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勤;吕丽梅;何卓妍
目的:比较经皮神经电刺激分娩镇痛与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为确定佳分娩镇痛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经阴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措施不同分为经皮神经电刺激组、硬膜外组、对照组.比较三组产妇在宫口扩张不同程度时的疼痛分值、第二产程运动阻滞评分、分娩满意度及分娩结局等.结果:经皮神经电刺激组、硬膜外组在宫口扩张5~6 cm、6~8 cm、8~10 cm时疼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经皮神经电刺激组、硬膜外组在宫口扩张5~6 cm时的疼痛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宫口扩张6~8 cm、8~10 cm时的疼痛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第一、二产程时间,运动阻滞,分娩满意度,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与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经皮神经电刺激分娩镇痛具有运动阻滞程度轻、缩短第一产程、不延长第二产程、不增加器械助产率等优点,具有非药物性、无创伤性、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珊珊;于秀荣;李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在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理论模式指导下的延续护理服务,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量表(HPLP)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知信行理论模式对乳腺癌术后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作者:李振华;肖海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119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水平社会支持患者的应对方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处于中间水平;不同水平的社会支持患者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每月个人收入是影响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主要因素;消极应对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提示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重点关注低水平社会支持的患者,提高其治疗信心.
作者:叶燕珊;肖俊英;陈巧平;肖丽;欧阳才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各家医院的就诊人群不断增加,经常出现医院门诊人满为患的现象.随着住院手术患者的增多,给医院手术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手术室的高效运营已成为综合性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因此,建立手术室规范的支持保障系统是提高手术效率、保障手术安全的前提.
作者:颜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式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之前32例神经外科住院昏迷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18年3~9月32例神经外科住院昏迷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FMEA风险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RPN值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昏迷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FMEA模式可降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昏迷时间.
作者:伊书锋;孙翠珍;苏霞;孙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肾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缓解肾结石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术后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邵丽玲;夏惠;包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眼科美容整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眼科美容整形手术的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治疗.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眼科美容整形手术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廖燕秋;廖敏如;蔡钰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ERAS组在此基础上加入ERAS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水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护理可促进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毛平;陈冬梅;祝明秋;赵会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维度健康教育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维度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水平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手术相关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维度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和健康行为水平,融合护患关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春梅;张硕梅;黄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医疗资源数量相对有限. 在这种医疗背景下,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1月发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倡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逐步推行日间手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减少患者院前等待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医疗供需矛盾.
作者:张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前瑜伽训练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产科门诊建立《东莞市母子保健手册》的30例参加产前瑜伽运动的孕16周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同等条件而未参加产前瑜伽运动的30例孕妇为对照组.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孕期保健,自行选择日常运动,直至分娩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怀孕16周开始进行产前瑜伽训练,直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组孕妇母婴结局以及分娩方式.结果:两组孕妇体质指标均有所提高,但对照组孕妇上升程度更高(P<0.05);观察组孕妇经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组孕妇在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专业而科学的产前瑜伽训练,可以有效控制孕妇体重,减少生产所需时间,提升孕妇自然分娩率.
作者:段冬梅;朱凤明;梁玉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加速康复外科( ERAS)是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将麻醉、护理和外科医学等学科的新研究证据相结合的一种集成创新理念,旨在减少应激反应、促进器官功能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1]. 这一概念1997 年被丹麦 Henrik Kehlet 教授首次提出后,在欧美一些国家被迅速推广;2007年黎介寿院士将这一创新理念在全国推广,之后国内相继出台了多个专家共识及指南,迅速推进了ERAS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步伐. ERAS理念引导下的手术管理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主要改进在于:术前2h口服碳水化合物液体、麻醉及镇痛方法改进、术后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等方面. 快速康复手术的实施加快了手室术精细化护理及标准化建设的步伐. 现围绕快速康复手术实施后重点改变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曲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6月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即医疗-患者-亲属三位一体),并将实施该模式前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增进医患感情,同时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
作者:江毓妮;陈钦明;张冬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肠内免疫营养与全素营养疗法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8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患者术后护理中营养疗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中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护理中选择全素营养疗法实施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营养状况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HBG)、人血白蛋白(ALB)以及体质量指数(BMI)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G、IgA、IgM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营养干预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给予肠内免疫营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庞增粉;刘玉萍;李灵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在冠心病介入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106例冠心病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血脂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中文版8项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干预3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较干预前,两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HSMSR、MMAS-8、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同期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患者的血脂水平、生存质量,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黄峥;职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血压管理在降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2011年6月150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1年7月~2016年9月146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血压管理.比较两组过度灌注发生率及监护室监护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过度灌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监护室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术后过度灌注的发生率与血压控制密切相关,加强血压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血压管理措施,可减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过度灌注的发生,缩短患者在监护室监护时间.
作者:谭颜华;杨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方式,观察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自然分娩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提高自然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辨证食疗护理配合辨证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5例产后缺乳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35例,对照组1给予辨证穴位按摩,对照组2给予辨证食疗护理,观察组给予辨证食疗护理配合辨证穴位按摩,比较三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P<0.05).观察组干预1周后泌乳量、乳汁黏稠度、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P<0.05).结论:辨证食疗护理配合辨证穴位按摩可促进产后缺乳产妇泌乳,改善缺乳症状,对提高乳房充盈度和乳汁黏稠度、降低乳汁淤积程度有良好效果,安全无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全柳青;黄少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0例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在进行内热针治疗前后给予护理干预,包括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配合,记录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热针治疗,1周治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92.67%(55/60);2周治愈率为41.67%,总有效率为95.00%(57/60).治疗中、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治疗护理给予肯定,满意度较高.结论:对内热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患者给予有效护理配合,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和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黄莉红;王梅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手术室是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延伸,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方式由过去的全面参与型逐渐向专科配合型转变,以适应现代外科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手术室护理模式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作者:王莹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