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30例临床护理

李风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溶栓治疗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健康指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紧急抢救和采取的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组治愈21例,好转7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至关重要,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疗疗效。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下咽癌气管切开术后切口迁延不愈并瘘管形成慢性切口1例临床护理

    2012年4月,切口专科护理小组会诊1名下咽癌气管切开术后切口迁延不愈并瘘管形成的慢性切口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汶霞;谭惠仪;叶雪梅;李海燕;许毅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质量控制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门诊注射护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2011年1~12月为对照阶段,采取传统管理模式,2012年1~12月为观察阶段,采取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比较两个阶段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阶段年门诊注射护理投诉案例发生(4.23±0.23)件,明显少于对照阶段的(23.21±2.12)件;对本院护理质量评价为(92.12±11.21)分,明显高于对照阶段的(68.32±12.12)分,两个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兰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齐鲁护理杂志》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列为来源期刊

    2013年11月,本刊编辑部接到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的电子邮件,《齐鲁护理杂志》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Ulrichsweb )收录。《乌利希期刊指南》是一部权威的、反映世界各国期刊和报纸出版信息的综合性指南,目前收录200多个国家的15万种期刊、7000种美国报纸和4000多种其他国家的报纸,涉及600多个学科。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年轻护士护理计划书写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减少护理计划书写后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6月护士书写的护理计划60份作为对照组,7~12月的6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计划书写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计划书写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年轻护士加强专科业务、法律培训和针对性的护理质控等,可明显提高护士书写护理计划中护理诊断的正确率,同时提升护士专科护理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力。

    作者:朱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静脉压高报警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压高报警的原因及应急预防措施。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观察4680例次的血液透析,并研究263例次静脉压高报警的原因,及时给予干预。结果:本组263例次静脉压高报警原因:患者因素117例次、设备材料原因91例次、体内肝素化不足22例次、穿刺因素18例次、血流速度太慢15例次。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分析静脉压高报警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从而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作者:贾翠梅;娄景秋;于选卿;于蓉;赵璐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调查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调查研究问卷》对45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其结果制定护理干预对策。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医患关系、透析持续时间、对疾病认识、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及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间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与文化程度、医患关系、对疾病认识、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医疗费用、透析持续时间、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关系( P<0.05)。结论: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医患关系、透析持续时间、对疾病认识、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及焦虑、抑郁情绪是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依从性。

    作者:高金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非现役文职护士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非现役文职护士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第4期全军海、陆、空文职护士骨干培训班的80名文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文职护士SCL-90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1,P<0.05),提示文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常模;不同职称和学历的护士工作压力源有明显差异(P<0.01);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压力源呈正相关(P<0.05)。结论:非现役部队文职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很大的工作压力,故部队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着力改善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缓解心理压力。

    作者:韩禄禄;叶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收治的475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1年3月~2012年2月486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率。结果:干预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积极改进医院环境,可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孔凡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精神科的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方法:通过使用细节思维方法找出护理问题的细节根源,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以落实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正确落实护理核心制度,规范护理行为,观察实施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后科室护理质量均高于实施前。结论: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思维管理法,培养精神科护士临床思维意识,提高护士安全防范能力,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减少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范喜英;覃金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轮状病毒性肠炎35例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营养状况,为进一步改进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营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体重进行连续动态测量,并对照2005年中国7岁以下儿童的体重生长标准及标准化生长曲线,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入院至病后1个月的体重变化特点。结果:本组患儿入院时平均体重略低于2005年国家标准中位数,其余时间点平均体重均在中位数之上,各时间点的总体体重呈上升趋势;患儿入院时体重与病后7d、2周、1个月体重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相邻测量时间段之间体重均呈上升趋势,以病后2周至病后1个月之间体重增长快,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体液平衡关注不够,对护士、医生尚需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与管理考核;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出院营养指导要具体,有条件可建立电话回访或营养咨询门诊,分阶段指导家属对患儿的喂养。

    作者:许红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DCA 循环对降低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作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降低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1~6月手术室送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手术器械包、敷料包2000个设为对照组,按照使用说明书常规操作。7~12月手术室送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手术器械包、敷料包2000个设为观察组,除常规操作外采用PDCA 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湿包控制。结果:对照组湿包率为12.45%,观察组湿包率为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用于手术器械包、敷料包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控制,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综合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运娣;程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难治性癫痫行颅内电极埋藏22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行颅内两次电极埋藏精确定位癫痫病灶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两次行颅内电极埋藏,并及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顺利度过监测期。结论:及时精确定位致痫灶、给予精心护理,不但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王晓庆;韩海静;刘丹;李雯;张艳;强燕燕;侯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沙培林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2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沙培林( A群链球菌制剂)联合顺铂( DDP)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胸腔内注入DDP行局部化疗,化疗前不做预防性用药;治疗组胸腔内注入DDP+沙培林行局部化疗,并使用地塞米松、镇痛剂、止吐剂以预防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比较两组胸水引流量、局部化疗疗效、化疗不良反应、护理效果。结果:沙培林联合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优于单用顺铂,治疗前预防性用药能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培林联合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并于化疗前预防性用药,提高了疗效,减轻了化疗不良反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柳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角色与作用

    在护理管理中,高素质的护理管理者可领导高素质的护理队伍,而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对医院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是主体,是各方面工作的桥梁和纽带。科护士长是护理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角色定位和工作方法,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至关重要[1]。现将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角色与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侯玉玲;陈宏美;张丽君;李明明;李德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肝囊肿43例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肝囊肿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85例肝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无水乙醇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两组均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2,P>0.05)。疼痛及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20.93%、6.98%,对照组分别为52.38%、28.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71、6.818,P<0.05)。两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肝囊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丽琴;谢青;蔡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住院留守儿童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住院留守儿童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9月收治的70例住院留守儿童,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有效的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情绪变化、配合程度、对护士排斥性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情绪变化、配合程度、对护士排斥性以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儿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对患儿早日康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照顾好患儿,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地成长环境,减少留守儿童患身心疾病的机会,从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曹桂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收集的1500名献血者作为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选取2011年1~12月收集的1500名献血者作为对照组,未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献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对于初次献血者精神紧张、空腹、夜间睡眠差、护士采血不顺利、晕车,在献血车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室内献血者,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化献血者的心理护理,改善献血环境及献血前的教育工作,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魏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法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法在气虚痰瘀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气虚痰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虚痰瘀型冠心病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法,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生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慧敏;陈瑞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观察组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化疗效果。

    作者:刘霞;徐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诱导排痰治疗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诱导排痰治疗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肺结核患者通过雾化吸入3%的盐水进行诱导取痰,同时进行雾化前、雾化中及雾化后的护理,以缓解患者紧张不安情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各项基本原则,控制盐水的浓度。结果:本组患者有效8例,显效5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诱导排痰过程中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保证痰诱导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可保证有效留取合格痰标本,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雷梅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