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淡銮;尹玉珊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为深化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毕业生问卷调查、护理专业教师及临床带教教师个人访谈及焦点小组法对73名某高职院校护生核心能力培养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职护理教学目标不清晰、课程内容衔接不顺畅、教师教学方面缺乏有效的支持、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缺乏等因素是影响培养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应从教学制度建设、教学师资投入和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高职护理教育的质量。
作者:李亚敏;李玉莹;徐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我刊已正式开通微信平台,微信号码:QILU_NURSING。可通过扫描杂志封面、官方网站首页上的二维码,或直接搜索微信号码来关注我刊微信平台。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沙培林( A群链球菌制剂)联合顺铂( DDP)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胸腔内注入DDP行局部化疗,化疗前不做预防性用药;治疗组胸腔内注入DDP+沙培林行局部化疗,并使用地塞米松、镇痛剂、止吐剂以预防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比较两组胸水引流量、局部化疗疗效、化疗不良反应、护理效果。结果:沙培林联合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优于单用顺铂,治疗前预防性用药能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培林联合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并于化疗前预防性用药,提高了疗效,减轻了化疗不良反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柳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营养状况,为进一步改进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营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体重进行连续动态测量,并对照2005年中国7岁以下儿童的体重生长标准及标准化生长曲线,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入院至病后1个月的体重变化特点。结果:本组患儿入院时平均体重略低于2005年国家标准中位数,其余时间点平均体重均在中位数之上,各时间点的总体体重呈上升趋势;患儿入院时体重与病后7d、2周、1个月体重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相邻测量时间段之间体重均呈上升趋势,以病后2周至病后1个月之间体重增长快,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体液平衡关注不够,对护士、医生尚需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与管理考核;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出院营养指导要具体,有条件可建立电话回访或营养咨询门诊,分阶段指导家属对患儿的喂养。
作者:许红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对106例老年CAP患者给予广谱抗生素等临床治疗,并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42例,占39.62%;经过积极的治疗,本组患者治愈52例,有效46例,出现死亡2例(1.90%),6例(5.60%)因病情加重转院治疗。结论:老年CAP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疾病多,在治疗时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病情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庞凤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收治的475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1年3月~2012年2月486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率。结果:干预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积极改进医院环境,可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孔凡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行颅内两次电极埋藏精确定位癫痫病灶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两次行颅内电极埋藏,并及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顺利度过监测期。结论:及时精确定位致痫灶、给予精心护理,不但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王晓庆;韩海静;刘丹;李雯;张艳;强燕燕;侯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CAS)后高灌注综合征( HS)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文献及临床资料,分析HS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患者经颅多普勒( TCD)证实,同侧大脑中动脉峰血流增加>100%;CT提示有颅内出血5例,脑组织水肿8例,无明显变化2例;经降压、护脑等治疗后完全恢复8例,部分恢复6例和死亡1例。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CAS后HS患者,术前明确和纠正高危因素、术中合理操作和护理配合、术后严格控制血压和密切观察,对减少HS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出血性脑卒中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6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再次出血率。结果:干预组再次出血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运用整体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朱莲玉;王海燕;黎利珍;何南云;阮映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ICU是医院危重患者集中医治的场所,也是各种新的医疗设备及高技术在临床应用的科室。 ICU护理人员不仅要给患者好的服务,还要熟悉和学会应用各种仪器、设备。细节管理是把一整套流程拆分为多个细节,逐次量化,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若干个细节,直至完成所有细节工作,同时不断量化和完善细节[1]。我科在2011年3月成为我院第一批护理优质服务病房,在全科医护人员的齐心协力下,充分发挥每位同事的积极性,提出了细节管理。通过细节管理能使工作简单化、流程化,确保ICU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通过1年的实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妮娜;胡靖青;王庆云;刘爱侠;欧阳带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整体护理模式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通过对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实际护理过程及其效果的记录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整体护理模式和健康教育方法。结果:通过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对冠心病的发病原因、病情特征和预防保健方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掌握简单的自救方法。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学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12年4月,切口专科护理小组会诊1名下咽癌气管切开术后切口迁延不愈并瘘管形成的慢性切口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汶霞;谭惠仪;叶雪梅;李海燕;许毅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诱导排痰治疗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肺结核患者通过雾化吸入3%的盐水进行诱导取痰,同时进行雾化前、雾化中及雾化后的护理,以缓解患者紧张不安情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各项基本原则,控制盐水的浓度。结果:本组患者有效8例,显效5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诱导排痰过程中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保证痰诱导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可保证有效留取合格痰标本,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雷梅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士认知能力培训对住院患者意外拔管( UE)的影响。方法:选取普外科、神经外科、ICU护士94名进行为期1周的有关预防导管意外拔出知识培训,在培训前后分别对护理人员认知能力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培训后护士管路护理的基础知识、危险因素评估、护理防范技巧三方面知识测评指标明显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应加强对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管路护理知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对防范UE发生知识的知晓率和防范技巧,提升认知水平,减少UE发生。
作者:顾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预期性恶心呕吐( ANV)指既往化疗中出现过难以控制的化疗诱导恶心呕吐( CINV)的患者,在下一周期化疗开始前即发生恶心、呕吐,见于18%~57%有过化疗的患者,恶心比呕吐更常见[1-2]。 CINV是化疗患儿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如不加以干涉,不仅使患儿营养丢失,体质下降,水、电解质失衡,增加治疗成本,更会影响化疗计划,使患儿对化疗的依从性下降。为使癌症患儿化疗顺利进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病因,对ANV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了不断探索和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晓;罗春媚;俞芳;金珠明;陈云霞;朱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住院留守儿童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9月收治的70例住院留守儿童,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有效的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情绪变化、配合程度、对护士排斥性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情绪变化、配合程度、对护士排斥性以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儿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对患儿早日康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照顾好患儿,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地成长环境,减少留守儿童患身心疾病的机会,从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曹桂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护理管理中,高素质的护理管理者可领导高素质的护理队伍,而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对医院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是主体,是各方面工作的桥梁和纽带。科护士长是护理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角色定位和工作方法,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至关重要[1]。现将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角色与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侯玉玲;陈宏美;张丽君;李明明;李德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方式,观察组按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和健康教育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和健康教育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秋红;王方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医体质辨证,制订个性化护理措施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改善及生活方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及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改善情况及生活方式各维度得分水平的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实施以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的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侠;马艳;卢清秀;张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癫痫持续状态( SE)患者发作的影响。方法:将77例SE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未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发作后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E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利于短时间内进行抢救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减少误吸及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住院的安全性。
作者:黄淡銮;尹玉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