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于秀荣;李建华
加速康复外科( ERAS)是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将麻醉、护理和外科医学等学科的新研究证据相结合的一种集成创新理念,旨在减少应激反应、促进器官功能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1]. 这一概念1997 年被丹麦 Henrik Kehlet 教授首次提出后,在欧美一些国家被迅速推广;2007年黎介寿院士将这一创新理念在全国推广,之后国内相继出台了多个专家共识及指南,迅速推进了ERAS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步伐. ERAS理念引导下的手术管理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主要改进在于:术前2h口服碳水化合物液体、麻醉及镇痛方法改进、术后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等方面. 快速康复手术的实施加快了手室术精细化护理及标准化建设的步伐. 现围绕快速康复手术实施后重点改变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曲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9月阴道分娩符合条件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联合早期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10~12月阴道分娩符合条件的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饮水疗法.比较两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排尿有效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可缩短首次排尿时间,提高排尿有效率,有效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萧桂冰;张翠琼;陈健飞;何桂华;刘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学龄期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行尿道下裂Ⅰ期尿道成形术的40例学龄期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出现疼痛且面部表情量表(FPS-R)评分≥4分时遵医嘱应用药物镇痛;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干预,术后出现疼痛时应用正念冥想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PS-R评分、血压、心率,术后3 d内各时间点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2 h的FPS-R得分、心率和血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 d内各时间点FPS-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正念冥想训练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切口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王媛;刘春兰;吕孝娜;姜绪荣;戴敬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6月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即医疗-患者-亲属三位一体),并将实施该模式前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增进医患感情,同时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
作者:江毓妮;陈钦明;张冬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辨证食疗护理配合辨证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5例产后缺乳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35例,对照组1给予辨证穴位按摩,对照组2给予辨证食疗护理,观察组给予辨证食疗护理配合辨证穴位按摩,比较三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P<0.05).观察组干预1周后泌乳量、乳汁黏稠度、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P<0.05).结论:辨证食疗护理配合辨证穴位按摩可促进产后缺乳产妇泌乳,改善缺乳症状,对提高乳房充盈度和乳汁黏稠度、降低乳汁淤积程度有良好效果,安全无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全柳青;黄少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部分小肠切除是小肠坏死、穿孔等器质性疾病的治疗手段,小肠切除术后存在多种并发症,其中肠瘘为术后早期并发症[1]. 一旦发生肠瘘,消化液流至腹腔,将引发不同形式的腹腔感染,继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整个治疗过程复杂且有难度[2]. 2017年6月,我科收治1 例部分小肠切除术后致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患儿,属于低龄儿童,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敏;马云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总结40例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护士及时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下,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闭合良好.结论:手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熟悉手术器械、仪器、手术过程及手术医生特点可保证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张建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痛急救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将胸痛中心收治的49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胸痛护士的参与分为观察组242例和对照组25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分诊、FMC2B、首份心电图、D2B、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Ridit检验,观察组满意度等级和总体疗效等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设置胸痛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绿色通道,可以显著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泽华;唐邵辉;谢红珍;徐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场所,患者身在其中会被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所困扰. 相关调查发现,85%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抵触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手术时的状态,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1]. 良性护患关系的构建,有助于患者病情治疗和康复,作用不容忽视. 现就护患沟通及手术室护患沟通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王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在冠心病介入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106例冠心病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血脂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中文版8项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干预3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两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HSMSR、MMAS-8、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同期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患者的血脂水平、生存质量,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黄峥;职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在高龄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7月104例高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孕期保健,观察组产妇予以孕期健康教育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直至妊娠期结束.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生产2周后负性情绪评分及保健知识、行为、技能量表评分,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生产2周后与干预前相比,两组产妇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的负性情绪项评分均显著降低,保健知识、行为及技能量表评分显著升高,且同期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胆汁淤积症、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产妇早产、产褥期感染率、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低血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应用孕期健康教育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可有效改善产妇负性情绪,提高产妇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周碧仪;周宝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在肿瘤脊柱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肿瘤脊柱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改良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3、6个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肿瘤脊柱转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
作者:魏敏;陈园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以照护经验为导向的预见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和情感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研究组,在传统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以照护经验为导向的预见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并记录产后出血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产妇在分娩前和分娩后2 d负性情绪进行测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中引入以照护经验为导向的预见干预,能改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改善其情感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盈;孙芳;朱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糖尿病并发各种感染的患者也不断增多,尤其糖尿病并发深部脓肿也逐渐增多[1]. 腰大肌脓肿是指脓肿积聚于腰大肌腔隙内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较少见,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脓肿一旦形成,病情严重甚至凶险,容易导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2-3].同时感染可使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肝脏与周围组织对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导致蛋白质、脂肪分解增加,加重病情甚至出现糖尿病酮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有研究指出,77%的DKA是由感染所致[4].
作者:雷敏;刘巧艳;尹卫;步红兵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后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8例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第一秒呼出气量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6 min步行距离(6MWT)、呼吸困难程度(mMRC)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能有效提高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林;周鑫;于月月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各家医院的就诊人群不断增加,经常出现医院门诊人满为患的现象.随着住院手术患者的增多,给医院手术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手术室的高效运营已成为综合性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因此,建立手术室规范的支持保障系统是提高手术效率、保障手术安全的前提.
作者:颜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专职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住院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204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成立鼻内镜专职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体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研究组嗅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术后鼻腔康复情况.
作者:李慧英;利伟军;曾伟燕;郭凯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在心脏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32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手术开始时(T1)、术毕时(T2)生命体征相关指标,于T0、术后24 h(T3)检测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T0~T2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体温组间效应,时间点效应及组间与时间点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T3时,两组血清肌钙蛋白-I、CK-MB水平均较T0时升高,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其心肌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刘君;廖小卒;冼炎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种复声方式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1月行全喉切除术及术后发音重建的88例患者按照术后复声方式将患者分为食道语组16例、电子喉组44例及小喇叭组28例,术后复声8个月后采用客观及主观方法评定复声效果,并采用改良版头颈癌生活质量量表(HN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食道语组及小喇叭组患者在清晰程度、响度、总分等主观评分方面显著优于电子喉组(P<0.05),食道语组在音色方面的评分优于其他两组(P<0.05);电子喉组及小喇叭组在长发音时间及一口气音节数方面显著优于食道语组(P<0.05);食道语组与小喇叭组在音量、清晰程度等方面评分均显著优于电子喉组(P<0.05),食道语组在社会交往、娱乐工作及嗅觉等方面评分优于电子喉组及小喇叭组(P<0.05).结论:3种复声方式均有其优缺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进行复声方式的选择.
作者:邱洁华;陈岳霞;刘增琼;林奕铮;郭植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6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术后4 h排尿情况、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4 h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命系数评分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患者心理状态、排尿情况、生活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美凤;刘洁;冯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