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5例

农增波;赵利敏;赵茂盛;农玮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 胫骨骨折, 内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5例胫骨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35例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均能很好愈合,无一例骨折不愈合.结论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能明显提高胫骨骨折愈合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手足口病患儿及家属心理支持的体会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对手足口病患儿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 对34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支持,有助于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结论 心理支持护理能有效降低手足口病患儿及家属紧张及恐惧情绪,使其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减弱.

    作者:黄秀丽;洪柿;吕黎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颅内巨大脂肪瘤1例的CT、MRI诊断

    目的 探讨颅内巨大脂肪瘤的CT、MRI及临床表现.方法 通过1例半球间裂巨大脂肪瘤的CT、MRI表现分析其特征性征象.结果 1例半球间裂巨大脂肪瘤为外伤偶然发现,无临床症状,CT表现为脂肪样密度,边缘见弧线状钙化,中央见分支状血管影;MRI呈短T1稍长T2信号,STIR呈低信号,中央见留空血管,增强强化,MRA为大脑前动脉分支.结论 颅内脂肪瘤具有特征性的CT、MRI表现,结合CT和MRI可确诊.

    作者:胡智斌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穿刺定位术在乳腺可疑钙化灶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穿刺定位术在无体征的乳腺可疑钙化病灶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FFDM有可疑钙化病灶而无任何临床体征的患者,进行FFDM穿刺定位并用金属导丝标记,术中根据导丝位置切除病灶,离体标本再次摄片与术前片比对,并送快速冰冻活检,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标本常规做石蜡切片病检.结果 本组病例中,11例良性,1例恶性,恶性病例实施了改良根治手术.术中快速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病检报告一致,离体标本摄片与术前片对比证实均准确完整地切除了病灶,对乳腺可疑钙化病灶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FFDM穿刺定位技术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解决了乳腺可疑钙化病灶精确定位的难题,避免了无法准确切检病灶出现漏诊的情况.

    作者:张晓东;任亚萍;段诗敏;李江云;弯雪燕;王惠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132例临床分析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疾病,我院2006-2009年收治132例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现将其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32例中男48例,女84例.年龄32~78岁,平均52.5岁.既往有类似发作史64例,肥胖60例,消瘦50例.1 2 临床表现 有明确的进食油腻饮食后起病43例.夜间起病80例,69例为上半夜起病,11例为下半夜起病;白天起病52例.轻度腹痛或腹胀60例,中重度腹痛72例.右上腹痛80例,中上腹痛28例,腹胀24例.伴放射痛57例,伴恶心、呕吐46例.

    作者:吴许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伴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由多种细菌感染(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主要发于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 肌肉组织不受感染的疾病.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凶险,局部组织广泛坏死,且极易扩展;如不早期诊断而延误治疗,毒素被大量吸收,可导致毒血症、败血症、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危象.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病率极低,是极为少见的一种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作者:李志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D-二聚体在孕妇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30例正常非孕育龄妇女(对照组)、60例正常孕妇(早、中、晚孕各20例)及3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D-二聚体水平随孕周上升而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 01);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 01).结论 正常妊娠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妊高征患者尤为明显.由于正常孕妇处于相对高凝及继发性纤溶增强状态,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更倾向于血栓形成和DIC发生.因此,动态检测孕妇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妊高征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海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5例

    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5例胫骨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35例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均能很好愈合,无一例骨折不愈合.结论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能明显提高胫骨骨折愈合率.

    作者:农增波;赵利敏;赵茂盛;农玮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煤工尘肺130例CT征象分析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的CT表现及其与X射线胸片比较在煤工尘肺检查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130例煤工尘肺患者的CT或HRCT的表现及X线胸片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 煤工尘肺Ⅰ期70例,Ⅱ期38例,Ⅲ期22例.130例胸部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小阴影(直径<10mm),胸部X线发现117例小阴影.大阴影(直径>10mm)CT显示22例,X线胸片显示19例.并发症CT显示130例,其中肺气肿79例,气胸6例,肺炎37例,肺结核10例,肺癌5例;X线胸片显示73例,其中肺气肿37例,气胸6例,肺炎28例,肺结核6例,肺癌2例.结论 CT检出粟粒状高密度小阴影的范围与程度、肺纤维化、胸膜改变及弥漫性或局限性肺气肿明显优于X线胸片,CT较易发现与煤工尘肺合并的炎症、结核及肿瘤,因此CT诊断可作为X线胸片的必要补充.

    作者:王成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肾虚型老年痴呆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讨通过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合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建立肾虚型老年痴呆动物模型的方法,为抗痴呆中药新药的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分别给予动物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合侧脑室注射Aβ25-35,通过体质量变化、跑步力竭时间、免疫学指标、血清皮质酮水平变化评价是否造成动物肾虚,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是否造成痴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氢化可的松组动物出现体质量增长缓慢,自主活动减少,水迷宫上台潜伏期稍有延长,跑步力竭时间缩短,胸腺和脾指数降低,脾细胞刺激指数降低,血清皮质酮值降低;脑室注射Aβ的动物水迷宫上台潜伏期延长,但不出现前述的一系列肾虚表现;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合侧脑室注射Aβ 6μg的动物既出现肾虚的表现又出现学习记忆障碍;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合侧脑室注射Aβ 3μg也造成动物的肾虚表现,但并未造成严重的学习记忆障碍.结论 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造成动物肾虚表现,侧脑室注射Aβ25-35 6μg可造成动物学习记忆障碍,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合侧脑室注射Aβ25-35 6μg的动物既有肾虚证的表现也有学习记忆障碍,认为造成了肾虚型老年痴呆模型.

