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盆腔常见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

徐志翠;晏笑葵;任慧玲

关键词:恶性肿瘤, 同步放化疗, 综合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盆腔常见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住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估,找出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做到预见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困扰,减轻不良反应症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同步放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护合作培训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ICU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培训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ICU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评价其对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省级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由医生护士合作对35名ICU专科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对护士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考核按OSCE方式进行,记录培训前后理论与操作得分情况,将前后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培训后护士理论与技能得分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较培训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培训结合OSCE可以提高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有利于护士抢救理论及技能的提高,使其核心能力得到提升;医护合作培训结合OSCE效果显著,值得在医院范围内进行推广.

    作者:陈希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6号胃管代替传统胸管在临床中的应用

    临床中,绝大部分胸外科术后需常规留置1~2根胸腔引流管(28 F ~32 F),其作用是排出气体和收集胸腔内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其功能.随着3 cm单孔胸腔镜技术的开展以及无痛观念的引进,由于传统的胸腔引流管管径较粗,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替代材料,经试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潜艳;董翠萍;严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护理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护理管理现状,为有关部门加强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方式,对青岛市36家养老机构的77名护理管理者进行老年人跌倒认知和护理管理现状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制定,实地考察18家养老机构进行核实.结果:护理管理者对老年人跌倒认知的正确率为11.7%~73.7%;目前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的护理管理仍然停留在对跌倒伤害的应对上,其跌倒预防工作几乎尚未有效开展.结论:应在实践中形成一个集评估、预防与干预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切实提升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司建华;邢翠珍;高美华;吕婵;孙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患者1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角膜水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白内障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患者中,可缩短角膜水肿消退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晓敏;姜朝霞;邵阳;王珍;王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

    随着当前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逐渐增高,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渴望更是与日俱增,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显著的、具成本效益的好处,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本文针对延续性护理的概念、方式及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针对个体的卫生服务和时间上的延续性护理是延续性护理的主要特色,列举以电话随访、家庭随访、健康教育、医院成立延续性护理中心、制作健康教育资料等为主要延续护理的方法.同时对我国延续性护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探讨分析,对比国内外对延续性护理这一概念及内容的侧重点,总结了我国延续性护理与国外目前存在的差距,如护理模式、研究机构、护理服务上的不完善等,并提出制定规范化的延续护理内容及操作流程,可促进我国延续护理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一重要结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迸一步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弥补我国社区卫生力量不足,为临床管理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王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PICC输液,观察组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可随时建立静脉通路,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压疮患者家属照顾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压疮患者家属照顾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压疮护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0例住院压疮患者家属采用自编照顾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自编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量表(CBI)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压疮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分是(41.00±3.57)分,为中度负担水平;家属年龄、家属睡眠时间、患者压疮分期与时间依赖性均有相关性(P<0.05),家属年龄、学历、患者压疮分期、意识状态与社交性均有相关性(P<0.05),家庭年收入、睡眠时间和医疗支付方式与生理性负荷均有相关性(P<0.05),家属性别、学历、家庭年收入、患者压疮分期、患者意识状态、医疗支付方式与情感性负荷均有相关性(P<0.05),年龄和医疗支付方式与发展受限性负荷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压疮患者家属存在中度照顾负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同步评估.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控制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一般工娱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出院时及出院后3、6、9、12个月体重情况.结果: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3、6、9、12个月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控制有显著效果.

    作者:陈敏敏;荣远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ICU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ICU转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小霞;顾晓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16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就诊的150例非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办法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分析观察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危险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过敏史、哮喘家族史、吸烟或别动吸烟、感染、天气变化、吸入粉尘及刺激性气体、新装修房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过敏史、哮喘家族史、感染、接触粉尘及刺激性气味4个指标为影响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感染因素密切相关,积极预防控制各危险因素,应有助于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护理干预作用明显.

    作者:康迪;李秀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手机短信支持在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机短信支持在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86例,按出院先后顺序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出院后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定期向患者发送健康宣教、服药指导及服药提醒等内容的手机短信.比较出院1年两组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结果:出院1年观察组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手机短信支持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能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李峰;曾妙容;黄新英;龙梅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家庭护理预防干预在初产妇产后抑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抑郁家庭护理预防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地区某街道正常分娩的初产妇589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88名和干预组301名,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保健,干预组接受家庭护理.两组初产妇产褥期、产后3个月、6个月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不同时点抑郁评分情况和抑郁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初产妇产褥期、产后3个月、6个月抑郁得分和产后抑郁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护理可有效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

    作者:朱珍玲;吕冬;肖曙辉;段永红;夏梅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RCA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发生的64起不良护理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观察整改后控制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性.结果:应用RCA后护理不良事件共计11起,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CA能有效降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杜娟;游励红;山广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住院患者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及应对策略

    护理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服务的对象是由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等多层面交织在一起的整体的人[1].因而护理工作,不仅用精湛的专业技术解决患者生理上的疾病,而且要具备人文关怀的能力,解决患者心理、精神层面的问题.作为医护人员,平时侧重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对患者的心理变化不重视、不敏感、不作为,常常导致工作中出现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患者入院以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和疾病的困扰,会在心理上产生或多或少的压力[2].

    作者:韩俊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量化管理对综合性ICU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量化管理对综合性ICU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的影响.方法:2012年8月~2014年8月对30名ICU护理人员实施无量化管理,2014年9月~2015年9月实施量化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控指标、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质控指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1);实施后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将量化管理引入综合ICU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的实施中,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邬敏志;杨维;鲍文博;谭家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社区0~1岁儿童家长婴儿抚触知信行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社区儿童家长对婴儿抚触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和行为水平现状,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制的知信行调查问卷对新乡市红旗区某三处预防保健接种点的0~1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婴儿抚触在社区的开展率有所提高,但实施状况不佳,家长对于抚触知识的认知以及操作规范行为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社区儿童家长婴儿抚触的知识水平、态度及规范操作行为,从而促进社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胜华;闫泽雨;薛松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分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接受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分,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存在焦虑情绪41例,轻度焦虑37例、中度焦虑3例、重度焦虑1例;存在抑郁情绪38例,轻度抑郁35例、中度抑郁3例、重度抑郁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SAS、SDS评分与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来源、透析龄、主要陪护人员、希望水平有关(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对中青年、文化程度较高或低者、低收入人群、自费者、透析龄<1年者、非配偶或子女陪护者、希望水平较高MHD患者重点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孙娅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COPD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干预组(希望戒烟)和对照组(希望继续吸烟)各59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对两组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综合症状进行评分,并统计两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临床综合症状评分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P<0.01);干预组干预后急性加重次数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基于5A模式的戒烟干预方案能有效使COPD患者戒烟,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胡秀丽;孙惠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系统化方案对老年ACS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率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方案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率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老年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住的72例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5~11月收住的79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只进行注射前后的常规宣教,干预组实施系统化方案管理模式.结果:两组注射后48 h皮下出血情况、皮下出血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方案管理模式可降低ACS患者皮下出血率,有效缓解其疼痛.

    作者:姚丽;王新丽;袁萍;王茹;石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病房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病房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袁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对照组给予封闭式的病房管理,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价两组入院时、接受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社会认知功能.结果:两组入院时,以及接受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BR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时实验组SSPI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开放式病房管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有利于患者重新适应社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祖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