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承真;曹建新
概述了天麻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面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了便于企业快速检测天麻质量,提出建立一种快速、无损、低成本的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作者:杜伟锋;陈琳;丛晓东;张云;蔡宝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将支持向量机算法用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探讨建立能反映黄连解毒汤中指标性成分质量浓度与药效作用相关性的数学模型.方法 根据数学组合原理,将黄连解毒汤君(黄连)、臣(黄芩)、佐(黄柏)、使(栀子)4味药组合为11组,每组分别采用膜分离、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得到22个部位.选用鼠性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活性跟踪筛选,MTT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及各分离部位对过氧化氢(H2O2)、氯化钾(KCl)、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算法考察标识黄连解毒汤的3种指标性成分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黄芩苷、栀子苷量与保护率之间的相关性,寻找3种成分浓度的优化配比关系.结果 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的浓度比为1∶13∶12时,样品对过氧化氧致细胞损伤的保护率高;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的浓度比为13∶1∶3时,样品对连二亚硫酸钠造模的保护率高;而对于氯化钾造成的损伤,未能得出优浓度.结论 不同造模机制下得到的黄连解毒汤中指标性成分的佳浓度比不同,该汤剂中指标成分适宜的浓度范围及比例需要进一步药理实验研究确定.
作者:朱华旭;黄山;陆文聪;纽冰;郭立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定量测定祖师麻膏药中祖师麻甲素和紫丁香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AD)进行测定.色谱柱CAPCELL PAK MG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10:9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结果 祖师麻甲素、紫丁香苷进样量分别在0.088 8μg~0.266 4 μg和0.0057μg~0.017 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祖师麻甲素r=0.999 6;紫丁香苷r=0.999 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5%和98.93%,RSD分别为1.33%和1.76%(n=9).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祖师麻膏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晓萍;丁永辉;李玲莉;张妍;倪琳;杨锡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心脉隆注射液(美州大蠊)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 心脉隆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以尿嘧啶为参照物.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4.6 mm×150 mm,5μm);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分析时间15 min;体积流量0.8 mL/min.结果 建立了心脉隆注射液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测定了10批心脉隆注射液,与共有模式间具有良好的相似性.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心脉隆注射液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者:焦春香;张成桂;刘光明;李树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对苦参碱大鼠肠吸收进行考察并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在其吸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结合HPLC法,考察苦参碱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状况及不同浓度苦参碱的肠吸收情况,同时采用P-gp和OCTs抑制剂对两种转运蛋白抑制后,考察大鼠空肠对苦参碱吸收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P-gp和OCTs对苦参碱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苦参碱(400 μg/mL)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5×10-2、0.80 × 10 -2、0.40×10-2、0.35×10-2/min;不同质量浓度苦参碱(100、200、400 μg/mL)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79×10-2、0.81×10-2、0.80×10-2/min.在维拉帕米、西咪替丁存在下,苦参碱(400 μg/mL)的表观吸收系数( Papp)值分别为0.86×10-3、0.80×10 -3/min.结论 苦参碱在各肠段都有吸收,其中在空肠吸收好,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吸收,苦参碱可能不是P-gp和OCTs的底物.
作者:马小花;魏玉辉;王丹;武新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升麻提取物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工艺.方法 首次以总酚酸和总三萜皂苷按权重系数(1∶1)综合评价为指标,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升麻提取物.结果 以生药质量浓度为0.14 g/mL的上柱液,通过比上柱量为4.9g/g(药材/干树脂)的AB-8型树脂,依次用2BV蒸馏水、5BV40%乙醇洗脱,弃去水洗脱部位,回收40%乙醇洗脱部位中乙醇,减压干燥,即得.其中,总酚酸(以阿魏酸、异阿魏酸和咖啡酸之和计)和总三萜皂苷(以升麻苷H-1计)精制纯度分别达到426.00%和400.12%.结论 该法稳定、可行,能较好的纯化升麻提取物.
作者:靳波;刘友平;陈鸿平;彭月;赵袆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黄精低聚糖的分离纯化技术,并进行理化性质的分析.方法 采用80%乙醇回流提取黄精中小分子糖,然后通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活性炭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灰白色粉末状黄精低聚糖( RPO-1),对其进行理化性质鉴别和总糖测定.结果 RPO-1为糖类化合物,样品中不含酚类物质、淀粉、糖醛酸、大分子蛋白质、多肽和核酸,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总糖质量分数为91.3%.结论 黄精低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有效、实用,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
作者:王彦志;董晶晶;刘富岗;杨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中药消脓汤(大黄、连翘、黄芪和败酱草)治疗术后腹腔感染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择腹腔手术术后感染病例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给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联合消脓汤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疗程用至患者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 ~ 96 h.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并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 经治疗后试验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3.30%、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抗感染平均用药疗程分别为7.5、11.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感染治疗成本分别为1455元和209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消脓汤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消脓汤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腹腔手术术后感染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王燕萍;李德榜;董春禄;李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磁石的X射线衍射(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矿物药磁石进行分析,测定其XRD Fourier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 初步建立了以11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12批磁石的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其中4号峰和7号峰分别为石英和四氧化三铁的特征峰;所分析样品XRD Fourier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849~0.998;少数样品XRD Fourier图谱的峰数目和峰强有一定差异;生品与煅制品的XRD Fourier图谱自明显差异.结论 XRD Fourier指纹谱分析法可用于磁石药材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傅兴圣;刘训红;林瑞超;王伯涛;许虎;吴德康;刘圣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 以乳糖的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山楂叶总黄酮的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佳数学模型,然后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得到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 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无线性模型,为终拟合模型;佳处方的各时间点累计释放度的实际值和预测值接近,相对偏差绝对值小于5%,且3个验证处方零级释放特性良好.结论 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的优化.
