国内相继出台了多个专家共识及指南,迅速推进了ERAS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步伐. ERAS理念引导下的手术管理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主要改进在于:术前2h口服碳水化合物液体、麻醉及镇痛方法改进、术后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等方面. 快速康复手术的实施加快了手室术精细化护理及标准化建设的步伐. 现围绕快速康复手术实施后重点改变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曲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Teach-back法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7年4~6月40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传统健康教育;将2017年7~9月40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Teach-back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时、治疗24 h 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SAS评分低于入院时(P<0.01).结论:Teach-back法能有效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疼痛症状.
作者:黄淑华;热衣拉·买买提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