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萍
目的:探讨急诊换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急诊换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换药室作为观察组,采用急诊换药室感染控制路径,2011年1月~2011年12月换药室作为对照组,两组换药室都进行了45次清创缝合手术与换药术,分别于8:00、11:00、14:00、16:00时做标准采样,比较两组消毒效果,对患者进行随访并作对比。结果:8:00、11:00、14:00、16:00,观察组急诊换药室细菌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急诊换药室(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升高、术后3 d血常规WBC>10.0×109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换药室采用感染控制路径管理方法能提高手术室空气的洁净程度,显著降低术后患者感染率,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住院留守儿童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9月收治的70例住院留守儿童,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有效的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情绪变化、配合程度、对护士排斥性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情绪变化、配合程度、对护士排斥性以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儿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对患儿早日康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照顾好患儿,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地成长环境,减少留守儿童患身心疾病的机会,从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曹桂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压高报警的原因及应急预防措施。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观察4680例次的血液透析,并研究263例次静脉压高报警的原因,及时给予干预。结果:本组263例次静脉压高报警原因:患者因素117例次、设备材料原因91例次、体内肝素化不足22例次、穿刺因素18例次、血流速度太慢15例次。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分析静脉压高报警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从而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作者:贾翠梅;娄景秋;于选卿;于蓉;赵璐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癫痫持续状态( SE)患者发作的影响。方法:将77例SE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未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发作后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E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利于短时间内进行抢救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减少误吸及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住院的安全性。
作者:黄淡銮;尹玉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临床死亡病例中,癌症患者占30%左右,其中80%的患者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护理[1-2]。临终关怀一般是针对生存时间有限(小于6个月)的患者所进行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护理,以期达到缓解疾病及心理恐惧、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们对65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了临终关怀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琳;屈红;刘红;于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士认知能力培训对住院患者意外拔管( UE)的影响。方法:选取普外科、神经外科、ICU护士94名进行为期1周的有关预防导管意外拔出知识培训,在培训前后分别对护理人员认知能力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培训后护士管路护理的基础知识、危险因素评估、护理防范技巧三方面知识测评指标明显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应加强对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管路护理知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对防范UE发生知识的知晓率和防范技巧,提升认知水平,减少UE发生。
作者:顾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院外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2例使用胰岛素泵院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胰岛素泵负性事件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泵负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降低院外使用胰岛素泵负性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程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对106例老年CAP患者给予广谱抗生素等临床治疗,并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42例,占39.62%;经过积极的治疗,本组患者治愈52例,有效46例,出现死亡2例(1.90%),6例(5.60%)因病情加重转院治疗。结论:老年CAP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疾病多,在治疗时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病情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庞凤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预期性恶心呕吐( ANV)指既往化疗中出现过难以控制的化疗诱导恶心呕吐( CINV)的患者,在下一周期化疗开始前即发生恶心、呕吐,见于18%~57%有过化疗的患者,恶心比呕吐更常见[1-2]。 CINV是化疗患儿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如不加以干涉,不仅使患儿营养丢失,体质下降,水、电解质失衡,增加治疗成本,更会影响化疗计划,使患儿对化疗的依从性下降。为使癌症患儿化疗顺利进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病因,对ANV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了不断探索和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晓;罗春媚;俞芳;金珠明;陈云霞;朱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76名心内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57名和对照组11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制进行临床教学,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带教;比较两组临床教学满意度及出科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临床教学满意度调查总得分、出科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医院临床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改变了传统带教的盲目性,使教学对象满意度不断提升,有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江小燕;龚永;黄瑜;黄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收治的475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1年3月~2012年2月486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率。结果:干预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积极改进医院环境,可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孔凡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在神经外科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内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CNP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CNP预防神经外科内镜手术后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闫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调查研究问卷》对45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其结果制定护理干预对策。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医患关系、透析持续时间、对疾病认识、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及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间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与文化程度、医患关系、对疾病认识、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医疗费用、透析持续时间、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关系( P<0.05)。结论: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医患关系、透析持续时间、对疾病认识、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及焦虑、抑郁情绪是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依从性。
作者:高金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现役文职护士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第4期全军海、陆、空文职护士骨干培训班的80名文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文职护士SCL-90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1,P<0.05),提示文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常模;不同职称和学历的护士工作压力源有明显差异(P<0.01);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压力源呈正相关(P<0.05)。结论:非现役部队文职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很大的工作压力,故部队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着力改善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缓解心理压力。
作者:韩禄禄;叶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有研究显示,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在无禁忌情况下,维持30°~45°的床头角度,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发生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建议将30°~45°作为重症患者的常规护理体位,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床头抬高≥30°的依从性较差,且对床头抬高角度的判断主要采用准确率较低的目测法。目前临床上床头抬高率的偏低及床头抬高角度的不准确,不能有效地预防VAP的发生,为此我们采用挂钩、铁丝、贴纸等制作经济、简易的床头抬高角度指示器,为临床护士提供准确判断床头抬高角度的工具,使质量控制更加直观快捷,并提高床头抬高的依从性。经1年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国强;张家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时期在职护士礼仪培训改革方向,引入舍宾运动构建新型培训模式。方法:选择聘用护士42名,2009~2010年按传统模式进行礼仪培训,1周后考核;2010~2011年改革原有培训模式,礼仪训练引入成人标准舍宾,3个月后进行形体测评及自我感知测评。比较不同模式培训后研究对象的身体围度指标及新模式培训后研究对象的自我感知情况。结果:训练后研究对象瘦体重、胸围、小腿围均小于训练前(均P<0.05),身高、体重、BMI、腰围、臂围、臀围、大腿围均显著小于训练前(均P<0.01);自我感知测评显示,总体感知69.05%表示很满意,26.19%表示满意,4.76%表示一般。结论:引入舍宾运动构建的新型在职护士礼仪培训模式在形体重塑、动作协调、气质培养等方面均有较大成效,值得推广。
作者:宗媛;涂颖;陈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辖区内自愿接受管理的490例孕产妇作为访视组进行系统化管理,未接受管理的181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褥期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访视组孕产期保健知识、产后自我护理、新生儿护理技能明显提高,产妇及新生儿存在的问题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减少孕期和产褥期并发症,对增进母婴健康水平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入雅胆子油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3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入雅胆子油乳,做好置管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置管后护理。结果:患者置管12~20 d,胸闷、呼吸困难、精神、睡眠、食欲及体力明显改善,疼痛症状缓解率为84.8%。 KPS评分:40分2例,50分4例,60分13例,70分10例,80分4例。胸腔积液引流总有效率90.9%。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微创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入雅胆子油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高效,护理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展芬;王永欢;成林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12年4月,切口专科护理小组会诊1名下咽癌气管切开术后切口迁延不愈并瘘管形成的慢性切口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汶霞;谭惠仪;叶雪梅;李海燕;许毅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以预算配置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340名护理人员实施以预算配置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同时选取实施前后患者各500例,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评分高于实施前(P<0.01),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以预算配置为基础的护理岗位管理措施对建立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涛;李思琴;石锦波;李彩珍;尤小娜;徐莲香;彭少茹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