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 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张建娥

关键词:23G微创, 玻璃体切割术, 手术护理配合, 护士工作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总结40例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护士及时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下,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闭合良好.结论:手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熟悉手术器械、仪器、手术过程及手术医生特点可保证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顺利完成.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多维度健康教育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维度健康教育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维度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水平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手术相关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和健康行为水平,融合护患关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春梅;张硕梅;黄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对宫颈炎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宫颈炎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颈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宫颈炎手术患者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叙君;陈燕玲;涂林秀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式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之前32例神经外科住院昏迷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18年3~9月32例神经外科住院昏迷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FMEA风险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RPN值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昏迷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FMEA模式可降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昏迷时间.

    作者:伊书锋;孙翠珍;苏霞;孙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憋尿指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憋尿指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2例IVF-E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健康教育和憋尿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睡眠状况,妊娠成功率,膀胱充盈度及憋尿不适情况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状况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膀胱充盈度高于对照组,憋尿不适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憋尿指导可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睡眠状况,减少患者不良体验.

    作者:杜丽娟;方新;李睿;张燕;杨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预防产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9月阴道分娩符合条件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联合早期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10~12月阴道分娩符合条件的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饮水疗法.比较两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排尿有效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饮水疗法,可缩短首次排尿时间,提高排尿有效率,有效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萧桂冰;张翠琼;陈健飞;何桂华;刘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音乐疗法在眼科美容整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眼科美容整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眼科美容整形手术的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治疗.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眼科美容整形手术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廖燕秋;廖敏如;蔡钰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在冠心病介入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在冠心病介入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106例冠心病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血脂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中文版8项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干预3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两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HSMSR、MMAS-8、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同期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患者的血脂水平、生存质量,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黄峥;职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链式亲情护理模式配合家庭访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链式亲情护理模式配合家庭访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链式亲情护理模式配合家庭访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生活质量测评表(HRQOL)评分及巴塞尔(BI)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BI指数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BI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链式亲情护理模式配合家庭访视对可改善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

    作者:鲁玲丽;徐冬梅;叶亚明;贺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在肿瘤脊柱转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在肿瘤脊柱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肿瘤脊柱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改良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3、6个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肿瘤脊柱转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

    作者:魏敏;陈园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肾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缓解肾结石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术后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邵丽玲;夏惠;包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个体化血压管理在降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体化血压管理在降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2011年6月150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1年7月~2016年9月146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血压管理.比较两组过度灌注发生率及监护室监护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过度灌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监护室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术后过度灌注的发生率与血压控制密切相关,加强血压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血压管理措施,可减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的发生,缩短患者在监护室监护时间.

    作者:谭颜华;杨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专职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专职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住院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204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成立鼻内镜专职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体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研究组嗅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术后鼻腔康复情况.

    作者:李慧英;利伟军;曾伟燕;郭凯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知信行理论模式在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在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理论模式指导下的延续护理服务,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量表(HPLP)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作者:李振华;肖海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SPD助力手术室耗材精细化管理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用耗材层出不穷,手术用耗材不断更新,为外科手术治疗的创新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 手术耗材品种多、规格多、用量大、出库量大、管理难度大,如何系统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地对手术室耗材进行有效管理,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是手术室管理者面对的重要课题[2-3].

    作者:魏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红花酒湿敷配合TDP治疗对内瘘皮下血肿患者康复进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花酒湿敷配合红外线热辐射仪(TDP)治疗对动静脉内瘘(AVF)皮下血肿患者康复进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68例AVF皮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联合组采用红花酒湿敷配合TDP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比较两组皮下血肿治疗有效率、血肿消退时间、血流量变化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透析患者皮下血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透析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流量不足、内瘘狭窄、内瘘闭塞、血管硬化及动脉瘤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酒湿敷配合TDP治疗对AVF皮下血肿患者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康复进度,安全性良好.

    作者:刘勤;吕丽梅;何卓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合并脾功能亢进行脾动脉栓塞术联合经腹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临床护理

    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脾大、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增生,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患者手术耐受力较差,风险较大.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PSE)是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到脾动脉,注入栓塞剂,阻断脾脏的部分血供,使部分脾脏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达到部分脾脏切除的目的[1]. PSE引起部分脾实质栓塞、坏死,使脾体积缩小,削弱了脾脏吞噬和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并可使脾内血管床减少,血细胞潴留减少,从而使外周血细胞计数升高,同时还保留部分脾脏的免疫功能,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2]. 但术后并发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整体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2018年7月,我科收治1例子宫肌瘤合并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的患者,给予脾动脉栓塞术后行经腹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经治疗和相应护理后痊愈. 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亭;许芸芸;孙秀梅;王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患者安全的日间手术管理体系构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医疗资源数量相对有限. 在这种医疗背景下,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1月发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倡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逐步推行日间手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减少患者院前等待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医疗供需矛盾.

    作者:张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部分小肠切除术后肠瘘行纤维蛋白胶封堵患儿的临床护理

    部分小肠切除是小肠坏死、穿孔等器质性疾病的治疗手段,小肠切除术后存在多种并发症,其中肠瘘为术后早期并发症[1]. 一旦发生肠瘘,消化液流至腹腔,将引发不同形式的腹腔感染,继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整个治疗过程复杂且有难度[2]. 2017年6月,我科收治1 例部分小肠切除术后致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患儿,属于低龄儿童,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敏;马云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Teach-back法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Teach-back法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7年4~6月40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传统健康教育;将2017年7~9月40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Teach-back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时、治疗24 h 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SAS评分低于入院时(P<0.01).结论:Teach-back法能有效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疼痛症状.

    作者:黄淑华;热衣拉·买买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6月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即医疗-患者-亲属三位一体),并将实施该模式前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增进医患感情,同时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

    作者:江毓妮;陈钦明;张冬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