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徐江雁;刘文礼
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病程较长,且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笔者运用自拟平疡方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中药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西药,治疗组应用中药内服.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疗效可靠.
作者:王树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经方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而言,其药物精简扼要,在临床辨证准确后使用,或与后世名家之效方相结合治疗一些内伤、外感疾病,确实可效如桴鼓,笔者在临床对一些疑难怪病,应用经方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介绍于下.
作者:张斌霞;张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生态学基本原理与中医学的关系.方法:根据相关文献、科研成果,对议题进行论述.结论:中医理论与生态学基本原理之间有许多共通点,部分理论不谋而合,互相渗透;中医的天人相应可在进化论与生物六大特征里找到诠释,生态系统与中医学一样重视整体动态平衡,注重内部相关联系,同属自然科学范畴,在进行中医学理论研究时,可借鉴生态学相关基本理论,也可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药.在做两则相关性探讨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医理论之奥妙.
作者:何振星;丘晋涛;梁春娜;邹学武;袁文铠;骆冠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严重神经衰弱的发病机理是机体内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自制酸枣仁丸治疗200例,痊愈146例,显效42例,有效8例,无效4例.尤其对抗焦虑药物有耐药性和抗药性的患者显示出独特的疗效.酸枣仁丸由酸枣仁、茯神、党参、白芍、白术、夜交藤、当归、合欢皮、陈皮、甘草、龙骨、牡蛎等药物组成.
作者:刘俊峰;康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娄多峰,男,河南省原阳县人,生于1929年,教授,主任医师,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风湿病医院创始人.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1].
作者:王亮;徐江雁;刘文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盆腔炎是指盆腔脏器的炎性病变,包括子宫、输卵管、盆腔腹膜,以及盆腔结缔组织的炎性病变.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或几个部位同时发病,临床根据其发病过程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大类.急性盆腔炎多数发生在分娩、流产后,或妇科手术后,或月经后,此时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受致病细菌感染而发病.
作者:王彩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肱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在临床较少见,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因骨折本身及其解剖特点,常被误诊或漏诊以致延误治疗而影响关节功能.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肱骨远端关节面骨折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金珠;倪素华;蒋倩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影响深远的中医刊物<医界春秋>的分析,总结出中医在这一时期的特点,通过对中医存废斗争和中西汇通主张的论述,探讨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医发展的特征和走向.
作者:杜建杰;施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将近年来我国学者应用中药复方治疗妇科出血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进行概述,为我国妇科出血病证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楼彩霞;庞宗然;崔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腹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秋季腹泻患儿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点滴,口服贝飞达胶囊,蒙脱石散;治疗组以健脾利湿、清热敛阴为主,予腹泻散口服.两组如有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分别予以纠正.结果:治疗组患儿止泻、退热天数少于对照组,疗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程短、疗效确切.
作者:智国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本文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从中医理论、文献及针灸穴位研究如何把治神应用于临床当中.提倡注重脑实则神全,并为如何实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注重脑实是治神的重要方面.在选穴上以督脉穴为主.
作者:文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经方治疗急重症,每获良效,现报告如下.1 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惊风案李某,男,3岁,2008年10月23日就诊.其母代述:一周前因外感引起发热,咳嗽,鼻流清涕.经用抗生素及止咳平喘药治疗,咳嗽、鼻流清涕有所缓解,但热势日增,并见呼吸困难,鼻翼扇动,烦躁不安,时而抽搐,昏睡,小溲色黄,大便正常.
作者:王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项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中,治疗组采用项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药物,1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项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兵兵;赵敬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放射性肠炎是放射治疗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分别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1].在腹(盆)腔肿瘤接受放射治疗患者中发生率为0.6%~17%,平均6%.而以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常见,其发病率可达10%~60%,原因之一为宫颈癌常见,亦与宫颈癌根治所需照射量较大有关,因此放射性肠炎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9.
作者:张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口干症是一种口腔症状,其发病有生理、病理、心理、神经、药物等因素.据统计,30%~50%的中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症,其中以40~70岁人群发病率高,女性更年期患者为多见[1].中医认为老年性口干症是全身各脏器阴阳气血失调在口腔中的表现,它往往伴有舌苔和脉搏的异常,以及大便干燥、腰膝酸软、饮食欠佳、消瘦等全身症状,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口干症的特色是辨证论治,现将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口干症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宜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的臌胀范畴,病机复杂,病程较长,治疗棘手.近年来,笔者依据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华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腺炎的病理变化复杂,临床表现危重,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达50%[1].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31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0~68岁,平均53.2岁.
作者:毕红燕;谢金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要求的病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将病例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效率为93.55%,与西药组(85.4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在治疗1周、2周后两组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在西药常规的治疗上,加上中药的止咳平喘、扶正固本,其疗效更为明显.
作者:杨辉;林定增;肖翔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按照中医辨证及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及方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有效率73%.结论:中药辨证及分期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井芬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