作者:陈海亭;尹蓉莉;陈金玉;王宝才;党万太;吕懿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基于Box-Behnken实验设计探讨影响龙血竭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因素以优化佳处方.方法 以龙血竭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利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实验设计,考察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X1),泊洛沙姆188的用量(X2)以及药物的比例(X3)对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Y1)、浊度(y2)和载药量(Y3)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应的二项式数学模型优化处方.结果 优处方为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脂质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5%,5.39%的poloxmer 188作为乳化剂,含药物量为15%.结论 采用Box-Behnken实验没计可用于龙血竭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优化筛选.
作者:郝吉福;王建筑;郭丰广;孔志峰;李菲;彭新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影响全蝎匀浆提取工艺的因素并确定佳提取工艺.方法 将冷冻全蝎匀浆后,以蛋白得率为指标,以提取次数、溶剂量、提取时间和NaCl浓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全蝎匀浆提取佳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的佳提取工艺为全蝎匀浆后,即加入5倍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每次提取1h,NaCl浓度5%,提取3次.结论 NaC1 的浓度是影响全蝎匀浆提取工艺的关键因素,验证性试验表明,优选的匀浆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侯林;田景振;姬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简要介绍机器视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引出其在实现中药性状“形色”客观化表达及外观品质量化评价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设想进行了系统探讨,对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作者:黎江华;吴纯洁;孙灵根;王双双;张继良;黄勤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雷氏大疣蛛毒素的分离及其分离组分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反相层析(RPC)法分离纯化雷氏大疣蛛毒素各组分,MTT法测定各分离组分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对其有效组分13进行量效、时效关系测定;SDS-PAGE测定该有效组分的分子量范围.结果 雷氏大疣蛛毒素经反相层析分离得到的组分13对Hela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抑制作用呈现良好的量效、时效关系;IC50为24 μg/mL.形态学观察到细胞凋亡.分子量约为80KDa.结论 雷氏大疣蛛毒素组分13可以有效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增殖.
作者:靳袆;王恩军;郭晓军;袁洪水;朱宝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渗透压现状,提出质控建议.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附录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 中药注射剂现行质量标准中均无渗透压检查,该指标测定结果差异较大.结论 急需对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完善渗透压检查项,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胡青;毛丹;简龙海;毛秀红;王柯;季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六神丸及其组分雄黄、蟾酥与无机砷急性毒性差异.方法 30只小鼠分成5组并一次灌胃给予六神丸、雄黄、蟾酥、砷酸氢二钠(As5+),8h后检测肝、肾、心病理,砷蓄积及金属硫蛋白的表达.结果 六神丸、雄黄、蟾酥对血谷丙转氨酶(ALT)和血尿素氮BUN及肝、肾、心组织病理,金属硫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而As5+明显升高血清中ALT、BUN水平,组织砷蓄积量远大于六神丸和雄黄,引起严重的病理改变及诱导金属硫蛋白表达.结论 六神丸急性毒性远小于As5+,也不等同于雄黄和蟾酥急性毒性的简单叠加,用总含砷去评价六神丸的毒性是不科学的.
作者:梁世霞;余丽梅;苗加伟;吴芹;刘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白豆蔻中黄酮醇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作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900 r/min,体积流量为1.2 mL/min.结果 一次性从白豆蔻黄酮醇类物质中分离得到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通过EI-MS、1H-NMR和13C-NMR鉴定,HPLC检测分析,纯度达98%以上.结论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可从白豆蔻中分离制备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分离度好,产物纯度较高.
作者:朱云霞;刘雯;张继全;沈平孃;王玲玲;卓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清胆胶囊(大黄、虎杖、陈皮等)中5个主要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虎杖苷、橙皮苷、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为考察指标,采用1100系列安捷伦色谱仪和XDB-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及C18保护柱;柱温为25℃;以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检测时间142 min.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包括上述5个指标成分在内的22个峰得到了良好的基线分离.结论 该方法稳定性、准确度和回收率良好.该HPLC方法可用于清胆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石志娜;周昕;梁晓强;谢瑞芳;张静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RP-HPLC法测定天山雪莲药材中去氢木香内酯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TmM RP18( 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3∶7);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5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去氢木香内酯线性范围为0.104 2μg~2.084 μg,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为0.98%(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天山雪莲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凯赛尔·阿不拉;苏来曼·哈力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对维药没食子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方法 建立维药没食子及口服没食子后大鼠血清指纹图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比较没食子水提取物、没食子常规的粉末含药血清、超微粉含药血清、提取物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HPLC指纹图谱,推断口服没食子后,大鼠血清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结果 口服没食子后,在大鼠血清中发现了4个入血成分,其中3个为没食子中的原型成分,1个可能为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结论 入血成分及移行成分可能成为没食子在体内的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离、鉴定,能更好地阐明没食子的作用物质.
作者:霍仕霞;彭晓明;高莉;周露;斯拉甫·艾白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