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霞;纪彩卿;侯建香;张石玲;校彩娜;李雅静
目的 观察生活方式干预配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并月经紊乱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女性肥胖并月经紊乱症的36例患者,给予健康饮食及活动教育指导,戒烟、限酒,进行饮食控制.同时口服二甲双胍0.5g,每天3次,为期3个月.治疗前后抽血检验血糖、胰岛素、血脂、性激素,测定血压、腰围.结果 治疗后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餐后2h血糖、舒张压、总胆固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患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黄体生成素、睾酮均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患者停经、月经稀少、多毛、脂肪肝等现象均有改善.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配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肥胖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对睾酮水平有降低作用,可逆转月经失调症状;同时能减肥,降低舒张压.
作者:吕维名;肖丽霞;许荣;洪世华;高晓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9年3月1日-6月1日收治13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5例患儿均有发热、皮疹,15例为重症手足口病,给予痰热清及病毒唑联合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手足口病特别是 EV71型易引起重症,病情变化快,临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许玉芳;陈香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我院运用硬膜外阻滞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患者,均以腰及下肢疼痛来院就诊.年龄30~50岁,平均39岁.男15例,女6例.病程3d~0.5a.查体:仰卧挺腹实验(+),直腿抬高试验均在50~60°(+),病变部位棘间隙压痛(+).腰段CT扫描:L3-4椎间盘突出2例,L4-5椎间盘突出5例,L5-S1椎间盘突出6例,L3-S1椎间盘突出3例,L4-S1椎间盘突出症5例.
作者:蔡桂花;朱长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三香乳增消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肌注建立乳腺增生模型,给药30d后,测定第2对乳头高度及直径,观察乳腺组织结构,计算子宫、卵巢指数.结果 三香乳增消胶囊能抑制乳腺增生大鼠的乳头高度及直径,降低镜下乳腺增生程度,降低子宫、卵巢指数.结论 三香乳增消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晓双;杨瑞;武苗;王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婴儿出生第一年是生长发育迅速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婴儿的食物要经历由液状-泥状-固体的食物转换.1995年资料显示,我国儿童出生至6个月龄时,体格发育可达发达国家水平,但6个月龄后生长逐渐迟滞.目前研究认为主要原因是食物转换过程中,食物引入的时间、数量及质量不合适而造成[1].现将婴儿喂养与影响喂养因素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以指导婴幼儿喂养.
作者:陈伟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肠癌是常见的肠道恶性病变,手术切除是早期佳的治疗方式.但由于手术后病痛的折磨、手术的创伤以及术后排便、睡眠、饮食习惯的改变,各种管道的刺激,手术切口的疼痛等一系列问题,造成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改变,使患者产生极度的不适.因此,增进肠癌患者术后的舒适程度是评价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0月对50例肠癌患者术后不舒适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制订并评价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春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固本止崩汤加减治疗功血164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152例,1个周期治愈者98例,2个周期治愈者42例,3个周期治愈12例;好转8例;无效4例.治愈率92.7%,总有效率97.6%.结论 中药煎剂治疗功血止血迅速,方法简单,药源丰富价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玉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气管内喷注后在不同时间点行气管插管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非心脑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7组,每组20例,L1~L6组为利多卡因组,分别在2%利多卡因2mL气管内喷注后30s、60s、90s、120s、150s、180s行气管插管,D组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各组诱导前(T1)、诱导后3min(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各时点BP、HR的变化.结果 与前一时点比较,7组患者T2时其BP、HR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T3时D组、L1组L2组和L3组患者BP、HR均有明显升高(P均<0.05),其他组变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气管内喷注2%利多卡因2mL至少120s后行气管插管才能较好地降低患者插管后不良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马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川芎嗪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血管紧张素Ⅱ、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法能否成为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和观察组(予川芎嗪注射液+西医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估和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血管紧张素Ⅱ、肺动脉压力检测.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疗效和气短、尿少、水肿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气分析、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以及肺动脉压力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焦维克;王子燕;邓新宇;薛青;方桂桔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真实发生率目前尚不清楚,有报道尸检中的发生率为15%~85%,其间的差异可能与心脏标本选择及制备和观察的仔细程度不同有关[1].心肌桥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其诊断比较困难,表浅型因无症状或症状轻而难以确诊,即使是冠脉造影也只能检出那些纵深型心肌桥.这就是在尸检及冠脉造影中心肌桥检出率有如此大差别的原因.我院从2003年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到2010年底检查发现心肌桥7例;从2009年9月开展了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检查,到2010年底检查发现心肌桥5例,其中1例心肌桥误诊为冠心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逯建华;汤迎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米索前列醇引产用药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提出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的相关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中汲取科研证据,并将所得证据与临床需要相结合,对25例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另选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不良反应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循证护理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清宫率低(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P均<0.05),产后出血量少(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对米索前列醇引产产后清宫率及产后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改善.