    作者:宋彩梅;王红梅;刘新民;蔡大勇;王立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糖尿病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动作电位特征变化

    目的 通过观察背根神经节细胞的动作电位特征在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方法 运用全细胞电流钳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觉过敏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进行电生理记录,与正常大鼠比较静息电位水平、动作电位峰值、基强度、动作电位爆发阈值、动作电位时程变化.结果 糖尿病神经痛大鼠与正常大鼠静息电位水平和动作电位峰值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神经痛大鼠大、中、小直径神经元动作电位爆发阈值下降,动作电位时程变宽,中、小直径神经元基强度降低.结论 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初级感觉神经元背根神经节细胞的兴奋性增强,这可能是引起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痛觉过敏原因之一.

    作者:罗超;刘忠武;孙晓东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芷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白芷饮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Diamonsil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5:35),检测波长247 nm,流速1.0mL/min.结果 欧前胡素在5~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为1.22%;异欧前胡素在3~3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RSD为1.45%.不同产地的白芷饮片中欧前胡素含量为0.056%~0.143%,异欧前胡素含量为0.031%~0.072%,两者之和为0.087%~0.214%.结论 不同产地白芷饮片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存在差异.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白芷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连国;王欣;孟宪杰;张悫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生理调节和心理疏导,提供相关信息;术前调整生理功能;术后加强病情的观察,使患者早日康复和出院的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患者平安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护理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采取个体差异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和自信心,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沈晓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中药治疗直径0.5cm以下胆囊结石115例

    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年女性,尤以经产妇和服用避孕药者常见[1].其成因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此外,胆囊收缩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有利于结石形成.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约50%的胆囊结石患者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笔者采用中药治疗直径0.5 cm以下胆囊结石患者11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宗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在祛风通络贴中的应用

    目的 考察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在祛风通络贴中的稳定性和对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筛选出饱和水溶液法的佳制备方法,并用薄层层析方法证明包合物的形成;用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的方法测试包合物在工艺中的稳定性,并测定挥发油包合物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 佳包合条件: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比例是6:1,包合温度40℃,搅拌时间60min.通过检测,制剂中挥发油的含量比不包合的样品提高了100%以上.透皮吸收很快.结论 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应用于贴剂可有效地保护挥发油,并不影响其透皮吸收.

    作者:索建政;郄春鹏;严文利;董莹;战嘉怡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膝关节关节镜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关节镜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发展迅速的技术,用于治疗关节内各种炎症,如骨关节炎滑膜炎、创伤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以及滑软骨病、骨赘、游离体、滑膜皱襞、关节紊乱症、半月板损伤、关节囊粘连、各种关节内骨折及各种不明原因的关节痛等.关节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特点,成为膝关节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我院骨三科2010年1-10月共实施关节镜手术149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莹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现状

    机械通气系指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近年来运用机械通气的原因仍然是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位居前列,其他常见的原因还包括心肺复苏、昏迷、神经肌肉疾病、重症哮喘、急性肺水肿、外科手术后等.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重症患者的通气状况,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纠正缺氧,减少呼吸的消耗.但是持续机械通气易发生反复的肺部感染,可能加重患者的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了解临床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现行的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预防肺部感染,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云萍;马继红;张晓华;庄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测定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禁食12 h后,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KHC3法测定405例肾脏疾病患者和12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肾脏疾病组TBil、DBil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结论 监测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于肾脏疾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新民;崔征;李安均;田卫东;宋明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依据病理分期指导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护理的意义

    目的 探讨依据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方法.方法 对31例ALI患者依据ALI的病理分期(创伤早期、创伤中期和创伤后期)分时段分别采取有所侧重的呼吸循环功能监护及康复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期间共发生肺部并发症5例(肺不张1例,肺感染3例,肺栓塞1例),发生率16%,无其他并发症.住院21~43d,平均29d.结论 依据ALI病理分期指导护理方案,较传统护理方法能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降低早期病死率,对提高ALI的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清华;钟晓丽;刘清杰;徐宗云;肖凤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标本放置时间对尿有形成分分析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放置时间对尿液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即刻、1h、2h、3h、4h、5h各时间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的数量,并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时间点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尿红细胞计数随放置时间延长呈趋势性降低,并在4h后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和上皮细胞计数5h内结果稳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红细胞5h内形态未发生显著变化,大红细胞在3h后出现皱缩、异形红细胞增多等形态的改变.结论 为确保尿液常规检验结果,尤其是尿红细胞形态的准确可靠,标本必须新鲜,并尽可能在4h内完成检验.

    作者:郭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药物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瘀贴中大黄素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测定消瘀贴中大黄素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条件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大黄素含量和峰面积对应的标准曲线为y=2139681.17x+32779.65,相关系数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8%(RSD=1.81%).结论 本方法精密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血样处理方法简便,符合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可以作为大黄素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朱春城;彭力平;陈本超;何群;温清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