作者:李荣霞;纪彩卿;侯建香;张石玲;校彩娜;李雅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其中运动疗法[1]是心脏康复经典、主要的手段,自面世以来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内容、方案和作用已为临床所公认.
作者:林娟;张洪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临床路径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深入,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变成具体实施项目,尤其是心理护理方面,通过耐心地讲解及指导,尽快使患者消除顾虑,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沟通技巧,使健康教育贯穿于入院到康复出院全过程[1].现将临床路径护理在腹腔镜肿囊术中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邹春霞;王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加味玉屏风散在60Co γ射线所致小鼠免疫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加味玉屏风散低剂量组、加味玉屏风散中剂量组及加味玉屏风散高剂量组,60Co γ射线照射剂量为5 Gy;检测5组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加味玉屏风散低、中、高剂量组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均高于照射对照组.结论 加味玉屏风散可预防60Co γ射线所致小鼠的免疫损伤.
作者:李凤铭;李雪雁;乔国勇;栗军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系统评价要求,检索1994年1月-2010年6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作质量评价,并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研究,涉及13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对于痊愈率和有效率,更昔洛韦+西咪替丁与单用更昔洛韦、利巴韦林、西咪替丁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痊愈率RR及其95%CI分别为2.66(1.77~3.99)、6.27(4.33~9.07)和2.84(1.71~4.71);有效率的RR及其95%CI分别为2.13(1.14~3.97)、3.66(2.75~4.88)和5.51(2.84~10.68).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高于更昔洛韦、西咪替丁与利巴韦林.但纳入研究间存在发生偏倚的高度风险,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上结论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证据进一步证实.
作者:陈富超;方宝霞;李鹏;时晓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笔者近日将1例美克尔憩室扭转患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现分析报道如下.1 病历介绍患者,男,26岁,已婚,因腹痛伴恶心呕吐3h来我院急诊室就诊.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心肺(-),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脐周压痛(+),反跳痛(-),墨菲征(-),双肾区叩击痛(-);血常规:WBC 8.1×109 L-1,N 80%;双肾B超未见占位性病变及输尿管扩张,腹透示腹部未见异常,血羧肽酶(-).
作者:杨英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拟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R组和C组各20例.2组麻醉诱导与维持均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肌松药使用罗库溴铵.手术结束前2min,2组均停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R组将瑞芬太尼效应室TCI浓度调整为1.5μg/L直到拔出气管导管后停用.记录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手术结束时、拔管前2min、拔管时、拔管后2min、拔管后4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记录麻醉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时的反应状况、拔管后5min的意识状态(OAA/S评分)及恢复室的恶心呕吐评分.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比较,C组拔管前2min、拔管时、拔管后2min MAP和HR均升高(P均<0.05),R组拔管前后各时点MAP和HR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C组比较,R组拔管前2min、拔管时、拔管后2min MAP与HR均较低(P均<0.05);2组患儿睁眼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及呕吐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C组比较,R组患儿拔管时呛咳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小儿扁桃体切除术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应,且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作者:乐伟;周密 刊期: 2011年第23期
PICC置管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因其具有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及输注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的患者.然而PICC导管异位是PICC置管术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6.63%~24.6%[1-2].2009年10月-2010年3月,我院将循证护理应用于PICC导管异位中,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婷婷;许章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S组,常规诱导麻醉,气管插管,P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S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T1)、气腹后20min(T2)、去气腹后10min(T3)不同时点患者的眼内压(IOP) 、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结果 与T0时相比,T1、T2时IOP均有所上升.与S组比较,P组IOP上升的幅度更大.结论 吸入七氟醚可抑制气管插管和腹腔镜手术气腹后引起的患者IOP升高.
作者:卢霄;周小贝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9月60例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生活自理能力(ADL)总分和生活满意指数(LSIA)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 患者出院时2组的PSQI、ADL总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LSIA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升高,且整体护理组升高较传统护理组显著(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陈丽琴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